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统计信息 >统计公报

  • 115002245043208333/2021-00004
  • 统计
  • 统计分析
  • 铜梁区统计局
  • 2021-02-01
  • 2021-02-01

2019年重庆市铜梁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9年重庆市铜梁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

统计公报

重庆市铜梁区统计局


2019年,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区上下深学笃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对重庆重要指示要求,认真落实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坚决落实区委区政府部署要求,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坚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扎实推进实业立区、创新强区、开放兴区、生态优区,坚决打好三大攻坚战,大力实施八项行动计划突出抓好工业振兴、乡村振兴、城市提升,抓实大通道、大投资、大项目、大保障,着力优化营商环境努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全区经济社会呈现稳中有进、稳中向好的良好态势。

一、综合

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616.56亿元,比上年增长8.7%。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48.12亿元,增长2.3%;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344.19亿元,增长10.2%;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224.24亿元,增长7.7%。三次产业结构为7.8:55.8:36.4。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84914元,增长8.6%

从三次产业对地区生产总值的贡献程度和拉动力看,第一产业贡献率2.0%,拉动地区生产总值增长0.2个百分点;第二产业贡献率66.1%,拉动地区生产总值增长5.8个百分点;第三产业贡献率31.9%,拉动地区生产总值增长2.7个百分点。

年末全区常住人口72.62万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42.38万人,农村常住人口30.24万人。城镇化率58.36%,比上年提高1.79个百分点。

年末全区户籍人口总户数33.06万户,总人口85.16万人,比上年增加0.05万人。其中,城镇人口40.06万人,乡村人口45.09万人。按人口年龄结构分,0-1714.98万人,18-3417.27万人,35-5933.15万人,60岁及以上19.75万人。按性别分,男性43.65万人,女性41.51万人。全区人口性别比(以女性为100,男性对女性的比例)105.2,其中出生婴儿性别比103.8。全区人口出生率9.11‰,死亡率7.57‰,人口自然增长率1.54‰

全年促进城镇新增就业15585城镇登记失业人员就业4164人,城镇就业困难人员就业2863贫困劳动力实现就业242

全年新发展各类市场主体7962户。其中,新增内资企业1667户,个体工商户6220户,农民专业合作社75户。全区拥有各类市场主体50352户。其中,内资企业12147户,外资企业45户,个体工商户37460户,农民专业合作社700户。

年末全区建档立卡贫困人口 12646人,比上年末减少113人;贫困发生率0.002%。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人均可支配收入12594元。

二、农业

全区实现农业总产值72.67亿元,比上年增长13.8%;农业增加值49.15亿元,增长2.5%。粮食作物播种面积81.88万亩,粮食产量34.77万吨。蔬菜面积33.64万亩,增长1.1%;蔬菜产量 71.43万吨,增长2.3%。生猪出栏 34.27万头,下降21.0%;家禽出栏1636.12万只,增长10.6%。水产品产量3.62万吨,增长3.0%

三、工业和建筑业

全年实现工业增加值243.46亿元,比上年增长9.8%,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39.5%。工业对地区生产总值的贡献率46.9%,拉动地区生产总值增长4.1个百分点。
    全年实现建筑业增加值100.74亿元,比上年增长11.5%,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16.3%;对地区生产总值的贡献率19.2%,拉动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7个百分点。

四、服务业

全年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4.6%;批发和零售业增加值增长6.2%;住宿和餐饮业增加值增长6.7%;金融业增加值增长6.0%;房地产业增加值增长2.1%;其他服务业增加值增长11.1%;农林牧渔服务业增加值增长14.3%

全年公路总里程达4335公里(不含高速公路)。行政村通畅率达100%;村民小组通达率100%,村民小组通畅率达到96%。全年完成客运周转量83318万人公里,货运周转量93700万吨公里。

年末全区机动车保有量144749辆,比上年增长14.2%。其中,汽车保有量80417辆,摩托车保有量64185辆,其他机动车保有量147辆。汽车保有量分类型看,载客汽车保有量73505辆,载货汽车保有量6536辆,其他汽车保有量376辆。

