• 11500224009334373M/2024-00427
  • 财政
  • 财政预算、决算
  • 铜梁区财政局
  • 有效
  • 2024-01-16
  • 2024-02-05

关于重庆市铜梁区2023年预算执行情况和2024年预算草案的报告

关于重庆市铜梁区2023年预算执行情况和2024年预算草案的报告

一、2023年预算执行情况

2023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新时代新征程新铜梁建设的起步之年,是三年新冠疫情防控转段后经济恢复发展的一年。全上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决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认真落实市委六届二次、三次全会精神,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积极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主动把全工作放在中国式现代化宏大场景中来谋划,突出稳进增效、除险清患、改革求变、惠民有感工作导向,顶住外部压力、克服内部困难,着力扩大内需、优化结构、提振信心、防范化解风险,全经济波浪式发展、曲折式前进,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全财政迎难而上、担当作为,坚持依法理财、科学理财、为民理财,服务保障委工作部署,严格执行人大预算决议,深入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统筹做好生财、聚财、用财、管财各项工作,助推新时代新征程新铜梁建设开好局、起好步。

(一)一般公共预算执行情况

1.一般公共预算

2023年全区一般公共预算收支执行表




单位:亿元

执行数

执行数

收入总计

111.66

支出总计

111.66

一、本级收入

46.79

一、本级支出

92.61

1.税收收入

17.63



2.非税收入

29.16



二、转移性收入

64.87

二、转移性支出

19.05

1.上级补助收入

30.28

1.上解支出

3.41

2.政府债务转贷收入

10.01

2.政府债务还本支出

7.23

3.动用预算稳定调节基金

3.53

3.安排预算稳定调节基金

3.4

4.上年结转

5.67

4.结转下年

5.01

5.调入资金

15.38



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46.79亿元,增长16.5%。其中,税收收入17.63亿元,增长30.3%,增幅较高主要是上年大规模留抵退税形成低基数,以及经济持续回升带动税收恢复性增长。非税收入29.16亿元,增长9.5%。加上上级转移支付补助、政府债务转贷收入动用预算稳定调节基金、上年结转以及调入资金64.87亿元后,收入总量为111.66亿元。

一般公共预算支出92.61亿元,增长13.5%。加上上解支出、政府债务还本支出安排预算稳定调节基金、结转下年19.05亿元后,支出总量为111.66亿元。收支相抵,全一般公共预算收支平衡。

2.级一般公共预算

2023年区级一般公共预算收支执行表




单位:亿元

执行数

执行数

收入总计

109.73

支出总计

109.73

一、本级收入

44.86

一、本级支出

84.27

1.税收收入

15.73



2.非税收入

29.13



二、转移性收入

64.87

二、转移性支出

25.46

1.上级补助收入

30.28

1.上解支出

3.41

2.政府债务转贷收入

10.01

2.补助镇级支出

6.41

3.动用预算稳定调节基金

3.53

3.政府债务还本支出

7.23

4.上年结转

5.67

4.安排预算稳定调节基金

3.4

5.调入资金

15.38

5.结转下年

5.01

级一般公共预算收入44.86亿元,增长15.2%。其中,税收收入15.73亿元,增长27.2%。非税收入29.13亿元,增长9.7%。加上上级转移支付补助、政府债务转贷收入动用预算稳定调节基金、上年结转以及调入资金64.87亿元后,收入总量为109.73亿元。

级一般公共预算支出84.27亿元,增长12.4%。加上上解支出补助镇级支出、政府债务还本支出安排预算稳定调节基金以及结转下年25.46亿元后,支出总量为109.73亿元。收支相抵,级一般公共预算收支平衡。

1级重点支出执行情况:一般公共服务支出6.75亿元,下降7.6%国防支出0.32亿元,下降16.1%。公共安全支出4.22亿元,增长1.2%。教育支出14.27亿元,增长1.3%。科学技术支出1.69亿元,增长23.6%。文化旅游体育与传媒支出1.29亿元,增长6.5%。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11.52亿元,增长8.1%。卫生健康支出8.47亿元,增长1.5%节能环保支出2.02亿元,增长1.8%城乡社区支出18.57亿元,增长72.1%。农林水支出5.73亿元,下降5.8%。交通运输支出2.24亿元,下降34.5%。产业发展支出2.01亿元(资源勘探工业信息、商业服务业、金融、粮油物资储备四个科目之和,下同),增长81.9%

2级预算安排预备费1.5亿元,使用0.86亿元主要用于支付全区疫情防控期间相关费用,余下0.64亿元按规定补充预算稳定调节基金。

(二)政府性基金预算执行情况

1.政府性基金预算

2023年全区政府性基金预算收支执行表




单位:亿元

执行数

执行数

收入总计

115.24

支出总计

115.24

一、本级收入

70.16

一、本级支出

89.67

二、转移性收入

45.08

二、转移性支出

25.57

1.上级补助收入

1.04

1.上解支出

3.49

2.政府债务转贷收入

39.72

2.政府债务还本支出

4.4

3.上年结转

4.32

3.调出资金

11.2



4.结转下年

6.48

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完成70.16亿元,下降5.2%。其中,全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68.9亿元,下降2.6%。加上上级转移支付补助、政府债务转贷收入以及上年结转45.08亿元后,收入总量为115.24亿元

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89.67亿元,增长11.9%。加上上解支出、政府债务还本支出调出资金、结转下年25.27亿元后,支出总量为115.24亿元。收支相抵,全政府性基金预算收支平衡。

2.级政府性基金预算

2023年区级政府性基金预算收支执行表




单位:亿元

执行数

执行数

收入总计

115.24

支出总计

115.24

一、本级收入

70.16

一、本级支出

88.8

二、转移性收入

45.08

二、转移性支出

26.44

1.上级补助收入

1.04

1.上解支出

3.49

2.政府债务转贷收入

39.72

2.补助镇级支出

0.87

3.上年结转

4.32

3.政府债还本支出

4.4



4.调出资金

11.2



5.结转下年

6.48

级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70.16亿元,下降5.2%。其中,级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68.9亿元,下降2.6%。加上上级转移支付补助、政府债务转贷收入,以及上年结转45.08亿元后,收入总量为115.24亿元。

级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88.8亿元,增长16.8%。加上上解支出、补助镇级支出政府债务还本支出调出资金以及结转下年等26.44亿元后,支出总量为115.24亿元。收支相抵,级政府性基金预算收支平衡。

