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

  • 115002240093343308/2021-00590
  • 铜府发〔2021〕3号
  • 国民经济发展规划、计划
  • 规划
  • 铜梁区发展改革委
  • 铜府发〔2021〕3号
  • 2021-04-08
  • 2021-04-09

重庆市铜梁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重庆市铜梁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的通知





铜府发〔20213



重庆市铜梁区人民政府

关于印发重庆市铜梁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

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

目标纲要的通知


各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区政府各部门,有关单位:

《重庆市铜梁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已经区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批准,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重庆市铜梁区人民政府

                               2021年4月8日

(此件公开发布)


重庆市铜梁区国民经济和

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


目 录

第一篇 开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征程6

第一章 发展环境6

第二章 指导思想13

第三章 发展目标15

第二篇 坚持创新驱动发展,全面塑造发展新优势20

第四章 打造创新成果转化高地21

第五章 激发人才创新活力23

第六章 加快培育创新生态24

第三篇 加快发展现代产业体系,推动经济体系优化升级26

第七章 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26

第八章 做大做强现代服务业29

第九章 提高农业发展质效和竞争力32

第十章 推动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35

第十一章 统筹推进基础设施建设37

第四篇 积极融入新发展格局,提升发展新动能40

第十二章 积极参与国内国际双循环40

第十三章 全面促进消费42

第十四章 拓展投资空间43

第五篇 主动担当“桥头堡”重任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44

第十五章 推动交通基础设施互联互通45

第十六章 推动现代产业协同协作46

第十七章 推动生态环境联防联治47

第十八章 推动公共服务共建共享48

第六篇 优化国土空间布局,推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48

第十九章 做大做强中心城区49

第二十章 分类引导小城镇发展50

第二十一章 持续推进新型城镇化52

第二十二章 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54

第二十三章 加快推进城乡融合发展57

第七篇 推动更深层次改革开放,增强发展新活力59

第二十四章 健全高质量发展体制机制59

第二十五章 打造卓越营商环境60

第二十六章 加大高新区改革力度62

第二十七章 提升开放型经济水平62

第八篇 促进文化体育旅游深度融合加快建设中华龙文化旅游名城63

第二十八章 提高社会文明程度64

第二十九章 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65

第三十章 健全文化产业体系67

第三十一章 加快体育事业发展68

第三十二章 推动文化、体育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69

第九篇 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71

第三十三章 筑牢重要生态屏障71

第三十四章 持续改善生态环境质量73

第三十五章 加快推动绿色低碳发展75

第三十六章 全面提高资源利用效率77

第十篇 努力创造高品质生活,提高社会建设水平79

第三十七章 提高居民收入水平79

第三十八章 强化就业优先政策80

第三十九章 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82

第四十章 健全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85

第四十一章 深入实施健康中国铜梁行动87

第四十二章 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89

第四十三章 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91

第十一篇 统筹发展和安全,守住安全发展底线92

第四十四章 全力维护国家安全92

第四十五章 突出抓好经济安全94

第四十六章 切实保障公共安全95

第四十七章 维护社会稳定和安全97

第十二篇 健全规划领导和保障机制98

第四十八章 坚持党对经济社会发展的领导98

第四十九章 持续营造风清气正良好政治生态99

第五十章 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100

第五十一章 凝聚全社会力量共同奋斗100

第五十二章 推进全面依法治区101

第五十三章 加强规划实施和管理102

名词解释104


















重庆市铜梁区国民经济和

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


重庆市铜梁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根据《中共重庆市铜梁区委关于制定重庆市铜梁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编制,主要阐明战略意图、明确政府工作重点、引导规范市场主体行为,是未来十五年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宏伟蓝图,是全区人民共同奋斗的行动纲领,是政府履行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和环境保护职责的重要依据。


第一篇 开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征程


“十四五”时期是全区谱写高质量发展新篇章,开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征程的关键时期,要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重庆提出的系列重要指示要求,着眼长远,把握大势,描绘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美好蓝图。


第一章 发展环境

“十四五”时期,我区发展环境和条件都有新的深刻复杂变化,要立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发展基础,在复杂多变的环境中找准前进方向,把握发展主动权。

第一节 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决定性成就

“十三五”时期是我区发展进程中极不平凡的五年。五年来特别是党的十九大以来,面对错综复杂的发展形势、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特别是新冠肺炎疫情严重冲击,全区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重庆提出的营造良好政治生态,坚持“两点”定位、“两地”“两高”目标、发挥“三个作用”和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等重要指示要求,紧紧围绕把习近平总书记殷殷嘱托全面落实在铜梁大地上这条主线,全面贯彻党中央、市委决策部署,坚持从全局谋划一域、以一域服务全局,广大党员干部群众牢记嘱托、感恩奋进,扎实推进实业立区、创新强区、开放兴区、生态优区,持续打好“三大攻坚战”,深入实施“八项行动计划”,统筹推进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保稳定等各项工作,坚决肃清孙政才恶劣影响和薄熙来、王立军流毒,实现政治生态、经济生态、自然生态、社会生态同步向好,推动铜梁各项事业迈上新台阶。

综合实力显著提升,经济结构持续优化。地区生产总值达到661亿元,增长1.1倍;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突破9万元,增长1倍;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实现两位数增长。突出抓好实体经济这个根本,持续实施工业振兴行动计划,企业转型升级成效突出,电子信息、装备制造、大健康等产业集群加速形成,工业投资、工业增加值大幅增长。第三产业不断壮大,龙城天街商圈规模和销售额渝西领先,新业态新经济新模式加速形成,服务业比重进一步上升。特色高效农业加快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蓬勃兴起,现代农业规模化、品牌化、融合化发展势头良好。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8.8:55.4:35.8,先后获评国家卫生区、国家园林城市、全国美丽乡村建设典范区、全国乡村振兴先锋十大榜样、全国双拥模范城、中国天然氧吧。

创新能力不断增强,经济活力明显提升。坚持创新引领,大数据智能化发展方兴未艾,生态数字花园高新区跻身国家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国家循环化改造示范园区建设深入推进,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建设加快。“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体系日益完善,创新研发投入年均增长达47.2%,规上双新企业产值增长2.3倍,高新技术产业、数字经济占规上工业总产值比重分别达到39.9%、29.4%,新动能撑起发展新天地。用好“龙乡人才政策十条”“人才三宝”政策,打造“近悦远来”一流人才环境,成为重庆英才大会·海归论坛举办地。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广泛开展,各类市场主体达到5.4万户,增长54.1%。

融合发展纵深推进,城乡面貌日新月异。以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建设为引领,深化乡村振兴和城市提升,城乡发展更加协调,城市与乡村各美其美、美美与共更加彰显。内外兼修建设大美乡村,全面补齐农村水电路讯等基础设施短板,“五风浸润”铸魂乡风文明,精心打造120平方公里乡村振兴西郊示范片,建成西郊花语悠游谷、乡村“会客厅”和活力绿道,成为全市“最美乡村”。道法自然建设田园都市,匠心打造原乡中央公园、望山公园、见水公园、玄天秀水生态画廊,淮远新区生态新城建设步伐加快。“原乡风情·大美铜梁”全面呈现,成为中国十大最美乡愁旅游目的地,铜梁的城市、乡村正一天天变成人们喜欢的样子。

改革开放全面深化,发展动能持续增强。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取得突破,行政审批流程再造集成创新、“党建扎桩、治理结网”“六要路径”“五清行动”等一批通堵点、破难点、治痛点、增亮点的改革举措落地见效。对外开放不断扩大,市域快线璧铜线、铜安高速等重大外联通道开工建设,深化与广州经开区、重庆两江新区、重庆市中新示范项目管理局合作,开放型经济持续壮大,开放水平和影响力不断提升。

“三大攻坚战”有力有效,决胜全面小康成效显著。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如期完成,“两不愁三保障”全面实现,5个市级贫困村全部摘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绝对贫困问题得到历史性解决。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深入人心,污染防治力度前所未有,深化“五个一律”,主要河流水质明显改善,PM2.5平均浓度下降28%,森林覆盖率达47%,城乡人居环境全面提升,龙乡大地的蓝天白云越来越多。坚持问题导向、精准施策,各领域风险得到有效化解和防控,坚决守住了不发生区域性系统性风险的底线。