全年邮电业务收入6.11亿元。邮政业完成邮政函件业务6.80万件,包裹和快递业务158万件,快递业务收入745.99万元。年末全区拥有移动电话83.31万户,互联网用户22.58万户。

五、国内贸易

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比上年增长13.7%。批发和零售业销售额增长13.8%。住宿和餐饮业营业额增长15.0%

、固定资产投资

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比上年增长10.1%。其中,工业投资增长23.0%,占固定资产投资比重为33.5%;工业技改投资增长3.7%,占工业投资比重为35.3%;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下降4.2%,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比重为13.5%。基础设施投资增长21.7%,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比重为35.6%;民间投资增长7.1%,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比重为62.9%

、对外经济

全年外贸进出口14.28亿元,比上年增长23.3%。其中,出口13.1亿元,增长26.4%;进口1.17亿元,下降3.4%。实际利用外资7448万美元。

财政金融

全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31.96亿元,增长9.9%。其中,税收收入19.78亿元,下降8.3%。一般公共预算支出77.28亿元,增长21.1%

全区共有银行业金融机构12家,年末全区银行业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余额508.96亿元,同比增长5.7%。其中,住户存款余额388.02亿元,同比增长10.3%。银行业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余额359.70亿元,同比增长15.2%。其中,中长期贷款余额127.81亿元,同比增长12.7%。银行业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比70.7%

九、居民收入消费和社会保障

全年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1292元,比上年增长10.4%。全体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19415元,增长10.6%

分城乡看,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0198元,比上年增长8.9%。城镇常住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24707元,增长9.2%。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690元,增长9.7%。农村常住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12528元,增长9.7%
    城乡居民收入比2.04:1,比上年缩小0.02个百分点。全体居民恩格尔系数32.6%。其中,城镇常住居民恩格尔系数31.0%;农村常住居民恩格尔系数36.5%

年末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38.57万人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参保13.83万人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参保1.34万人工伤保险参保10.63万人失业保险参保7.46万人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参保68.20职工医疗保险参保9.91万人

年末全区共有2890人享受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9900人享受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城市特困人员救助供养人数3741人。农村特困人员救助供养人数2799人。

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为580/.月,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为440/.月,特困人员救助供养标准为754/.月,集中供养孤儿补助标准1404/.月,社会散居孤儿补助标准1204/.月。

十、教育和科学技术

全区共有各级各类学校258所。其中,幼儿园168所,小学61所,初中16所,普通高中4所,教师进修学校1所,职业中学2所,特校1所,九年一贯制学校1所,完全中学1所,在铜高校3所。

全区在编教职工5865人。其中,普通高中973人,职业中学181人,初中1789人,小学2736人,特校21人,幼儿园114人,教师进修校40人,技装中心11人。

在校学生132475人。其中,幼儿20081人,小学45394人,初中32118人,普通高中15569人,职业中学4780人,特校118人,高校14415人。

全区报名参加高考学生6041人,总录取5351人,录取率88.6%。其中,本科录取2970人,占总录取人数的55.5%,高出全市平均水平5.5个百分点,10名学子考入清华北大。参加初中升学联招考试3337人,上线1763人,上线率52.8%,高于全市平均水平8.2个百分点,700分以上特高分段人数达17人。

新培育科技型企业126家,总量达到371家;新培育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0家,有效期内高新技术企业达到84家。成立铜梁农业科技园区创新服务中心。创建农业科技专家大院3个,新增5个区级科普基地,铜梁区气象科普基地被评为市级科普基地。子奇药材获批市级农业星创天地。

新增注册商标1096件,有效注册商标总量达6617件。其中中国驰名商标5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6件。新增重庆名牌产品5个,重庆知名产品2个。全区重庆名牌产品累计达77个;重庆知名产品累计达22个。

十一、文化旅游和卫生健康

全年全区举办各类群众性文化体育旅游活动1800余场,开展流动文化服务进村活动1304场次,组织惠民活动1693场次,惠及群众250.4万人次。新增基层综合文化服务中心38个,新建市级社区健身点11个,图书馆和博物馆提档升级。获评2018-2020年度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称号。有线广播电视实际用户12.1万户。广播综合人口覆盖率99.7%;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99.8%