(三)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执行情况

2023年全区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支执行表




单位:亿元

执行数

执行数

收入总计

4.18

支出总计

4.18

本级收入

4.18

调出资金

4.18

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4.18亿元,全部调出到一般公共预算安排支出

区级国有资本经营预算与全区保持一致。

)地方政府债务举借规模、结构、使用、偿还情况

1.举借规模和结构

2023年,市财政局核定我区政府债务限额182.33亿元,其中:一般债务限额58.99亿元、专项债务限额123.34亿元2023年底,全政府债务余额为182.33亿元,控制在政府债务限额之内。按类型分,一般债务余额58.99亿元,专项债务余额123.34亿元。

2.使用情况

2023年,市财政局转贷我区地方政府债券49.73亿元。其中,新增债券38.16亿元主要是用于市政和产业园区交通、教育、农林水利等领域基础设施建设再融资债券11.57亿元,主要用于偿还到期存量债务。

3.偿还情况

2023年,全政府债务还本付息支出16.76亿元。其中,偿还本金11.57亿元,兑付利息5.19亿元。

总的来看,全政府债券资金依法用于公益性项目建设;偿债资金来源落实,按时足额还本付息,没有出现偿付风险。

二、2023年财政工作情况

(一)主要政策落实及重点工作开展情况

1.加力提效积极财政政策,统筹推进高质量发展。坚持新发展理念,围绕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等国家战略,聚焦全市重大决策部署及全区重要工作安排,靠前实施财政政策,统筹整合财政资源,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做好服务保障工作,确保重大项目、重大平台、重大政策、重大改革落地见效。

一是全力支持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安排资金1.5亿元,支持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成渝中线高铁桥隧及路基工程序时推进,城轨快线璧铜线全面铺轨,市郊铁路西环线确定线型走向并在铜设双站铜安高速重庆段建成通车,渝遂复线高速主线路基完工。太平水厂主体工程完工,同心桥水库下闸蓄水,川渝1000伏输变电工程土建主体完工,川气东送二线天然气管道开工建设。安排资金0.14亿元,支持深化区域联动。积极开展铜梁、巫山对口帮扶,及时兑现对口帮扶资金;落实市内流域横向生态保护补偿机制,与毗邻区实现跨界流域生态环境联防联控联治。安排资金0.1亿元,支持扩大对外开放。支持铜梁龙代表重庆赴马来西亚、保加利亚、香港开展文化交流,组团参加进博会、一带一路科技交流大会等展会促进海辰储能、智能制造产业园、厚生隔膜项目招商引资项目快速推进

二是着力推动经济企稳恢复提振。把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以政府投资带动全社会扩大投资,实施好助企纾困财税政策,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争取上级资金31亿元政府债券50亿元,保障全区重点项目建设,打牢基础、补齐短板,适度超前开展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投资规模合理增长、结构不断优化,为经济平稳运行增加后劲。积极参与全市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提档升龙城天街商圈,发放餐饮、文旅、商超消费券,持续改善消费环境。兑现新能源汽车购置补贴、免征车辆购置税、绿色智能家电消费补贴等政策,促进大宗商品消费。落实税费优惠政策,突出对制造业、中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以及困难行业的支持,继续实施好减免小规模纳税人增值税、减征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所得税、进一步完善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等。全区新增减税降费及退税缓费7.91亿元,惠及市场主体4.6万户,超过95%的退税主体为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减轻税费负担,激发市场活力。安排风险补偿、贷款贴息、应急转贷、上市挂牌企业奖补等资金1.73亿元,推动民营经济健康发展持续优化政府采购营商环境,破除地方保护、隐性门槛,通过预留采购份额、价格评审优惠、优先采购等措施,授予中小企业政府采购合同金额4.1亿元占全区采购总额88.3%,帮助中小企业纾困发展,稳定市场主体,促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

三是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整合产业发展资金,优化重点支持方向,全年投入7.5亿元,有效推动海辰储能快速投产、金汇能负极材料、科达负极材料项目主体完工厚生隔膜、兴恒铝箔项目开工建设新型储能产业园初具规模爱玛西南制造基地二期主体完工新型储能、汽车转向制动产业集群获评市级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机电设备、智能家居、合成材料、冷链食品等特色产业产值不断提升。智改数转稳步推进数字化智能化改造项目达到52新培育市级专精 特新企业40家、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新三板创新层挂牌1家,OTC挂牌5高新区人才公寓、大庙企业服务中心建成投用。全区产业体系全面升级发展。

四是扎实推进科技创新和数字重庆建设。围绕科技创新战略布局,投入资金0.1亿元,支持落实双倍增行动计划,新增高新技术企业48家、科技型企业224新培育市级创新平台18个、区级10高新区入列全国企业创新积分制试点新型储能产业技术研究院启动首批技术攻关项目中国农科院蔬菜花卉研究所西南研发中心落地建设发放知识价值信用贷款1.5亿元,技术成果交易额4.5亿元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强度达2.45%,超过全市平均水平。紧扣数字重庆“1361”整体架构,投入资金1亿元,支持完成一体化智能化公共数据平台区级数据编目归集,区级数字化城市运行和治理中心加快建设,全覆盖建成镇街基层治理指挥中心,基层智治体系基本形成实战能力电力荷储智管7一件事应用场景有序推进全面推广应用渝快政”“渝快办新建5G基站306个,新铺设光纤1000公里,实现光纤网络城区全覆盖、农村村村通

五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把更多的财政资金、资源配置、政策倾斜转到乡村振兴上来,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严守三条底线。安排资金1.08亿元,支持农村集体经济产业发展,建立防止返贫监测和帮扶机制,促进脱贫群众稳岗就业,守好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安排资金0.75亿元,实施稳粮扩油工程,加大对种粮农民补贴,继续实施农机购置和应用补贴,守住粮食安全底线。安排资金0.62亿元,严格落实耕地保护制度,新改建高标准农田10万亩,守牢耕地保护红线。推动农业产业融合发展。安排资金0.1亿元,支持产业强镇柠檬、生猪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建设,建成铜梁黑鸡原种鸡场,发展农村电商、乡村旅游等新业态,促进食品及农产品加工产业发展,提升乡村产业发展能级。实施乡村建设行动。安排资金0.55亿元,推动农村公益事业、美丽乡村、数字乡村和红色村庄建设。安排资金1亿元,新改建农村联网公路50.6公里,硬化泥结石路98公里,实施农村公路安防工程建设20公里,持续完善乡村基础设施。安排资金0.44亿元,深入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推进农村改厕、垃圾和污水治理,持续提高乡村人居环境舒适度。强化乡村财政金融服务。安排资金0.3亿元,实施政策性农业保险、渝快助农贷脱贫人口小额信贷等助农惠农政策支持农户生产经营、持续增收加强惠民惠农财政补贴资金一卡通管理,补贴政策清单从19项拓展到44项,切实做到惠民有感。