保障改善民生力度空前,人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深入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持续实施一批民生实事,民生支出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比重达80%以上,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显著增强。累计新增城镇就业8.3万人。基本养老、医保参保率稳定在95%以上。教育体系更加健全,义务教育更加均衡,普惠幼儿园覆盖城乡。人民健康和医疗卫生水平大幅提升,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取得重大战略成果。文化和体育事业繁荣发展,铜梁龙舞以“世界一流、历史最好”姿态献礼新中国70年华诞,中华龙文化艺术节、原乡风情马拉松赛、重庆小姐大赛等文旅品牌影响力持续扩大。社会治理体系更加完善,安全生产形势持续好转,民主法治建设、平安建设取得明显成效。全面从严治党取得重要成果。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开局良好,铜梁经济社会发展驶入快车道。

当前,全区政治生态清清爽爽、工作思路清清爽爽、同志关系清清爽爽、干事环境清清爽爽,干部群众精神面貌持续向上,高质量发展动能持续增强,社会和谐稳定局面持续巩固,“十三五”规划目标任务总体完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胜利在望,为开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征程奠定了坚实基础。

专栏1 “十三五”规划主要发展指标完成情况表

序号

指标名称

指标

属性

2020年

规划目标

2020年

完成

备注

1

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速(%

预期性

11*

8.7*


2

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速(%

预期性

9.5*

10*


3

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

预期性

31

35.8


4

创新效率

预期性




#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

2.1

2


#万人有效专利拥有量(件)

80

5.5

指标变更为“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

5

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比重(%

预期性

35

14.6

统计口径调整为规上企业

6

互联网普及率(%

预期性

80

95


7

城镇化率(%

预期性




#常住人口城镇化率

62

60


#户籍人口城镇化率

50

47.36


8

非农产业增加值比重(%

预期性

92

91.2

疫情导致农产品价格较大幅度上涨

9

城乡收入比

预期性

2:1

2.01:1


10

空气环境质量满足II级天数(天)

约束性

339

334

统计口径由PM10变更为PM2.5

11

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

约束性

100

100


12

城镇污水处理率(%

约束性

95

100


13

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

约束性




#化学需氧量

0.05

0.07


#二氧化硫

6.3

20.1


#氨氮

0.52

0.87


#氮氧化物

8.5

13.1


14

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降低(%

约束性

16

16


15

耕地保有量(公顷)

约束性

61930

64793


16

进出口总额(万美元)

预期性

13000

26464

人民币17.14亿元

17

实际利用外资(万美元)

预期性

17600

6813


18

城镇新增就业人数(万人)

预期性

6

8.3


19

人均受教育年限(年)

约束性

14

9

统计口径调整

20

人口平均预期寿命(岁)

预期性

79

78

基数调整

21

每千常住人口注册医师数(人)

约束性

2.4

2.85


备注:1.带*为年均增速;2.带【 】为五年累计数;3.部分指标2020年完成数据为预计数,最终数据以统计局发布为准。

第二节 机遇和挑战

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广泛深远,经济全球化遭遇逆流,世界进入动荡变革期,单边主义、保护主义、霸权主义对世界和平与发展构成威胁,不稳定性不确定性明显增加,我区改革发展将面对更加复杂的国际环境。我国已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然突出。我市综合实力和竞争力与东部发达地区还存在差距,城乡区域发展差距仍然较大。我区产业能级有待提升,经济结构还需持续优化,科技创新支撑能力偏弱,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还存在短板,必须高度重视、切实解决。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发展仍然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继续发展具有多方面优势和条件。党中央作出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重大决策,共建“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发展、西部大开发等重大战略深入实施,为我们带来更多政策机遇和有利条件。国家为应对疫情冲击、恢复经济发展出台一系列支持政策,有助于更好地保护和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巩固经济回升向好势头。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有助于推动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更好地为经济赋能、为生活添彩。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加快推进,带来诸多政策利好、投资利好、项目利好。铜梁地处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中轴线上关键节点,是主城都市区“桥头堡”城市,毗邻西部(重庆)科学城、中欧班列(渝新欧)始发站和重庆第二国际机场,联结两江新区、天府新区两大国家级新区,有助于进一步打造竞争新优势。近年来,全区上下实干担当、砥砺前行,区位环境显著改善,营商环境更加卓越,生态环境明显提升,人文环境更加温润,为高质量发展积蓄起强大动能。

谋划我区“十四五”发展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要深刻把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深刻认识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带来的新特征新要求,深刻认识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带来的新矛盾新挑战,增强机遇意识和风险意识,发扬斗争精神,树立底线思维,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善于在危机中育先机、于变局中开新局,把握大势、融入大局,借势借力、精准发力,保持高质量发展的定力,全面推进交通提速行动、产业提质行动、城市提升行动、乡村建设行动,全面优化空间布局和营商环境,全面强化社会治理和民生保障,推动铜梁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加快崛起,确保铜梁各项事业始终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正确方向继续前进。


第二章 指导思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重庆提出的营造良好政治生态,坚持“两点”定位、“两地”“两高”目标,发挥“三个作用”和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等重要指示要求,全面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和市委工作要求,准确把握新发展阶段,深入践行新发展理念,积极融入新发展格局,切实担当新发展使命,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统筹发展和安全,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全力打造先进制造示范区、创新生态示范区、城乡融合示范区、营商环境示范区,奋力把铜梁建设成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国际大都市后花园,实现经济行稳致远、社会安定和谐,确保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征程开好局、起好步。

必须遵循以下原则:

——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持和完善党领导经济社会发展的体制机制,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始终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不断提高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能力和水平,为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根本保证。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持共同富裕方向,始终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维护人民根本利益,激发全区人民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加大保障和改善民生力度,促进社会公平,增进民生福祉,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坚持新发展理念。把新发展理念贯穿发展全过程和各领域,积极主动融入新发展格局,切实转变发展方式,推动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

——坚持深化改革开放。坚定不移推进改革,坚定不移扩大开放,加强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持续打造卓越营商环境,破除制约高质量发展、高品质生活的体制机制障碍,强化有利于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有利于调动全社会积极性的重大改革开放举措,强化开放意识,构建开放平台,加大开放力度,持续增强发展动力和活力。

——坚持系统观念。加强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战略性布局、整体性推进,更加注重从全局谋划一域、以一域服务全局,办好发展安全两件大事,突出工业振兴、乡村振兴、城市提升,统筹大通道、大产业、大生态、大保障,着力固根基、扬优势,通堵点、治痛点,攻难点、增亮点,注重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挑战,实现发展质量、结构、规模、速度、效益、安全相统一。


第三章 发展目标

对标习近平总书记对重庆提出的重要指示要求,充分考虑铜梁发展阶段性特征和未来发展支撑条件,提出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和“十四五”时期主要目标。

第一节 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

按照党的十九大对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作出的“两步走”战略安排,到二〇三五年我区将与全国、全市一道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展望二〇三五年,将建成实力雄厚、特色鲜明、城乡融合、生态宜居、人民幸福的“双百”城市,成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中部崛起重要增长极。综合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大幅提升,经济总量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将再迈上新的大台阶,创新体系更加健全,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基本实现,建成现代化经济体系,成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高质量发展高品质生活新范例。基本实现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各方面体制机制更加完善,法治政府、法治社会和平安建设达到更高水平。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基本实现,开放程度和国际化水平显著提升。实现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全面协调发展,科技强区、文化强区、教育强区、人才强区、体育强区和健康铜梁基本建成,市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达到新高度;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产城景深度融合,生态环境根本好转;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中等收入群体显著扩大,基本公共服务实现均等化,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和居民生活水平差距显著缩小,高品质生活充分彰显。到那时,一个经济强、百姓富、生态美、文化兴的现代化新铜梁将屹立在巴渝大地上,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高质量发展、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大局中展现更大作为。

第二节 “十四五”发展目标

“十四五”时期,锚定二〇三五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目标。以建成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的新范例为统领,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全面融入新发展格局,保持经济社会平稳健康发展,推动铜梁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加快崛起,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基础上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让“原乡风情·大美铜梁”颜值更高、气质更佳。

高质量发展实现新突破。在质量效益明显提升的基础上实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全区地区生产总值和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迈上千亿元大关,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突破13万元。经济结构更趋优化,增长潜力充分发挥,产业提质行动取得重大突破,产业特色更加突出,广铜“一带一路”高新技术产业合作区、两江新区铜梁产业园、“西部美谷”等产业平台全面建成,电子信息、装备制造、大健康等主导产业持续壮大,打造两千亿级产业集群,经济结构更加优化,增长潜力充分发挥,产业转型升级取得重大进展,战略性新兴产业规模大幅提升,数字经济发展走在全市前列,大数据智能化创新深入推进,创新能力显著提升,基础设施联通水平大幅提升,现代化经济体系初步形成。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70%左右,城镇化水平显著提升,城乡面貌焕然一新。