全年全区接待游客987.8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3.0%;实现旅游综合收入42.2亿元,增长12.5%。年末全区拥有国家A级景区9个,其中4A级景区2个,3A级景区3个。旅行社2个,星级饭店4个。

全区现有区级医疗卫生机构6个,镇(中心)卫生院23个,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5个,社会办医疗机构228个,村卫生室(点)568个。全区医疗卫生机构卫生人员总数5872人,执业(助理)医师2052人,注册护士2390人,全区医疗卫生机构编制床位总数3717张。组建家庭医生团队178个,开展签约服务22.05万人新生儿疾病筛查率98.17%,婴儿死亡率3.14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4.07基础八苗接种率99.30%完成2.55万名农村妇女两癌免费检查初筛农村卫生厕所改造11642

十二、资源、环境和应急管理

规模以上工业综合能源消费量49.45万吨标准煤,产值能耗0.08吨标准煤/万元。

全年总用水量2.05亿立方米。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4.93平方公里。

全年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302天、优的天数达126天,分别比上年增加2天、16天。PM2.5日累积平均浓度为39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6微克/立方米;琼江安居莲花桥断面监测水质平均为城区区域环境噪声50.1分贝,道路交通噪声64.6分贝,满足国家声环境质量标准。

建成区新增绿地面积130.6公顷,建成区累计绿地面积1498.79公顷。

全年全区共发生各类安全生产事故13死亡18人,比上年减少 1增加3 人。其中,发生道路交通事故 6死亡10 

注:

1.本公报中2019年数据均为初步统计数,最终数据以《铜梁统计年鉴2019》为准,部分数据因四舍五入的原因,存在与分项合计不等的情况。

2.地区生产总值、各产业增加值绝对量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计算2019年地区生产总值及第二、三产业各行业增加值根据全区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结果计算

3.常住人口是指在本镇(街道)居住半年以上的人口,或虽居住不满半年,但离开户口登记地半年以上人口以及户口待定人口。

4.民间固定资产投资是指具有集体、私营、个人性质的内资企事业单位以及由其控股(包括绝对控股和相对控股)的企业单位建造或购置固定资产的投资。

5.恩格尔系数是指居民食品烟酒消费支出占全部生活消费支出的比重

6.行业统计标准:

规模以上工业:年主营业务收入2000万元及以上的工业法人单位。

有资质的建筑业:有总承包、专业承包和劳务分包资质的建筑业法人单位。

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业:年主营业务收入2000万元及以上的批发业、年主营业务收入500万元及以上的零售业法人单位。

限额以上住宿和餐饮业:年主营业务收入200万元及以上的住宿和餐饮业法人单位。

房地产开发经营业:全部房地产开发经营业法人单位。

规模以上服务业:年营业收入1000万元及以上,或年末从业人员50人及以上的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房地产业(不含房地产开发经营),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教育,卫生和社会工作;年营业收入500万元及以上,或年末从业人员50人及以上的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文化、体育和娱乐业法人单位。

资料来源(以文中数据为序):

本公报中户籍人口、机动车数据来自区公安局;就业、社会保障(除医疗保险)数据来自人力社保局;各类市场主体、商标、名牌产品数据来自区市场监管局贫困人口数据来自区农业农村委;公路、周转量数据来自区交通局;邮政数据来自中邮铜梁分公司;通信数据分别来自中国电信铜梁分公司、中国移动铜梁分公司、中国联通铜梁分公司;对外经济数据来自区商务委;财政数据来自财政局;银行数据来自合川人行;证券、保险数据来自区金融发展服务中心;医疗保险数据来自区医保局;最低生活保障、特困数据来自区民政局;教育数据来自区教委;科技数据来自区科技局;文化旅游数据来自区文化旅游委;广播电视数据来自重庆广电铜梁分公司;卫生数据来自区卫生健康委;用水量、治理水土流失数据来自区水利局;环保数据来自区生态环境局;绿地数据来自区城管局;安全生产数据来自区应急局;其他数据来自区统计局。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小龙人形象
智能机器人形象
智能问答 政策问答 政策文件 政策解读 便民地图 数字人播报 数智大脑 元宇宙会客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