六是奋力打造美丽铜梁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健全生态文明建设财政保障机制,筑牢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打造山清水秀美丽之地。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安排资金0.17亿元,推动重点区域大气污染集群治理,加强PM2.5和臭氧等多污染物协同治理,全年空气质量优良天数304天。推进重点流域水生态系统治理,保障城市生活污水处理达标排放,落实第二轮市内流域横向生态保护补偿,实施长江支流及次级河流清漂,3个市控考核断面水质优良比例达到100%。支持历史遗留矿山治理修复,确保土壤环境安全稳定。推进全域无废城市建设。安排资金0.45亿元,提升生活垃圾分类收运处置能力,全年处理城区生活垃圾14万吨,无害化处理率达100%。加强生态保护修复。安排资金0.07亿元,推进建设两岸青山·千里林带7100亩、营造林7.7万亩。支持生物多样性保护,推动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严格落实长江流域十年禁渔

2.全力保障社会事业发展,持续创造高品质生活。坚持人民至上,将公共财政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用心用情用力做好基础性、普惠性、兜底性民生实事,全力以赴解决好人民群众急难愁盼的问题,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人民。

一是强化就业服务保障。落实落细就业优先政策,安排资金1.2亿元,做好援企稳岗扩就业工作。安排资金0.63亿元,支持把老乡留在老家专项行动,兑现创业担保贷款贴息、吸纳就业补贴、扩岗补助,延续实施稳岗返还失业保险政策,鼓励引导企业吸纳高校毕业生、农民工、退役军人、困难群体等就业。安排0.7亿元,实施巴渝工匠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工程,围绕产业链需求开展电子信息、汽车装配等技能培训,确保重点群体就业稳定开发公益性岗位,支持灵活就业、新就业形态发展,促进更多群众就业。

二是推动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坚持财政性教育经费两个只增不减,支持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安排0.35亿元,兑现学生资助政策,资助各级各类学生4万人次,减轻困难家庭教育负担。安排资金0.69亿元,增加学前教育普惠性资源供给,新建、改扩建幼儿园4个、新增普惠性幼儿园学位1080个。安排资金2.51亿元,落实城乡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加快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区县创建,义务教育巩固率达99.6%。安排资金0.64亿元,支持普通高中发展促进计划,加强县域普通高中建设,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98.5%安排资金1.71亿元,加快中职教育质量提升,持续实施中职双优建设,推动职业院校办学条件达标和产教融合、科教融汇等工作。

三是增强健康服务能力。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扩大医疗资源供给,安排资金8.6亿元,促进人民健康水平稳步提高。安排资金2.4亿元,健全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支持公立医院改革,持续推进虎峰、平滩区域医疗卫生中心建设,完善分级诊疗制度,推动优质医疗资源均衡布局和扩容下沉。安排资金1亿元,将居民医疗保险、公共卫生服务经费人均财政补助分别从640元、84元提高到670元、89元。推进职工医保门诊共济改革,做好跨省异地就医清算工作,让健康服务更加公平可及。

四是提高社会保障水平。健全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兜住民生底线,增进人民福祉。按3.8%增幅上调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将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人均每月提高5元、达到140元,持续优化养老服务。安排资金3.1亿元,加大对全13.3余万困难群众的救助力度,将城乡低保标准分别提高到每月735元、600元,将城乡特困人员保障标准提高到每月955元,孤儿、艾滋病感染儿童基本生活保障标准提高到每月1405元,及时兑现孤儿救助、优抚对象生活补助和退役军人困难帮扶、社保接续等政策。

五是完善住房保障体系。坚持房住不炒的定位,加快建立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缓解城乡居民住房困难问题。安排资金0.2亿元,支持住房租赁市场发展,筹集保障性租赁住房939套,向50户住房困难家庭发放租赁补贴,低收入住房困难群体实现应保尽保。安排资金0.07亿元,完成棚户区改造93户、农村危房改造111户,直接惠及群众680人,棚户区居民得到妥善安置,贫困群众住房安全得以保障。安排资金0.52亿元,支持改造城镇老旧小区32个、28万平方米,惠及居民2700户,有效改善人居环境、提升功能品质。

六是推动文化旅游体育融合发展。健全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推动文化、体育、旅游等领域重点项目落地实施。安排资金0.12亿元,保障全区博物馆公共图书馆、文化馆、体育场馆以及28个镇、街道文化站(中心)免费开放,实现基层文化服务站全覆盖。实施文化惠民工程,成功举办大地欢歌 乡村四季铜梁区2023年乡村村晚,开展我们的中国梦”——文化进万家等群众文化活动4000余场。安排资金0.38亿元,促进文旅产业发展,成功举办铜梁龙马拉松、中华龙狮大赛(重庆铜梁站)、全国健身龙舞公开赛、刘雪庵音乐节、一镇一主题等赛事节会活动,带动文体旅产业发展。安排资金0.17亿元,开展全民健身活动,举办区第六届运动会,深化体教融合,发展竞技体育,成功承办橄榄球冠军赛、柔道冠军赛、城市定向越野赛等竞技比赛。

七是维护社会安全稳定。坚持除险清患导向,支持平安铜梁法治铜梁建设,着力提升人民的安全感。安排资金0.38亿元,完善法律援助、司法救助等财政保障机制,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安排资金0.66亿元,支持安全生产预防、应急救援、食品药品安全等能力建设,防范化解非煤矿山、尾矿库、危险化学品等高危行业领域重大安全风险,开展火灾防控、道路交通、燃气安全等专项整治行动,重点支持7.27洪涝灾害等受灾严重镇街应急处置、抢险救援和灾后重建。安排资金1.6亿元,支持基层社会治理中心、现代化网格治理体系、一庭两所矛盾纠纷联调机制等建设,支持2个镇街加强平安法治建设,持续深化枫桥经验重庆实践,夯实基层社会治理。安排资金0.43亿元,健全社会治安防控体系,支持打击电信网络诈骗、跨境赌博等新型犯罪,推动扫黑除恶长效常治,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铜梁