高品质生活实现新进步。实现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城镇调查失业率控制在5.5%以内,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增长基本同步,分配结构明显改善,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进一步缩小。民生保障更加有力,教育、医疗、养老等基本公共服务供给更加优质均衡,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更加健全,多元化消费供给更加丰富。脱贫攻坚成果巩固拓展,乡村振兴战略全面推进,乡村建设行动成效显著,美丽乡村更加宜人。城市提升行动深入实施,城市功能更加完善,城市形象更加鲜明,城乡融合示范区建设取得明显成效,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明显增强。

改革开放迈出新步伐。着眼建设改革开放新高地,高标准市场体系基本建成,产权制度改革和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取得重大进展,制度性交易成本明显降低,公平竞争制度更加健全,发展环境更加卓越,营商环境保持全市领先,各类市场主体充满活力。对外大通道建设取得新突破,交通提速行动成效明显,建成渝西交通枢纽,互联互通更加便捷,区位优势更加凸显,“桥头堡”作用充分彰显,对外开放合作平台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显著提高。

生态文明建设取得新进展。扎实推进山清水秀美丽之地建设,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得到优化,生态文明制度体系更加健全,生产生活方式绿色转型成效显著,能源资源利用效率大幅提高,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持续减少,环境突出问题得到有效治理,空气质量优良天数保持在320天以上,生态环境持续改善,森林覆盖率达到50%,城乡人居环境更加优美,国际大都市后花园初步建成,生态屏障作用更加巩固。

社会文明程度得到新提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人民群众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身心健康素质明显提高,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和文化产业体系更加健全,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日益丰富,历史文化保护传承利用进一步加强,少云志愿服务让城市更加温暖,城市人文内涵更加丰富,文旅融合发展深入推进,成功创建全国文明城区。

治理效能实现新提升。社会主义民主法治更加健全,社会公平正义进一步彰显,政府作用更好发挥,行政效率和公信力显著提升,全面依法治区更加深入,共建共治共享治理格局更加完善,社会治理水平保持全市领先,社会充满活力和谐有序。防范化解重大风险体制机制不断健全,突发公共事件应急能力显著增强,自然灾害防御能力明显提升,发展安全保障更加有力,平安建设迈出重大步伐。

专栏2 “十四五”经济社会发展主要指标表

序号

指标名称

2020年

基数

2025年

规划目标

指标

属性

1

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速(%

8.7*

7.5*

预期性

2

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万元,2020年价)

9.2

13

预期性

一、推动高质量发展

3

全员劳动生产率(万元/人,2020年价)

17

24

预期性

4

研发经费投入强度(%

2

2.5

预期性

5

数字经济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

6

10

预期性

6

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件)

5.5

10.5

预期性

7

新增上市公司数量(家)

3

预期性

8

常住人口城镇化率(%

60

70

预期性

二、创造高品质生活

9

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速(%

10*

8*

预期性

10

城乡居民收入比

2.01:1

1.95:1

预期性

11

城镇调查失业率(%

5.5

5.5

预期性

12

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年)

11.2

12

约束性

13

人均预期寿命(岁)

78

79.3

预期性

14

文化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

3.3

4.5

预期性

15

每千人口拥有的3岁以下婴儿托位数(个)

0.87

4

预期性

16

每千人口拥有执业(助理)医师数(人)

2.85

3.6

预期性

三、内陆开放高地建设

17

进出口总额(亿元)

17.14

21.5

预期性

18

实际利用外资(亿美元)

5.7

6

预期性

四、山清水秀美丽之地建设

19

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源消耗降低(%

16

市级下达

约束性

20

单位地区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降低(%

20

约束性

21

地表水达到或好于Ⅲ类比例(%

100

约束性

22

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天)

334

320

约束性

23

森林覆盖率(%

47

50

约束性

五、安全发展

24

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万吨)

35

35

约束性

25

亿元地区生产总值安全事故死亡率

0.0285

0.025

约束性

备注:1.带【】为五年累计数;2.带*为规划期平均数。


第二篇 坚持创新驱动发展,全面塑造发展新优势


坚持创新在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落实科技自立自强要求,深入推进以大数据智能化为引领的创新驱动发展,着力建平台、聚资源、强机制,以科创新城为核心培育新动能,强化国家高新区引领地位,加快构建全面创新格局,打造创新生态示范区。


第四章 打造创新成果转化高地

规划建设科创新城,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集聚创新力量,提升成果转化能力,加快推进铜梁高新区“以升促建”,打造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创新成果转化高地。

第一节 加快创新平台和载体建设

推动创新资源加速向科创新城聚集,把科创新城和高新区建设成为创新研发的窗口和标杆。聚焦重点领域,挖掘现有重点企业和高校潜力,创建一批国家级、市级工程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重点实验室等创新平台。围绕电子信息、装备制造、大健康等主导产业及数字经济发展方向,加快吸引国家、市级相关科研院所落地铜梁或设立分院,着力集聚一批高端研发平台,到2025年,力争建成市级以上科技研发平台80家以上。主动对接西部(重庆)科学城和西部(成都)科学城,大力引进开放式高端研发机构,提升协同创新能力。积极争取承担国家和市级科技计划项目,参与重大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

第二节 促进创新主体数量质量双提升

强化创新链产业链协同,坚持企业主体、市场导向,健全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的科技创新体系。切实落实企业研发税收优惠政策,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促进各类创新要素向企业聚集。实施科技企业成长工程,推动规上工业企业研发机构全覆盖,促进科技型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和高成长性企业集聚发展,到2025年,力争高新技术企业突破280家,科技型企业超过1500家。建立创新型企业梯度培育机制,发挥产业龙头企业、科技领军企业引领支撑作用,培育一批创新型中小微企业和科技创新小巨人。加强关键共性技术平台建设,推动产业链上中下游、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鼓励研发能力强的企业参与国家标准制定,推进企业实施标准创新和品牌创建。

第三节 完善创新成果转化服务体系

发挥紧邻西部(重庆)科学城优势,对接创新策源地,建设一批技术研发创新、成果转移交易、成果孵化转化的高水平创新创业载体,争取重大创新成果落地转化并实现产品化、产业化,打造创新成果转化高地。充分发挥科创中心和重润、铜生等科技孵化器、“双创”基地的创新孵化作用,加快建成一批国家科技企业孵化器、国家备案众创空间,构建“创业苗圃—孵化器—加速器”孵化体系。支持龙头企业、高校、科研机构建设技术转移示范机构,打造科技成果中试服务平台,建设产学研合作创新基地,促进孵化平台、投资机构和服务机构互动协作,组织实施重大科技项目,着重解决科技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问题。加快打造广铜“一带一路”高新技术产业合作区,积极主动承接粤港澳大湾区技术转移,推进渝粤两地科技成果转化。瞄准大数据智能化、新材料、生命健康等前沿领域,争取落地实施一批重大科技成果转化项目,挖掘培育创新支撑点,建设产业创新高地。到2025年,力争全社会研发经费支出占比超过全国平均水平,科技贡献率达到65%。


第五章 激发人才创新活力

贯彻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方针,牢固确立人才引领发展的战略地位,实施更加积极、更加开放、更加有效的人才政策,全面叫响“龙乡爱人才、铜梁欢迎您”,营造“近悦远来”人才发展环境,引导创新人才向科创新城和高新区流动集聚。

第一节 加快人才聚集

紧扣重点产业、重大项目,在大数据、智能制造、大健康、新材料等领域加快引进和培养创新型、应用型、技能型人才。持续优化实施“龙乡人才政策十条”,对接落实“重庆英才计划”,办好重庆英才大会·海归论坛,发挥人才合作机构、人才顾问荐才引才作用,推动招才引智与招商引资深度融合,面向海内外加快引进技术领军人才(团队)。积极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人才协同发展,探索人才共享机制,柔性引进拥有重大、关键核心技术的人才(团队)到铜梁创新创业。实施产业人才攻坚专项行动,按照“一重点产业集群一人才计划”,聚集产业人才大军,提高人才队伍与产业发展的融合度匹配度。强化科教结合,深化校地人才合作,加强青年技术人才和适用技能人才培养输送,培育一批懂科技、懂产业、懂投资的科技型企业家。围绕企业用工需求,开展校企合作“订单式”培养、重点岗位“传帮带”等技能人才培训,储备一批高技能人才。到2025年,力争人才资源总量突破13万人。

第二节 优化人才环境

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健全以创新能力、质量、实效、贡献为导向的科技人才评价体系,构建充分体现知识、技术等创新要素价值的收益分配机制。健全激励各类人才创新创业政策举措,瞄准高端人才完善“塔尖”政策,瞄准青年人才完善“塔基”政策,建立健全“一企一策”“一人一策”灵活的人才政策。积极引进国内外知名“双创”孵化平台,规划建设留学生创业园,持续打造一批创新实践基地、“候鸟型”人才工作站、技能大师工作室、校地共建公共研发基地、大学生实践实训基地等人才承载平台。发挥铜梁生态优势、人文优势,探索打造“英才小镇”,吸引国内外知名科创企业区域总部、区域研发中心入驻。建好用好“人才三宝”,树立“以家庭为单位”人才服务理念,构建全过程、专业化、一站式人才服务体系,在子女入学、配偶就业、医疗保障、父母康养等方面为人才提供一站式、贵宾式、保姆式服务。


第六章 加快培育创新生态

深化科技创新体制机制改革,激发创新创业主体积极性,营造理念先进、思维活跃、机制灵活,有利于宽容失败、包容开放的创新创业生态。

第一节 深化科技管理体制机制改革

改进科技项目组织管理方式,实行重点项目攻关“揭榜挂帅”,推动项目、基地、人才、资金一体化配置。深化科研经费管理改革,实行科研项目经费“包干制”。创新科技成果转化机制,开展职务科技成果所有权或长期使用权等改革试点,完善科技成果使用、处置和收益管理制度。探索知识产权服务“一站通”,完善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交易、保护制度规则,探索实施知识产权侵权惩罚性赔偿制度,完善新领域新业态知识产权保护制度。

第二节 完善科技投融资体系

健全多渠道投入机制,逐步提高全社会研发投入。完善科技投融资体系,通过政府引导、企业主导、市场化运营的模式,促进银行业、证券业、保险业等金融机构及创业投资等金融资源集聚科技创新,形成覆盖种子期投资、天使投资、风险投资的金融支持创新体系。鼓励通过科技股权投资、债权融资等方式,实现科技资源整合、技术成果交易以及科技金融服务无缝对接。深入推进知识价值信用贷款改革试点,提高轻资产科技企业融资比例。实施拟上市科技企业培育行动计划。

第三节 营造协作开放的创新创业氛围

健全协作开放的创新激励政策体系,深化创新改革试验,营造鼓励创新的政策环境。主动融入全市“一带一路”科技创新合作区和国际技术转移中心建设,促进科技开放合作。引导企业汇聚各类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创新资源优势,深化与浙江大学、重庆大学、北京科技大学等校地合作、校企合作,积极搭建一批协同创新平台。积极参与建设成渝地区环大学创新生态圈、成渝地区高新区创新联盟,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参与市级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突破非物质文化遗产跨界创新,打造“铜梁龙”文化创意品牌,积极谋划举办国家级龙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创新大会和龙文化创新创业大赛。弘扬科学精神和工匠精神,加强科普工作,营造崇尚创新的社会氛围。


第三篇 加快发展现代产业体系,推动经济体系优化升级


坚持把发展经济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一手抓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一手抓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壮大,大力实施产业提质行动,依托大平台发展大产业,加快推进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提高经济质量效益和核心竞争力,实现产业特色更加突出。


第七章 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把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全力打造先进制造示范区,积极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着力构建特色鲜明、具有竞争力的电子信息、装备制造、大健康等优势产业,建成2000亿级产业集群。

第一节 壮大电子信息产业

围绕全市“芯屏器核网”全产业链,重点发展智能家居、智能终端产品及配套、电子元器件等电子信息产业,打造一批智能终端示范项目,建成1000亿级电子信息产业集群。加快集聚智能安防、智能家电等龙头企业,进一步壮大智能家居终端设备产业,打造智能家居生产基地。积极发展与智能终端产品配套的新型电子元器件、计算机零部件、LED等,积极向5G智能终端、可穿戴设备等整机拓展,力争引进培育智能制造企业100家以上,打造智能终端(硬件)产业基地。瞄准新一代信息技术发展方向,积极引进发展人工智能、未来通讯设备等制造环节,增强电子信息产业竞争力。

第二节 做强装备制造产业

加快发展轨道交通装备制造及维保、高端汽车零部件、电动摩托车等装备制造产业,积极延伸上下游产业链条,建成800亿级装备制造产业集群。抓住成渝地区建设“轨道上的双城经济圈”契机,加快聚集轨道交通装备产业上下游企业和研发机构,打造轨道交通等装备生产供应基地,形成轨道交通装备产业集群。瞄准高端汽车厂商配套需求,重点围绕全市新能源汽车和智能网联汽车发展,主动对接国内知名汽车研究院所,加快发展汽车电子、高端制动系统、发动机、底盘等关键零部件,积极拓展辅助驾驶系统、网联终端系统,打造高端汽车零部件生产供应基地。大力发展电动摩托车整车及零部件,加快发展微耕机等新型农机装备,培育发展页岩气勘探及钻采设备、天然气液化装备等,进一步丰富装备制造产业品类。

第三节 培育大健康产业

加快培育美妆健康、生物制药、绿色健康食品等大健康产业,建设500亿级“西部美谷”。积极承接沿海产业转移,大力发展化妆品、医美日化等美妆健康产业,发展健康运动、健康管理等新型健康产业配套。聚焦全生命周期健康服务需求,加快发展可穿戴智能医疗设备、掌上超声设备、远程监测和诊疗设备、康复辅助器具等医疗器械,积极发展生物技术药物、小分子药物等创新药物和现代中药。适应消费升级需求,延伸发展果蔬系列衍生产品、禽肉制品、保健食品、功能性饮品等绿色健康食品。同时,积极向康养服务等领域拓展,形成三次产业融合发展的大健康产业格局。

第四节 积极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

积极培育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新能源汽车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助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引进发展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智能家居和智能可穿戴设备锂电池等,力争把新能源培育成为新增长点。抓住产业发展、城市建设和新基建等对新材料的迫切需求,重点发展先进金属及其合金材料、复合材料、高性能玻璃、绿色建材等,提升新材料产业发展水平。到2025年,力争战略性新兴产业总产值达到300亿元。

第五节 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

实施制造业产业基础再造和产业链提升工程,加快建链、补链、延链、强链、固链步伐,着力提升全区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支持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做大做强现有企业,培育一批头部企业。围绕全区构建电子信息、装备制造、大健康三大产业集群,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引进重点产业上下游企业,推动重点产业补链延链。引导制造企业向产业链前端研发设计和后端售后等服务环节拓展,发展服务型制造,提升制造业服务化水平和全产业链价值,形成具有更强创新力、更高附加值、更安全可靠的产业链供应链。

专栏3 先进制造业重点方向

电子信息。①新型智能终端:智能家居、智能可穿戴设备等。②新型电子元件:电子元器件、柔性印刷电路板等。③新型显示:液晶面板等。

装备制造。轨道交通、高端汽车零部件、电动摩托车整车及零部件、高端机械等。

大健康。美妆、生物医药、医疗器械、日化、绿色健康食品等。

其他。锂铝、铝镁先进合金材料、高性能树脂、高性能玻璃等。


第八章 做大做强现代服务业

优化要素资源配置,鼓励现代服务业扩规上档,推进现代服务业同先进制造业、现代农业深度融合,加快服务业数字化,促进生产性服务业向专业化和价值链高端延伸,生活性服务业向高品质和多样化升级,提升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

第一节 提档升级商贸服务业

以商业集聚区建设为重点,加快推动商贸服务业转型发展。高品质打造龙城天街商圈,形成集购物、商务休闲、娱乐等于一体的城市综合体,着力引进旗舰店、品牌首店、连锁店等高端商业,建设服务渝西、辐射川东的商业商务集聚区和新兴业态创新示范区。提质发展淮远古韵休闲美食街、安居古城,培育发展一批特色街区,大力发展特色美食、酒店民宿、时尚购物、文化创意、休闲娱乐等业态,壮大夜间经济。打造原乡、西郊等公共品牌,提升重庆老字号品牌影响力。推动各类商贸企业上线入网,积极培育直播电商、网红经济、无人售货等新业态新模式。优化城乡共同配送体系,丰富完善城乡社区商业服务,提高居民生活便利化、智能化水平。

第二节 培育壮大康养产业

以中医康养、森林养生、运动休闲、健康养生、旅居养老等产业为主,推进高端康养产业发展。引进国际国内高端医疗机构和科研院所,加快建设中医药发展集团和“互联网+医疗健康”等医学创新平台,促进中医药与健康养老、旅游、文化等融合发展,打造中医健康养生基地。依托巴岳山、毓青山等森林资源,积极培育森林观光游览、休闲养生新业态,构建集吃、住、行、游、娱和文化、体育、保健、医疗等于一体的森林养生体系,培育旅居养老产业。大力发展健身休闲产业,依托山地、水体等地形地貌和乡村绿道等资源,发展山地运动、水上运动、户外拓展、户外体育运动等户外康体养生产品,推动体育、旅游、度假、健身、赛事等业态的深度融合发展。高起点规划建设小北海国际健康小镇,推动养老服务与生态康养产业联动发展,开展连锁型养老服务,打造健康养老示范基地。