3.着力深化财政管理改革,助推实现高效能治理。坚持整体智治,围绕全面预算管理,将加强管理、健全机制、完善制度一体推进,努力提高资源配置效率、财政政策效能、资金使用效益,更好发挥财政在国家治理中的基础和重要支柱作用。

一是集中财力办大事。建立大事要事财政保障清单,紧紧围绕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等重大决策部署,建立大事要事保障清单,作为财政预算安排的首要任务,运用数字化手段动态跟踪,实现从决策、政策到项目、资金的精准匹配。坚持大事要事财政靠前决策,推动财政资金由后端保障向政策研究、项目储备前移,充分论证立项必要性、投入经济性、实施方案可行性、筹资合规性等,增强财政对重大战略决策保障的主动性和实效性。建立常态化跟踪机制,对重点工程项目、重点专项资金的预算分配、支出进度定期核查,根据资金使用绩效调整优化支出结构,动态收回进度慢、效益差的资金,提高财政支出的精准性和有效性。

二是深化财政体制改革。积极配合市财政局推进省以下财政体制改革;理顺开发区与行政区关系,建立高新区预算跨年度平衡机制,推动开发区与行政区协同发展;优化镇街财税扶持政策,通过加大财政补助、综合考核等方式,提升镇街发展的内生动力。

三是加强地方债务管理。强化政府债券项目管理,多跨协同,建好用好政府债券项目库,组织常态化申报,实施规范化审核,切实提高债券项目成熟度、收益性,从源头上防范债务风险。优化债券资金投后管理,对专项债券项目穿透式监测、全生命周期管理,提高债券资金使用效益。压实化债主体责任,严格落实偿债资金来源,全年争取再融资债券11.57亿元,及时偿还到期存量债务。抓实隐性债务风险化解,推动法定债务与隐性债务合并监管,强化部门间信息共享和协同监管,健全完善全口径、常态化监测机制,严肃查处违法违规举债融资行为,坚决遏制新增隐性债务。

四是开展国有资产调查摸底。聚焦全国有企业、行政事业和自然资源等可盘活利用的重点资产,做到不同领域的同类资产标准统一、分类准确,清晰呈现国有资产全貌,精准摸清家底。对房屋、土地、大型仪器设备、公共基础设施等经济价值或社会价值较高的资产,增强资产颗粒度、信息饱满度,为数字化动态监管夯实基础。直面资产管理的真空漏洞,找准资产低效使用、闲置浪费、管理运营不优、资源配置不合理等问题,健全完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机制,更加有效服务决策。

五是推动财政数字化改革。打造财政智管应用,聚焦预算编制、预算执行、决算和报告、运行监测、债务管理等财政核心业务,着力解决高频业务需求、管理堵点难点,构建15个一级、49个二级应用场景,形成一批管用、好用的智能模块,增强财政业务办理的规范性、及时性,助力财政业务全流程的智能化闭环管理。

六是加强预算绩效管理严把前端,强化对新增政策、新增项目的必要性、可行性评估,确保政策和项目有序实施,全年完成961000万元以上新增项目事前绩效评估;严管中端,实施预算执行监督专项行动,强化预算执行对重大战略任务的保障作用;严守后端,构建部门整体绩效、财政运行绩效、重点专项资金绩效等分层级、多维度的综合评价体系,强化激励约束,加强结果运用,提升财政政策效能和资金效益。全年对民生保障、乡村振兴等21个重点项目开展绩效评价,涉及资金7.5亿元。

七是强化财会监督。全面落实中办、国办《关于进一步加强财会监督工作的意见》,聚焦财经领域重大案件查处、财经纪律重点问题整治、会计评估行业专项监督等重点领域,开展财会监督专项行动,进一步严肃财经纪律。推动财会监督与纪检监察监督、巡察监督等各类监督贯通协调,建立健全财会监督发现问题清单和闭环管理机制。

八是推动财政平稳运行。充分研判库款水平严格资金拨付顺序,确保教师、医护人员等工资和各类困难群体待遇正常发放。加大镇街财政保障力度,全年下达镇街兜底保障预算9亿元,提升财力水平。加强财政运行监测,对财力、库款保障、债务风险进行监测预警,对三保风险早发现、早处置,兜住三保底线。

九是坚持政府过紧日子。严格落实政府过紧日子要求,严把预算追加、资产配置、政府采购等关口,严禁违规建设楼堂馆所,严控三公经费,大力精简会议、差旅、培训等公务活动,努力降低行政成本。继续压减一般性支出,全压减支出3.2亿元,腾退财力用于保障重大战略任务和重点民生实事。

(二)落实人大预算决议和服务代表委员情况

一是严格落实人大决议决定。认真执行《预算法》《预算法实施条例》《重庆市预算审查监督条例》等财政法律法规。坚持依法理财,严格按照区十八届人大次会议批准的2023年预算报告,以及区十八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二次会议批准的预算调整方案办理,自觉按法定权限、法定程序办事。认真执行各项财政收支预算,加强预算绩效管理,切实提升财政资金使用效益。

二是自觉接受人大、政协监督。完善工作报告制度,主动邀请人大、政协领导调研财政工作。主动向人大常委会议、人大常委会主任会议报告预算执行、预算调整、国有资产管理及政府债务管理等事项,回答询问、接受监督、听取意见。完善预算公开评审机制,邀请人大、区政协专家参与预算公开评审,压减有关项目支出,提高绩效目标质量。运用线上、线下监督平台,加强财政资金使用全过程监督。

三是认真办理代表建议、政协提案。坚持把办理建议提案作为推进财政工作的重要抓手。2023年财政办理代表建议9件,政协提案15件,满意率和时效率均为100%。代表委员们关于优化债务结构、加强基层社会治理、增加泥结石路指标等建议,已转化为促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政策措施,有力推动了新时代新征程新铜梁建设。

四是完善服务代表委员机制。坚持注重日常、主动沟通、统筹协作、讲求实效的原则,加强与代表委员的沟通交流,持续提升服务代表委员的能力和水平。通过片区座谈、专题调研、定期走访、寄送资料等措施,主动向代表委员报告财政支持重大政策、重要事项、重点工作的情况。