第三节 优化发展现代物流业

围绕打造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商贸物流节点,全面整合区域物流资源,加快建设物流园区,大力发展仓储物流,补齐专业市场短板,完善商贸物流网络。围绕接轨和承接重庆国际物流枢纽园区分拨功能,加快建设材料交易、装备交易等具有区域影响力的生产性专业市场和物流分拨中心,提档升级小北海物流园,规划建设高新区物流产业园,打造渝西特色物流基地。积极发展面向重庆中心城区和渝西川东的冷链物流、仓储物流、电商物流、快递物流等,推动物流业加快转型升级。统筹推进区、镇、村物流体系建设,推进快递进村工程。引进、培育和发展一批规模和竞争力强的大型物流企业,支持现代物流企业拓展网络服务体系,规范划行归市工作,形成以第三方、第四方物流企业及供应链服务为主体的物流产业群。

第四节 积极发展现代金融业

优化区域金融生态环境,加快集聚银行、保险、证券、基金等金融机构,促进金融多元化发展,形成富有特色、运行高效的金融服务体系,将龙城天街打造成为重庆主城新区具有影响力的“金融街”。深入实施普惠金融工程,大力发展消费金融、绿色金融,积极培育科技金融、小微金融、财富管理等金融业态,引导金融服务乡村振兴,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鼓励企业利用资本市场直接融资,积极培育上市企业。围绕重庆打造内陆国际金融中心和成渝两地共建西部金融中心,培育发展后台服务、服务外包等金融配套服务。

第五节 培育发展专业服务业

以总部经济为引领,培育发展研发设计、法律服务、人力资源管理等专业服务,提升服务制造业的能力。依托龙城天街和淮远新区平台载体,着力优化综合配套,营造政策优势,吸引总部企业、企业区域性总部落户,加强本区总部企业培育,打造总部经济集聚区。围绕电子信息、装备制造、大健康等主导产业,搭建一批检验检测等技术服务平台,大力发展研发设计、检验检测及其他技术服务等,提升高技术服务能力。积极引入知名法律服务机构和法律人才,培育新兴法律服务业,为企业或个人提供公证、诉讼、仲裁以及法律咨询、风险评估等专业化法律服务。培育和引进人力资源管理服务商,大力发展业务外包、劳务派遣、招聘外包、非全用工等人力资源管理服务。

专栏4 现代服务业重点项目

生活性服务业项目。龙城天街商圈提档升级工程、铜梁美食中央厨房项目、安居·文旅康养田园小镇项目、小北海国际健康小镇项目、高新区工业配套保障项目(人才公寓)等项目。

生产性服务业项目。①物流批发:小北海物流园升级项目、高新区物流园区建设项目、凯杰丰霖商贸城一期工程、冷链物流仓储项目、再生资源市场、汽车交易市场、汽车二手车市场等项目。②研发设计: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项目、日化产品研发检测中心及周边基础设施工程等项目。


第九章 提高农业发展质效和竞争力

持续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为底线,着力强龙头、延链条、聚集群,大力发展精品特色产业,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建设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

第一节 夯实农业保供能力

保障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加强永久基本农田保护,深入开展农村乱占耕地建房专项整治行动,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行为,防止耕地“非粮化”。实施“千年良田”工程,成片规模化推进宜机化改造和高标准农田建设,加强粮食生产功能区和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建设,落实“米袋子”和“菜篮子”负责制,强化动植物疫病防控,依法严格管理种子流通,保障粮食、蔬菜、生猪等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

第二节 做强优势特色产业

围绕成渝现代高效特色农业带建设,坚持规模化、品牌化、融合化,推进农业品种、品质、品牌建设,巩固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区创建成果。优化农业生产布局,因地制宜打造精品粮油、精品果蔬、精品养殖等优势特色产业。实施农产品质量提升工程,深入推进蔬菜水果标准园和畜禽标准化示范场、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场建设,打造绿色生态农业示范区、循环农业发展示范区。培育壮大优势特色农业龙头企业,完善科技研发、金融保险等政策支持。实施农业品牌提升工程,开展有机产品认证,做强地理标志农产品,持续提升“铜梁莲藕”“铜梁龙柚”等品牌市场影响力。

专栏5 优势特色农业发展重点

精品粮油。以“五优联动”为主线,培育壮大粮油生产龙头企业,发展一批粮油种植大户,推广应用稻油轮作等技术模式,在优质粮油种植、收购、储藏、加工、销售等方面不断创新,促进粮油全产业链一体化,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稳定在35万吨以上。

精品果蔬。大力发展绿色蔬菜,创新蔬菜全产业链绿色发展模式,广泛推广应用智能温室大棚、智慧喷滴灌、尾菜资源化利用等设施,培育、打响“铜梁绿色蔬菜”品牌,建设全市乃至全国的优质蔬菜供应核心基地。发展壮大莲藕产业,打响“铜梁莲藕”品牌。加快发展优质水果,因地制宜发展蜜柚、柠檬、草莓、樱桃、葡萄、柑橘、砂糖李等生态优质果业,打造一批集有机种植、生态循环、休闲采摘于一体的全市知名的精品水果示范基地。力争到2025年,稳定蔬菜种植面积34万亩、水果种植面积10万亩。

精品养殖。积极发展生猪、鹌鹑、肉兔、麻羊、林下生态鸡等畜禽养殖以及生态鱼、观赏鱼、小龙虾等水产养殖,加快推进标准化生态养殖。到2025年,争取发展生态水产养殖5万亩,生猪年出栏45万头、生态肉兔年出栏500万只,鹌鹑年存栏500万羽。

其他特色产业。巩固提升三角梅、玫瑰、彩色苗木等精品花木优势,加快完善花卉苗木产业链条。以艾草、枳壳、粉葛、使君子、佛手等中药材种植为特色,加快推进中药材标准化种植,延伸发展中药材精深加工,打响“原乡小艾”等中药材产品品牌。

第三节 推进农业“接二连三”

围绕主导产业发展,着力延伸产业链条,积极发展农副产品精深加工,因地制宜推进农文体旅一体化发展,打造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延伸农产品产业链价值链,大力发展农产品初加工、精深加工,支持建设粮食烘储中心、果蔬加工中心、药材加工中心等,促进铜梁特色农产品资源深度开发,推出一批铜梁特色的农产品加工产品。大力发展中央厨房、冷链物流,培育发展农业龙头企业。提升发展农村电商,建设网货生产基地和产地直播基地,开展“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试点,拓展农民增收空间。差异化发展休闲农业,推进农旅深度融合,加快发展精品乡村旅游,错位打造一批乡村旅游品牌。积极创建集农耕体验、农业文化传承、农业旅游观光、农业产业化发展等为一体的国家农业公园。

专栏6 农业产业化重点项目

农业产业项目。建设绿色蔬菜种植基地、绿色生态精品果园、国家农业科技园区智慧农业示范基地、现代兔业综合示范园、鹌鹑养殖小区项目、现代特色蚕桑基地项目、生猪养殖项目等。

农产品加工项目。建设标准化畜禽集中屠宰厂、蔬菜生产加工基地等项目。

融合发展项目。建设西郊示范片项目、安居杨乐村—高楼镇高楼村精品果蔬休闲观光农业示范园、安溪谭洪村茶文化精品乡村旅游示范园、蒲吕康济村人和村中药材示范基地、围龙龙湖村原乡蜜桃园、石鱼兴发村花果山花果精品乡村旅游示范园、高楼柠檬基地、冷链物流项目等。

第四节 强化农业科技支撑

强化农业科技支撑和装备支撑,推动智慧农业建设,健全社会化服务体系,建成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大力推广农业新品种、现代农业新技术,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建设专家大院,与西南大学、市农科院等开展合作,共同建设农业科研基地和创新实验平台。推进良种繁育,建设重庆市优质果苗繁育中心等繁育平台,培育现代种业龙头企业。依托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建设农业科创中心,引进农业产业研究院,提升农业科技实力。


第十章 推动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

坚定不移走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创新发展之路,加快推进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主动参与国家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和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建设,打造“数字龙乡”“智造高地”。

第一节 强化数字化应用

对接“云联数算用”全要素群,打造“住业游乐购”全场景集,加快引进发展数字产业,促进数字化深度应用。加快数字经济与制造业深度融合,支持行业龙头企业加快智能化、数字化改造,打造一批具有先进水平的智能工厂、数字化车间和工业互联网平台,提升先进制造业智能化水平。促进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农业融合,加快农业生产、经营、管理、服务数字化转型,建设智慧农业基地。聚焦现代建筑业和装配式建筑发展,加大智能建造在工程建设领域的应用。加强数字社会、数字政府建设,开发培育智能化应用场景,拓展社会治理、智慧政务、智慧医疗、智慧教育、智慧城管、智慧交通、智慧气象等智能化应用。进一步规范政务信息化管理。加强个人信息保护,全面提升数字安全水平。提升全民数字技能。

第二节 促进数字经济创新发展

引进发展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超算等数字产业,积极发展线上业态、线上服务、线上管理,培育智能化新产品、新模式、新职业,以新供给创造和满足新需求。加快建设航天云网重庆工业互联网赋能中心,积极筹建“重庆工业互联网学院”,打造一批数字化促进中心、工业互联网平台,促进共享经济、平台经济健康发展。积极发展智慧物流、众包设计、数字金融、数字消费等新业态新模式。深化数字领域开放合作,加大政策支持和要素保障力度,为数字领域创新创业提供良好环境。到2025年,力争数字产业规模达到300亿元。


第十一章 统筹推进基础设施建设

以提升外联内畅水平为导向,适度超前布局传统基础设施和新型基础设施,构建系统完备、高效实用、智能绿色、安全可靠的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

第一节 完善城乡交通网络

完善区域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增强城市产业支撑。高标准建设龙遨大道、龙游大道、龙飞大道、龙翔大道,打造城市风景绿道,构建以城区为中心,联动东西南北的城乡干线网。规划建设安居古城连合川、大足旅游线路,建设美丽乡村旅游绿道。推动城乡交通融合发展,加强产—城—乡高等级公路连接,实施国道省道升级工程,织密县乡村公路网,打通断头路,改造瓶颈路,提高城乡公路通行质量。加快提升交通智能化管理能力,建设基于5G、人工智能、大数据的智慧交通系统。

第二节 加快布局新型基础设施

突出新型网络、智能计算、信息安全、转型促进、融合应用、产业创新等重点领域,有序推进数字设施化、设施数字化,建设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型基础设施。加快5G移动通信网络、千兆光纤、IPv6等基础网络建设,到2025年,全区实现5G移动通信网络全覆盖,城乡宽带网实现“双千兆”,网络基础设施和终端全面支持IPv6。有序提升城市公共充电桩、换电站覆盖能力,建设联通城乡的车联网,创建无人驾驶示范区。按照智慧园区建设标准,加快推动铜梁高新区智慧化发展、智能化改造、数字化应用,完善智能制造产业园、广铜“一带一路”高新技术产业合作区、“西部美谷”等重点产业平台数字化基础设施。

第三节 完善能源资源保障体系

加强城乡电网改造和智能电网建设,加快建设智慧能源系统。建设川渝特高压电力通道,协调推进天府南至铜梁1000千伏特高压输变电工程及配套500千伏送出工程,打造川渝电网一体化重要节点。加快建设文曲220千伏变电站,完善110千伏变电站、35千伏变电站及电力网络布局,建设一批梯度合理的输变电项目。加大页岩气勘探开发力度,推动页岩气就地转化利用,加快发展LNG、分布式能源等页岩气综合利用项目。协调推动渝西天然气输气管网建设,促进输气干线网互联互通。加强高新区、龙城天街、淮远新区、西郊示范片、安居古城等重点区域的能源供给保障。

第四节 提升水安全保障能力

加强饮用水水源和备用水源建设,提升水资源优化配置和水旱灾害防御能力。积极推进渝西水资源配置工程,积极对接长征渠等重大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增强涪江提水能力,提升小北海水厂等供水能力,建成投用同心桥中型水库、太平水厂,启动同心桥水厂建设,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延伸改造农村人饮管网,提高农村自来水普及率,保障城乡用水安全。实施铜梁中型灌区续建配套工程,发展农业节水设施。提升水旱灾害防御能力,持续开展涪江流域治理和防洪护岸工程建设。提升水文水资源监测预警能力和远程控制能力,建设智慧水利。

第五节 完善市政基础设施

提升城市功能品质,建成淮远新区(一期)地下综合管廊,推进铜梁高新区等地下综合管廊建设。完善城乡环卫设施,优化城区、西郊示范片等生活垃圾收运设施布局,完善全区生活垃圾分类处理系统,建成投用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全面升级场镇污水污泥处理能力和技术,提升农村卫生厕所标准化水平,规划建设高新区化危品处理场。完善城乡公共照明、消防、绿化园林、城区雨污分流等市政设施,优化停车场(停车楼)设施,补齐市政短板。

专栏7 基础设施重点项目

城乡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龙遨大道、龙游大道、龙飞大道、龙翔大道、佳胤大道、全蒲大道、安居古城连合川大足旅游线路、客运枢纽站、智能交通系统。实施国道省道升级工程、县乡道改造提升工程。

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渝西水资源配置工程、中型大灌区续建配套与现代化改造工程、智慧水利项目、安居堤防工程提标项目,建成同心桥中型水库、太平水厂,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启动同心桥水厂建设,对接长征渠建设。

能源基础设施。建设天府南至铜梁1000千伏特高压输变电工程及配套500千伏送出工程、文曲220千伏输变电工程、白龙110千伏输变电工程、淮阳110千伏输变电工程、城乡电网改造项目、智能电网项目、页岩气勘探开发及综合利用项目、渝西天然气输气管网建设项目。

新型数字基础设施。建设第五代移动通信网、新型智慧城市智能中枢、智慧交通、电子政务智能服务平台、现代物流大数据平台、车联网系统、工业互联网赋能中心、能源大数据中心、社会治理大数据中心、高新区工业互联网体系、智慧农业基地。

市政基础设施。建设玄天秀水文旅康养生态新城配套设施项目、淮远新区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淮远新区(一期)地下综合管廊、汇龙片区基础设施建设项目、高新区地下综合管廊、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城乡生活垃圾分类处理系统、高新区化危品处理场、场镇污水污泥处理厂,完善城乡公共照明、消防、绿化园林、城区雨污分流、停车场(停车楼)等市政设施。


第四篇 积极融入新发展格局,提升发展新动能


坚持扩大内需这个战略基点,把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以创新驱动、高质量供给引领和创造新需求,着力探索融入新发展格局的有效路径。


第十二章 积极参与国内国际双循环

立足国内大循环,发挥比较优势,以推动产业链供应链优化升级为抓手,在更高水平上充分利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资源,促进产业、人口及各类生产要素合理流动和高效集聚。

第一节 全面融入“一区两群”协调发展

围绕全市电子信息、汽车等优势产业,积极参与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加强与两江新区、重庆高新区、西部(重庆)科学城互补协作,共建安全稳定的产业链和产业生态。增强产业配套功能,与重庆中心城区共同形成研发在中心、制造在周边、链式配套、梯度布局的产业分工体系。积极承接重庆中心城区创新孵化成果,增强电子信息、装备制造、大健康等产业创新能力。发挥铜梁基础教育优势,积极与重庆中心城区及市内相关区县开展教育资源共享合作。建立跨行政区合作机制,依托成渝中线高铁,积极推动设立“大铜新区”,打造跨行政区合作示范平台。落实区域协作互助机制,加强与对口区县协同发展。

第二节 深化与东部地区交流互动

扩大与东部沿海地区协作,全面加强产业发展、科技创新、对外开放等领域合作。继续加强与粤港澳大湾区战略对接,深化与广州高新区合作,高质量建设广铜“一带一路”高新技术产业合作区,打造成为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的示范园区。加强与东部地区在美妆健康产业等领域合作,做大做靓“西部美谷”。创新“一区多园”“飞地经济”等建园方式,探索与东部沿海地区建立成本分担和利益共享机制。加强与东部地区科技创新合作,增强铜梁技术创新能力和水平。

第三节 强化对外合作交流

积极参与国际循环,推动经济贸易、科技教育、金融服务等领域国际合作,促进国际人文交流。加快构建连接团结村的通道,通过中欧班列积极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经贸合作。主动承接中新(重庆)战略性互联互通示范项目,积极参与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扩大与东盟的全方位合作。加大龙文化走出去力度,进一步增强铜梁龙的国际影响力,打造成为全市国际人文交流名片。

第十三章 全面促进消费

增强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顺应消费品质化、智能化、多元化、服务化升级趋势,营造高品质消费空间,构建多元融合的消费业态,建设特色消费聚集区。