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认识到,当前财政工作还面临不少困难和问题:财政资金使用管理有待加强,一些专项资金支出进度偏慢,导致资金闲置,政策效应未充分发挥。预算绩效管理仍需提升,一些项目绩效目标设置偏低,甚至难以量化细化,没有体现跳一跳、够得着的要求。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统筹管理不够到位,一些资产处置后未及时收缴,一些单位房屋资产长期闲置。财会监督工作力量薄弱,职能作用发挥还不够充分。同时,政府债务规模较大,付息压力逐渐上升。我们高度重视这些问题,将积极采取措施加以解决。

三、2024年工作安排

2024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是推进现代化新铜梁建设的重要一年,做好财政工作意义重大。全财政要全面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市委工作要求和区委工作安排,认真落实人大预算决议,科学研判财政收支形势,合理编制财政预算,积极发挥财政职能作用,推动经济平稳健康发展与社会大局和谐稳定。

(一)2024年财政收支形势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世界百年变局全方位、深层次加速演进。外部环境复杂性、严峻性、不确定性加大,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并存。国内经济回升向好、长期向好的趋势没有改变,制度优势、市场优势、产业体系优势、人力资源优势等持续巩固,高质量发展具备坚实支撑。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等重大战略落地落实,带来了政策利好、项目利好,增强了发展势能、奋进动能,助推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经济是财政的源头活水,全经济回升向好、长期向好,为财政平稳运行奠定了坚实基础。

从财政收入看,最突出、最直接的表现就是增长放缓,新增可用财力有限。由于大规模留抵退税的低基数效应消退,税收增幅将回落至中低速的水平,大体与经济增长水平相适应。非税收入主要依靠资产处置带动,挖潜增收难度加大。房地产市场仍处于深度调整期,土地出让收入存在较大不确定性。

从财政支出看,各方面对财政支出需求较多,平衡压力较大。落实重大战略、实施重大项目、打造重大平台、推进重大改革等,需要加大财力投入;补齐教育、卫生、就业、养老等基本民生短板,需要加大资金保障;支持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增强镇街三保能力,需要加大区对镇街财力补助

总体预判,2024年财政收支形势依然严峻,紧平衡状态仍将持续,财政运行压力较大,要做好思想和工作上的准备。 (二)2024年预算编制指导思想和财政工作总体要求

预算编制指导思想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二十届二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重庆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认真落实市委部署要求和区委工作安排,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积极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全面深化改革开放,推动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统筹扩大内需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统筹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统筹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突出稳进增效、除险固安、改革突破、惠民强企工作导向,切实增强经济活力、防范化解风险、改善社会预期,巩固和增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持续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增进民生福祉,保持社会稳定,推动新时代新征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铜梁走深走实。

财政工作的总体要求:积极的财政政策要适度加力、提质增效。重点把握八个方面:一是保持适当支出强度,体现财政政策的连续性。强化财政逆周期和跨周期调节作用,加大统筹各类财政资源,实现财政支出规模有所增加,形成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必要支撑,释放积极信号,提振发展信心。二是合理安排政府投资,发挥财政资金的放大性。发挥好政府投资的引导撬动作用,创新政府投融资模式,强化专项债券使用管理,瞄准基础设施、产业转型、乡村振兴、生态环保等关键领域,加大补短板力度,激发民间投资热情,着力提升投资效益。三是全力助企纾困发展,提升税费政策的精准性。在稳定宏观税负的前提下,落实好结构性减税降费政策,重点支持科技创新和制造业发展。综合运用税费优惠、财政补助、财政贴息、融资担保等政策工具,支持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健康发展。同时,继续规范非税收入管理,坚决防止乱收费、乱罚款、乱摊派。四是同向发力同频共振,强化各类政策的协同性。完整准确全面把握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市委工作要求和区委工作安排,强化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善于打破思维定势和路径依赖,使财政与货币、就业、产业、区域、科技、环保等政策多跨协同、整体智治,创造性抓好工作落实。五是规范财政收支行为,增强绩效管理的约束性。坚持预算法定原则,先有预算后有支出,严禁无预算、超预算支出。落实花钱必问效、无效必问责要求,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构建事前、事中、事后有机衔接的绩效管理工作闭环,提升财政资金使用绩效。六是调整优化支出结构,提高过紧日子的自觉性。既要用好有限的增量资金,更要下大力气盘活、调整存量,一些专项、政策到期后不能简单延续、固化,将使用效果不好的资金腾出来用于保重点。细化实化过紧日子政策措施,可以省的钱一定要省,不该花的钱一分都不能乱花。七是量力而行尽力而为,保持财政运行的稳定性。统筹好需求与可能、当前与长远、投资与收益,深入开展财政承受能力评估,有效应对风险隐患,确保财政运行行稳致远。八是整治规范财经秩序,强化财经纪律的严肃性。严格执行各项财经法规和管理制度,完善财会监督体系和工作机制,坚决查处违法违规行为,确保一切按照制度和规矩办事。

(三)2024年财政重点支出政策

1.支持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支持城轨快线璧铜线、渝遂复线高速成渝中线高铁市郊铁路西环线、渝遂高速扩能二期项目、川渝1000伏特高压输变电工程川气东送二线天然气管道等项目建设。支持加快推进铜遂人才共育园等3个川渝共建项目。支持与巫山县对口协同,推进产业协作、人才交流。支持推动铜梁龙走出去,加强教育、科技、人才等领域合作交流。支持优化营商环境,落实放管服改革工作要求,优化会计中介机构代理记账业务审批服务,提高政府采购透明度。

2.支持科技创新引领现代产业发展。落实租金减免、购房装修、企业引育等政策支持新培育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企业,加快建设新型储能产业技术研究院、气凝胶新材料重点实验室等高能级创新平台落实人才奖励政策,支持科技人才吸引培育,激发人才创新活力和潜力,充分发挥人才在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中的引领作用。支持实施双倍增行动计划,推动创新资源向企业集聚,强化创新链产业链深度融合。设立数字化专项资金,支持数字重庆建设,保障级部门应用开发和迭代升级,激发数字党建、数字政务、数字社会、数字文化、数字法治六大系统活力,打造基层智治体系。统筹财政资金,支持海辰储能、金汇能负极材料、厚生隔膜、兴恒铝箔等新型储能产业,打造新型储能产业集群。争取债券资金,支持实施新型储能产业园道路、厂房等基础设施建设,推动热电联供项目快速落地见效。落实《工业高质量发展十条措施》等奖补政策,帮助企业减负提质。发挥财政奖补资金引导带动作用,支持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零部件和摩托车主导产业,机电设备、智能家居、合成材料、冷链食品等特色产业,稳订单、增效益。安排招商引资专项资金,确保各招商主体、重点招商部门招商工作顺利开展,不断提升招商实效。