第一节 推动消费升级

以质量品牌为重点,促进消费向绿色、健康、安全发展,提升传统消费,培育新型消费,加快形成区域性消费创新中心,适度增加公共消费。以龙城天街商圈为载体,创建美食、购物、文旅等消费新地标,擦亮铜梁消费名片。开发特色文化、旅游、体育、健康、养老、托育、家政等消费产品和项目,增加服务性消费供给。提升智能产品和数字内容服务供给,促进数字化消费。拓展消费新场景,提升假日消费、旅游消费、夜间经济,积极发展平台经济、共享经济、网红经济、居家经济、无人经济、美丽经济,培育消费新模式新业态。健全现代流通体系,建设完善各类专业市场及商贸物流网络,促进线上线下融合发展。加强生活物资保障体系建设。积极开拓城乡消费市场,推动农村消费提质扩容,引导城市消费下乡。到2025年,力争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330亿元。

第二节 营造安全友好的消费环境

完善消费促进政策,健全消费者权益保障制度,着力营造安全放心诚信消费环境。规范发展消费金融。试点商圈和特色商业街负面清单制度,在有条件的街道有计划、有组织开展“外摊位”“跨门经营”。增强居民消费能力,挖掘居民消费潜力,鼓励带薪休假、错峰休假和弹性作息,促进节假日消费。建立市场监测、用户权益保护、重要产品追溯等机制。鼓励线下实体店自主承诺无理由退货,推广消费环境经营者首问责任制和赔偿先付制度。完善消费领域信用监管体系,确保消费者安全消费。


第十四章 拓展投资空间

发挥投资对优化供给结构的关键作用,优化投资结构,保持投资合理增长,以高质量投资促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第一节 积极扩大有效投资

加快补齐基础设施、市政工程、农业农村、公共安全、生态环保、科技教育、公共卫生、物资储备、防灾减灾、民生保障等领域短板,扩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扎实推进科创新城、淮远新区建设,推动城市建设投资稳定增长。紧扣“两新一重”重点领域,推进一批引领性支撑性重大工程建成投用。加大项目谋划储备力度,加强项目科学调度,强化要素保障,确保尽快形成更多实物投资量。增强投资有效性,让更多基础设施投资形成优质资产、产业投资形成供给能力、民生投资形成消费潜力。到2025年,力争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000亿元。

第二节 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创新

提高政府投资质量效益,强化“项目池”“资金池”“资源要素池”对接,推动资金资产资源“三资融合”。创新投融资模式,多渠道盘活存量资产,以市场化方式引导社会资本参与基础设施、科技创新等重点领域建设,建立覆盖项目全生命周期的资金保障制度,形成良性循环。增强企业投资服务效能,调动民间投资积极性。落实市与区县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用好区县转移支付政策,增强基层公共服务保障能力。完善对企业投资的金融服务体系,畅通多层次、多渠道的融资对接机制。深化投资审批制度改革,促进投资要素使用与有效投资领域密切衔接,形成市场主导、政府引导的投资内生增长机制。发挥好投资项目数据库的关键支撑作用,通过“制度+技术”系统综合改革,全面提高投资综合服务水平。


第五篇 主动担当“桥头堡”重任融入成渝地区

双城经济圈建设


全面落实《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和市委、市政府《贯彻落实〈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的实施意见》,主动服务国家和全市重大战略,聚焦“桥头堡”城市定位,“融城”与“融边”双向发力,立足主城都市区,全面对接重庆中心城区一体化发展;面向成渝地区,积极参与川南渝西融合发展试验区建设,加快深化“铜遂绵”“铜资简”合作,唱好“双城记”,共建经济圈,打造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高质量发展新的动力源。

第十五章 推动交通基础设施互联互通

强化“桥头堡”城市枢纽功能,扎实推进交通提速行动,着力构建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形成东融西进、南引北接的综合交通网络,提升外联内畅水平,把铜梁建设成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重要枢纽节点和渝西交通枢纽,实现区位优势更加凸显、互联互通更加便捷。

第一节 构建“两高两普一城际两轨道”铁路网

畅通铁路大通道,推动成渝中线高铁、市域快线璧铜线建成投运,建设兰渝高铁渝遂绵段,加快推进汉中至南充至潼南至铜梁至大足至荣昌至泸州城际铁路规划研究,促进双城经济圈城市间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互联互通。建设市郊铁路西二环线,加快推动团结村至铜梁至成都货运铁路前期研究,主动融入渝新欧国际物流大通道、西部陆海新通道等对外货运铁路通道。推进重庆中心城区经铜梁(大庙)至大足轨道线规划研究,推动市域快线璧铜线延伸至潼南、遂宁,全面融入轨道上的双城经济圈。

第二节 提升区域交通运输水平

加快建设“一环七射两联线”高速公路网,建成铜安高速、合璧津高速和渝遂高速扩能工程,研究论证铜梁城区至永川金龙(连接重庆第二国际机场)高速公路。规划建设连接两江新区、西部(重庆)科学城等区域的快速干线,全面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公路体系。进一步完善水运交通运输网络,推进涪江航道改造升级;依托成渝中线高铁铜梁站建设客运枢纽站,完善铜梁汽车客运北站等站点服务功能,提升客货运输服务水平,打造区域性综合物流枢纽。


第十六章 推动现代产业协同协作

整合提升优势产业,加快补齐关键短板,集中力量培育壮大主导产业,积极参与双城经济圈产业链供应链构建,增强全产业链优势,形成特色鲜明、相对完整、安全可靠的区域产业链、供应链体系。

第一节 共同培育优势产业集群

瞄准成渝地区电子信息、汽车、轨道交通等优势产业,推动上下游企业协作配套,共建高水平汽车产业研发生产制造基地,共同开展关键技术攻关、产业人才培育,推动优势产业持续迭代升级,联手打造世界级装备制造产业集群。加快发展大健康产业,充分发挥“西部美谷”品牌辐射带动作用,引领西部美妆健康产业发展,建设西部美妆健康产业基地,积极推动组建成渝地区美妆产业联盟。

第二节 共建重大产业合作功能平台

紧抓成渝“双核”和东部沿海发达地区产业转移机遇,积极承接以电子信息产业为代表的高科技产业,主动参与川南渝西融合发展试验区建设。发挥紧邻西部(重庆)科学城优势,加快建立区域协同创新体系,联合遂宁、绵阳等地合力打造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涪江流域科技创新走廊,推动创建环成渝高校创新生态圈。依托成渝中线综合运输通道,加强与资阳、简阳等地合作,加快建设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产业合作示范园,激发区域产业发展活力。联合大足、资阳打造文旅融合示范区,共建巴蜀文化旅游走廊,合力打造成渝现代高效特色农业带。


第十七章 推动生态环境联防联治

强化长江上游生态大保护合作,共筑绿色生态屏障,围绕深化完善区域生态环境合作机制,积极开展生态环境联防联治务实探索,全面提升协作水平。

第一节 共同保护重要生态空间

共同推进涪江、琼江等跨境河流生态廊道建设,共同保护修复毓青山、巴岳山等跨境山脉生态系统,共筑绿色生态屏障。深化水体、大气、土壤及固废危废污染协同治理,共建小安溪、淮远河等生态清洁小流域,共同维护生态安全。加强各类自然保护地合作。

第二节 建立健全生态合作机制

建立健全跨界断面区域联防联控协作机制,共同开展跨界不达标河流污染整治,推动生态环境联合监测与数据共享,完善跨界断面水质监管数据共享机制。建立跨区域大气污染防治协作机制,协商制定重点行业、重点污染源整治计划。完善生态红线环境联合执法机制,加强对敏感区域、重点污染源治理措施落实情况的督查和环境安全隐患排查,共同打击各种跨界环境违法行为。健全突发环境事件协作机制,做好应急预案对接、应急资源共享。


第十八章 推动公共服务共建共享

推进基本公共服务标准化便利化,全面加强教育、医疗、文化、体育、就业、养老、社会救助及行政执法、市场监管、法律服务等领域合作,共同打造公共服务优质、宜居宜业宜游的高品质生活圈。积极引进优质教育、医疗资源,推动医疗卫生资源共建共享、公共卫生联防联控。牵头协调川渝毗邻地区建立养老服务联盟。落实便捷生活行动,支持户籍便捷迁徙、居住证互通互认,落实川渝两地就医直接结算,落实养老社保关系无障碍转移,落实公共交通、社保、医保等领域“一卡通”,落实住房公积金转移接续和异地贷款,有序扩大公租房保障范围,吸引更多人口在铜梁安居乐业,探索与遂宁、资阳等地联合打造基本公共服务跨区域合作示范区。