3.支持扩大有效投资促进消费升级。支持扩大有效益的投资。积极争取上级转移支付补助,顶格发行政府债券,持续落实抓项目促投资行动计划,适度超前开展基础设施建设,持续推进高速铁路、高速公路、轨道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支持激发有潜能的消费。持续参与全市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促进汽车、改善性住房等大宗消费,拓展休闲度假、体育赛事、研学露营等文旅消费,挖潜农耕体验、景观农业等农村消费。

4.支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支持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突出重点区域,资金分配向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任务重、乡村振兴底子薄的镇街倾斜。突出重点群体,优先支持监测对象、脱贫户增收。突出重点内容,围绕产业持续发展,推动帮扶产业提档升级、提质增效,中央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用于产业占比不低于65%。支持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落实耕地地力保护、种粮大户等财政奖补政策,确保补贴资金及时精准规范发放到位,提升种粮农民积极性支持油菜扩种、生猪稳产保供,保障肉蛋奶水产品等有效供应。支持生产、供销、信用三位一体改革,提高供销体系为农服务能力。支持乡村基础设施建设深入推进农村综合改革,落实农村公益事业财政奖补、美丽乡村奖补政策。支持重点水源工程、农村供水设施等水利基础设施建设,补齐必要农村公益性基础设施短板。支持乡村治理与乡村建设融合发展,加大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打造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支持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推动农产品加工业高质量发展。支持林业生态保护持续推进森林生物防火隔离带及防火道路建设。

5.支持打造美丽铜梁支持做好环境污染防治,深化流域横向生态保护补偿机制改革做好城市生活污水处理和城区污泥运输处理推进城区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支持实施历史遗留矿山污染治理重点任务项目。支持农村黑臭水体治理项目建设,实施生态环境以奖促治。支持环境治理体系及能力建设推进生态环境监测实验室数字化升级、生态环境遥感应用与监控、大气污染成因与治理攻关等环保能力建设。支持打赢蓝天保卫战攻坚保障与执法监测。

6.支持打造文旅胜地提升文化服务,实施文化惠民工程。保障全区博物馆、公共图书馆、文化馆等免费开放,聚焦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持续推进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建设。加强文化遗产保护,提升文化遗产研究阐释、保护修缮能力、展示传播利用水平,建好传承中华文明的历史文化廊道,增强铜梁辨识度。支持开展中华龙狮大赛、马拉松、全国健身龙舞公开赛、全民健身运动会、渝西八区邀请赛等全民健身活动;支持公共体育场馆免费开放及体育设施维修维护;支持开展中小学足球联赛等各项青少年体育赛事活动,促进文旅体融合和青少年体育发展。

7.支持推动社会民生改善。支持就业和社会保障。更加突出就业优先导向,细化就业创业支持、援企稳岗等政策,支持稳定就业;健全分层分类的社会救助体系,落实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完善养老服务体系,及时兑现基础养老金调整,确保待遇足额发放。推动教育事业发展落实学生资助政策。支持基础教育,扩大普惠性学前教育资源供给,提高保教保育质量;巩固完善城乡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推动优质均衡;支持发展特殊教育、专门教育、体育、美育、卫生和法治教育,持续改善义务教育办学条件,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保障学校安全。支持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以双高”“双优为引领,深化产教融合、职普融通、科教融汇,培养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大国工匠。发展卫生健康事业。支持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建设,完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提高传染病疫情防控能力;支持公立医院改革,推进基层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加快医养结合发展速度,推进区域医疗中心建设疾控中心整体迁建、妇幼保健院托育中心建设、人民医院精准医疗中心和安居分院建设等项目,不断优化医疗资源配置;助推中医院发挥在治未病、重大疾病治疗和疾病康复中的重要作用,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继续提高居民医疗保险、公共卫生服务经费财政补助标准。保障群众住房需求,支持租赁市场发展、棚户区改造、危旧房改造、老旧小区改造等。

8.支持平安建设、法治建设。保障平安建设,加强公安装备建设、提升执法办案能力,支持开展反诈、禁毒、打拐、防范和处理邪教犯罪,打击电信网络诈骗、跨境赌博犯罪、地下钱庄和洗钱类犯罪,推动扫黑除恶长效常治,提升社会治安防控能力。促进司法行政工作,支持法律援助、人民调解、社区矫正、公共法律服务、普法宣传等工作。支持防灾减灾救灾提升应急救援能力。支持受灾镇街的受灾人员紧急转移安置、紧急生活救助、因灾遇难人员家属抚慰、过渡期生活救助、冬春基本生活救助和因灾倒损住房恢复重建等工作。

(四)2024年财政管理改革工作

1.健全完善集中财力办大事的财政支撑体系

一是推进财政体制改革。落实中央、市级财政体制改革要求积极配合市财政局完成省以下财政体制改革;落实三攻坚一盘活改革要求持续完善园区开发区体制,清晰界定园区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

二是建立经济税源培育机制。强化高质量培育税源意识,落实好各项税费扶持政策,推动支柱产业、龙头企业健康发展,稳定重点税源和税源大户;加快战略性新兴产业、专精特新企业培育孵化,聚焦产业基础领域、产业链关键环节,建立微成长、小升高、高壮大、大变强梯次培育机制,涵养税源、加宽税基。坚持亩均论英雄,在招商引资过程中,要充分论证税收贡献率,把企业的产税能力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避免引进低税空税项目,形成更多优质税源,推动财政收入与经济增长协调发展。

三是建立财政资源统筹机制。增强政府预算收支完整性,提高政府性基金预算、国有资本经营预算调入一般公共预算的比例,提升财政资金统筹能力。加大盘活,做好房屋、土地、大型仪器设备等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盘活,通过产权收益权转让、统一运营管理、注入国有企业、调剂置换等方式,加快资产变现,提升运营质效,缓解财政支出压力。拓展市场化筹资渠道,加强财政、产业、金融等政策协同,通过资产证券化、公募REITs等方式,将已建成的交通、水库、轨道等优质国有资产未来收益转化为当期投资。采取市场化融资、TOD综合开发、特许经营等手段,撬动社会资本参与政府投资项目建设。

四是建立项目资金对接机制。统筹好发展与安全、需求与可能、当前与长远,精准做好资金池项目池对接平衡。实施好级政府投资项目年度计划,加强项目可行性论证,严格编制资金平衡方案,高效调度项目资金,解决钱等项目错配现象,提高资金使用绩效,确保全重大项目、重大政策、重大平台、重大改革落地见效。

2.构建全过程高效能财政治理体系

一是加快财政数字化改革推动财政智管应用上线运行,运用数字化手段,深度分析财政数据,智能管控财政业务,力争全28镇街1114个预算单位、1178名工作人员全覆盖,逐步实现财政业务一网统管、财政运行一屏统览、资金流向一键追踪、财政工作一体监督建立一本真实、清晰的明白账,便于党委政府了解财政家底,助力实现整体智治

二是建立紧日子常态长效机制。坚持艰苦奋斗、勤俭节约,严格落实紧日子相关举措,推动党政机关习惯于过紧日子,在制定政策、安排支出、新上项目时,量力而行、尽力而为,保持必要力度又不透支未来。严控一般性支出,强化三公经费预算管理。严禁新建楼堂馆所,规范办公用房、业务用房租用及装修改造。持续优化支出结构,清理整合低绩效专项资金,压减低效无效投资项目,及时回收沉淀资金、结转结余资金,把财政资源腾出来用于落实重大决策部署、保障和改善民生。

三是加强预算绩效管理。持续深化预算决策有评估、预算编制有目标、预算执行有监控、预算完成有评价、评价结果有应用的预算绩效管理机制。树立综合绩效理念,推动预算和绩效深度融合,实现财政资金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的高度统一和最大化。充分发挥事前绩效评估作用,开展重大政策、项目财政立项预算评估,提升政策和项目决策的科学性、财政支出的可持续性。聚焦财政投入产出绩效,着力推进全成本预算绩效管理,在部分行业领域率先建立预算编制核成本、预算执行控成本、预算评价量成本成本绩效管理模式,推动预算安排更加精准、预算管理更加精细。

四是优化政府采购营商环境。深化放管服改革,聚焦营商环境考核体系,持续优化政府采购营商环境。注重减负增效,健全完善承诺制,实施预付制,简化供应商资格审查条件,提高采购合同预付款比例,帮助企业增加现金流、稳生产促发展。聚焦支小支微,持续加大政府采购支持中小企业力度,将小额项目原则上100%、大额项目至少30%预留给中小企业。推出政采贷”“政采担服务,中小微企业供应商凭中标公告、采购合同即可线上自助提款,减轻融资压力。持续推进财政法治建设、会计制度和内控制度建设,全面推进非税收入收缴电子化,财政电子票据改革等。

3.构建重大风险动态感知防控体系

一是兜牢兜实三保底线。坚持把三保放在财政支出的优先位置,预算安排、资金支付优先保障三保支出;加大镇街托底保障力度,资金更大力度向镇街倾斜保障镇街平稳运行加强三保支出动态监测,确保三保类支出及时、足额兑现

二是严防严控债务风险。强化跨部门协同协作,压实各方责任,加强地方债务全口径管理,规范举债融资行为,阻断新增隐性债务路径,坚决遏制隐性债务增量。加强专项债券投后管理,健全项目管理机制,按时足额还本付息,确保法定债券不出风险。坚持到期债务台账式管理机制,定期排查债务违约风险隐患,确保不断链不爆雷。

三是加大财会监督力度。贯彻落实全市进一步加强财会监督实施方案,建立健全财政部门主责监督、有关部门依责监督、各单位内部监督、相关中介机构执业监督、行业协会自律监督的财会监督体系,落实好贯通协同”“数字监督”“固本强基三大工程,切实提升财会监督效能。针对重大财务造假等财经领域存在的突出问题,加大监督广度和力度,强化通报问责和处理处罚,进一步严肃财经纪律。

四、2024年预算草案

(一)全收入预计和支出安排

1.一般公共预算

2024年全区一般公共预算收支平衡情况表




单位:亿元

预算数

预算数

收入总计

105.78

支出总计

105.78

一、本级收入

50.3

一、本级支出

102.59

二、转移性收入

55.48

二、转移性支出

3.19

1.上级补助收入

20.67

1.上解支出

3.19

2.动用预算稳定调节基金

3.4



3.调入资金

26.4



4.上年结转

5.01



一般公共预算收入预计50.3亿元,增长7.5%。其中,税收收入预计20.12亿元,增长14.1%。加上提前下达转移支付、动用预算稳定调节基金、调入资金、上年结转55.61亿元后,收入总量为105.85亿元。

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安排102.59亿元,增长10.9%。加上上解支出3.19亿元后,支出总量为105.78亿元。

2.政府性基金预算

2023年全区政府性基金预算收支平衡情况表




单位:亿元

预算数

预算数

收入总计

77.13

支出总计

77.13

一、本级收入

70

一、本级支出

48.23

二、转移性收入

7.13

二、转移性支出

28.9

1.上级补助收入

0.65

1.上解支出

3.5

2.上年结转

6.48

2.调出资金

25.4

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预计70亿元。其中,全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68.95亿元。加上提前下达转移支付、上年结转等7.13亿元后,收入总量为77.13亿元。

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安排48.23亿元。加上调出资金、上解支出28.9亿元后,支出总量为77.13亿元。

3.国有资本经营预算

2024年全区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支平衡情况表




单位:亿元

预算数

预算数

收入总计

1.01

支出总计

1.01

一、本级收入

1

一、本级支出

0.01

二、转移性收入

0.01

二、转移性支出

1

上级补助收入

0.01

调出资金

1

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预计1亿元加上上级转移支付补助0.01亿元,收入总量为1.01亿元。

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预计0.01亿元,加上调出资金1亿元,支出总量为1.01亿元

(二)级收入预计和支出安排

1.级一般公共预算

2024年区级一般公共预算收支平衡情况




单位:亿元

预算数

预算数

收入总计

103.78

支出总计

103.78

一、本级收入

48.3

一、本级支出

96.48

二、转移性收入

55.48

二、转移性支出

7.3

1.上级补助收入

20.67

1.上解支出

3.19

2.动用预算稳定调节基金

3.4

2.补助镇级

4.11

3.调入资金

26.4



4.上年结转

5.01



级一般公共预算收入预计48.3亿元,增长7.7%。其中,税收收入预计18.12亿元,增长15.2%。加上提前下达转移支付、动用预算稳定调节基金、调入资金、上年结转55.48亿元后,收入总量为103.78亿元。

级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安排96.48亿元,增长14.6%。加上上解支出、补助镇级7.3亿元后,支出总量为103.78亿元。

1级重点支出项目预算安排为:一般公共服务支出12.68亿元,增长89%。公共安全支出4亿元,下降5.4%。教育支出15.24亿元,增长6.8%。科学技术支出2.4亿元,增长6.8%。文化旅游体育与传媒支出1.27亿元,下降2.1%。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14.11亿元,增长22.4%。卫生健康支出8.47亿元,与上年基本一致。节能环保支出6.31亿元,增长212.8%。农林水支出12.01亿元,增长109.6%。交通运输支出2.34亿元,增长4.7%。住房保障支出2.94亿元,增长93.7%。灾害防治及应急管理支出2.11亿元,增长209.6%

2级预备费安排1.5亿元。

2.级政府性基金预算

2024年区级政府性基金预算收支平衡情况表




单位:亿元

预算数

预算数

收入总计

77.13

支出总计

77.13

一、本级收入

70

一、本级支出

48.23

二、转移性收入

7.13

二、转移性支出

28.9

1.上级补助收入

0.65

1.上解支出

3.5

2.上年结转

6.48

2.调出资金

25.4

级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预计70亿元。其中,级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68.95亿元。加上提前下达转移支付、上年结转等7.13亿元后,收入总量为77.13亿元。

级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安排48.23亿元。加上调出资金、上解支出3.5亿元后,支出总量为77.13亿元。

3.级国有资本经营预算

2024年区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支平衡情况表




单位:亿元

预算数

预算数

收入总计

1.01

支出总计

1.01

一、本级收入

1.01

一、本级支出

0.01

二、转移性收入

0.01

二、转移性支出

1

上级补助收入

0.01

调出资金

1

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预计1亿元加上上级转移支付补助0.01亿元,收入总量为1.01亿元。

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预计0.01亿元,加上调出资金1亿元,支出总量为1.01亿元

2024年,市财政局未提前下达我区政府债券限额待正式下达新增政府债券限额、批准再融资债券发行计划后,全政府债务收支将相应做出调整。

上述支出方向中,涉及预算草案批准前必须安排的人员、基本运转等支出,按照预算法第五十四条规定,已作相应安排。

各位代表!做好2024年财政工作,责任重大,任务艰巨,使命光荣!全财政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在委的坚强领导下,主动接受人大的监督,认真听取政协的意见建议,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踔厉奋发、勇毅前行,以更加积极的态度、更加务实的作风、更加有为的担当,扎扎实实做好财政各项工作,确保把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落实在铜梁大地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铜梁

1.一般公共预算:是对以税收为主体的财政收入,安排用于保障和改善民生、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维护国家安全、维持国家机构正常运转等方面的收支预算。

2.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包括各项税收收入、行政事业性收费收入、国有资源(资产)有偿使用收入、转移性收入和其他收入。

3.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按照其功能分类,包括一般公共服务支出、外交、公共安全、国防支出,农业、环境保护支出,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支出,社会保障及就业支出和其他支出。

4.政府性基金预算:是对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在一定期限内向特定对象征收、收取或者以其他方式筹集的资金,专项用于特定公共事业发展的收支预算。

5.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是对国有资本收益作出支出安排的收支预算。

6.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是对社会保险缴款、一般公共预算安排和其他方式筹集的资金,专项用于社会保险的收支预算。社保基金实行市级统筹,区县不列报收支。

7.转移支付分为一般性转移支付和专项转移支付。一般性转移支付指上级政府对有财力缺口的下级政府,按照规范的办法给予不规定具体用途且由下级政府统筹安排使用的资金补助。专项转移支付指上级政府为实现特定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给予下级政府按照规定用途安排使用的资金补助。

8.预备费:《预算法》规定,各级一般公共预算应当按照本级一般公共预算支出额的百分之一至百分之三设置预备费,用于当年预算执行中的自然灾害等突发事件处理增加的支出及其他难以预见的开支。

9.预算稳定调节基金:《预算法》规定,各级一般公共预算按照国务院的规定可以设置预算稳定调节基金,用于弥补以后年度预算资金的不足。各级一般公共预算年度执行中有超收收入的,只能用于冲减赤字或补充预算稳定调节基金。各级一般公共预算的结余资金,应当补充预算稳定调节基金。

10.政府债务:是指政府在国内外发行的债券或向外国政府和银行借款所形成的政府债务。

11.债务限额: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和《国务院关于加强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的意见》等文件规定,地方政府举债一律采取在国务院批准的限额内发行地方政府债券方式,除此以外地方政府及其所属部门不得以任何方式举借政府债务。

12.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指全方位、全过程、全覆盖的预算绩效管理体系,包括实施政府预算、部门和单位预算、政策和项目预算绩效管理。

13.政府采购:是指各级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和团体组织使用财政性资金采购集中采购目录以内或者采购标准以上的货物、工程和服务的行为。

14.Reits是指不动产投资信托基金,也称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是向投资者发行收益凭证,募集资金投资于不动产,并向投资者分配投资收益的一种投资基金

15.三保:保基本民生、保工资、保运转。

16.转贷应急周转金:为符合银行信贷条件、还贷出现暂时困难的中小微企业,按期还贷、续贷提供短期周转的资金

17.两岸青山·千里林带:在嘉陵江、乌江和涪江重庆段两岸第一层山脊线(或平缓地区江河两岸外1000米左右)范围内(面积约873万亩,涉及重庆28个区县),拟用10年左右时间完成营造林315万亩。

18.数字重庆“1361”整体构架:第一个“1”,一体化智能化公共数据平台;“3”,市区镇三级数字化城市运行和治理中心;“6”,数字党建、数字政务、数字经济、数字社会、数字文化、数字法治六大应用系统;第二个“1”,基层智治体系。

19.一体化智能化公共数据平台:通过集中部署基础设施、数据资源、能力组件等要件,构建综合性、集成性的基础环境,为全市非涉密应用开发和运维提供统一支撑的集成运行平台。

20.基层智治体系:全市统一的乡镇(街道)一体化治理智治平台,包括一中心四板块一网格,即乡镇(街道)基层治理指挥中心,党的建设、经济发展、民生服务、平安法治四大基层治理板块,村(社区)网格体系。

21.“双倍增行动计划:2027年,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企业数量在2022年基础上均实现倍增。


附件下载:

文件下载: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小龙人形象
智能机器人形象
智能问答 政策问答 政策文件 政策解读 便民地图 数字人播报 数智大脑 元宇宙会客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