第六篇 优化国土空间布局,推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


聚焦“原乡风情、大美铜梁”品牌,深度融入成渝地区经济大循环,全面落实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主体功能区战略,着力构筑“双百”城市发展框架,优化全域城镇空间布局,加快形成主体功能明显、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新格局。

第十九章 做大做强中心城区

按照产城融合、职住平衡、生态宜居、交通便利的思路,高标准推进科创新城、淮远新区建设,依据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全区土地征收成片开发方案,强化中心城区综合服务功能,强核提能级、扩容提品质,加快建成“双五十”城市。

第一节 高质量打造科创新城

聚焦创新驱动发展,加快聚集创新人才、创新主体等核心要素,推动综合服务功能布局和提升,创新发展新路径,打造创新人才聚集地、创新成果转化区,成为铜梁经济新增长极和创新发展引擎。紧跟产业发展趋势,围绕产业补链延链强链,大力培育电子信息、装备制造、大健康等具有较强区域竞争力的产业集群,推动服务业高质量发展,增强生态科创新城经济发展动能。建设美谷大道、科创大道、英才大道等骨干道路,推进“西部美谷”展示中心、人才公寓、人才公园等重点项目建设,植入科技、人文、绿色元素,打造美谷小镇、英才小镇,不断优化生产生活生态空间布局,实现内外兼修、形神兼备。加快规划建设科创新城大学园区,推动产教融合、产城融合。高品质规划建设高铁新城,充分发挥高铁站对人口、产业及各类要素的集聚效应,优化用地布局,完善现代物流、高端商贸、旅游集散、品质居住等配套功能,促进城市综合服务功能提升。

第二节 高标准建设淮远新区

秉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以山为脉、以水为魂,将生态绿廊引入街区,在空间尺度中留住乡愁记忆,打造山水田园城景融合发展的高品质生态新区。全面建成主次干道路网及管网系统,实现慢行绿道及自行车道全面贯通,稳步实施综合管廊建设,完成35千伏、110千伏电力线迁改下地。加快科教、医疗、卫生、休闲等功能性设施配套,有序推进高品质房地产开发,营造未来社区单元。优化空间形态,强化城市第五立面管控,塑造高低错落、疏密有致的城市特色空间。高品质建成铜梁中学新校区、融媒体中心、美术馆、龙文化演艺中心,规划布局文旅小镇、康养小镇、音乐小镇,推进玄天秀水文旅康养新城建设。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在淮远新区深度应用,实施智慧政务、智慧管网、智慧建造、智慧出行等专项工程,提高城市智慧化建设水平。以原乡中央公园为依托,建设由一级淮远河生态主廊道、二级生态汇水廊道、三级地块低影响开发系统共同构建的生态海绵系统,打造会呼吸的海绵城市。


第二十章 分类引导小城镇发展

按照全域城镇规划体系,开展镇国土空间规划编制,优化完善城镇空间格局,实施场镇改造提升工程,培育一批环境美、生活美、产业美、人文美、治理美的现代化特色小城镇。

第一节 加快发展北部农文旅融合小城镇

充分发挥紧邻渝遂高速、市域快线璧铜线延伸线交通优势,琼涪两江生态优势及红色文化、乡愁文化资源,培育一批以农文旅融合发展为特色的小城镇。推进安居古城开发建设,强化安居历史文化名镇、历史建筑、传统风貌建筑等历史文化资源的保护、传承和利用,打造“涪江山居图”。推动少云、高楼、维新及白羊等周边地区乡村旅游与特色农业发展,促进农文旅融合,打造以古城游、乡村游、体验游及康养休闲、度假旅居等为特色的小镇。完善基础设施配套,充分考虑体验旅游、智慧旅游新需求,建设多样化、体验式、智慧式旅游服务设施。

第二节 培育建设南部先进制造业集聚小城镇

充分发挥毗邻西部(重庆)科学城,联动永川、璧山、大足的区位条件和紧邻渝蓉高速、重庆第二国际机场交通优势,借助丰富的页岩气资源,加快建设南部区域。改造渝蓉高速大庙互通,建设大庙至铜梁城区高等级快速连接通道,加快提升区域互联互通水平,增强资源要素吸引力。做强铜梁高新区大庙组团,布局发展电子信息、装备制造等现代产业,推进大庙围龙一体化发展,联动周边区域共同承接成渝“双核”和东部沿海地区产业转移。提升虎峰、永嘉、西河等周边镇工业配套能力,完善福果、安溪等镇信息服务、生态宜居、创业就业等综合服务功能,因地制宜建设数字小镇、智能小镇和宜居宜业小镇。

第三节 规划建设西部城乡融合发展小镇

依托城际铁路、铜安高速等通道,合理规划建设土桥、太平、侣俸、平滩等区域,加大城乡融合发展改革力度,培育绿色生态“环抱”、绿色产业集聚的生态小镇。预留与大足联动发展的空间,深化大足、铜梁、潼南联动合作,加快完善先进基础设施布局建设,强化与铜梁中心城区和大足中心城区互联互通,推动现代农业和现代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协调融合发展。做强平滩、侣俸等特色农业,联动双山、小林等周边各镇发展精品粮油、精品果蔬。完善旅游度假、生态休闲、现代农业、商贸流通等服务功能,促进生态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发展优势,培育生态型小城镇,带动周边实现乡村振兴。


第二十一章 持续推进新型城镇化

坚持以人为核心、以提升质量为导向,深入实施新型城镇化战略,扎实推进城市提升行动,提高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水平,使更多群众享有安全、健康、高质量的城市生活。

第一节 高起点开展规划设计

加强中心城区城市规划设计,用好城市哲学、城市美学,深入研究城市空间形态、建筑体量高度、色彩风貌、第五立面及城市天际线、山脊线、水岸线,注重视线通廊的控制,塑造层次分明、错落有致的立体城市特色风貌,使城市形象更加鲜明。坚持“取法乎上、内外兼修”,积极选取高水平的城市规划设计单位,参与重要片区、重要节点、重要建筑设计,严格重点项目管理,有效缩短重点项目建设前期工作时间。

第二节 高标准推进城镇建设

把淮远新区作为提升城市能级和品质的示范区,打造产城景融合发展的生态新区、生态田园都市和海绵城市,让居民在城中“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建设城市观景平台、生态广场、亲水公园,打造城市绿色生态空间。统筹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全面提升城市经济品质、人文品质、生态品质、生活品质,加快建设绿色化、智能化、人文化现代城市。落实城市更新行动,加强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和社区建设,增强城市防洪排涝、火灾防控能力。开展城市功能修补,完善城市配套功能,优化公共服务供给,提高城市宜居度。塑造城市风貌,统筹产业园区、城市街区、景区景点建设,充分挖掘自然风光、民俗风情、特色风物,彰显原乡风情、大美铜梁独特魅力。深入挖掘铜梁龙文化、古城文化、红色文化、脊梁精神等文化内涵,保留城市文化“根脉”和历史发展“年轮”,培育独具特色的城市文化,彰显人文之美。加强小城镇建设,完善场镇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全面推进场镇提质上档。

第三节 高水平推动城市管理

牢牢把握国际化城市发展要求,深化大城细管、大城众管、大城智管。加快创新城市治理方式和城市管理标准、技术、政策等支撑体系,不断提升城市综合管理标准化、精细化、智能化、人性化水平,以城市高效综合治理促进城市更加干净整洁有序、山清水秀城美、宜居宜业宜游,实现城市让生活更美好。提升市容环卫、市政设施精细化管理水平,持续推进实施城市公厕提档升级,着力完善人行步道、休憩座椅等公共配套设施。推进城市管理服务市场化改革,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市政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常态化推进“马路办公”,深化城市综合管理“五长制”。推进城市建成区万米单元网格基础数据普查,构建城市综合管理“一张网”。开展城市管理秩序综合治理专项行动,强化城市运行安全保障,增强城市发展韧性。


第二十二章 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总要求,全面推进“五个振兴”,实施乡村建设行动,绘就农村美、农业强、农民富的美好图景,打造乡村振兴示范区。

第一节 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把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作为全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首要任务,持续巩固“两不愁三保障”及饮水安全保障,着力做好规划、政策、工作、保障“四个衔接”。保持财政投入力度总体稳定,提升已脱贫的市级贫困村可持续发展能力,提档升级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水平,建成一批有效衔接示范村。推动产业扶贫向产业振兴提升,完善激活“人”“地”“钱”要素的政策举措,激发农业农村内生动力。健全防止返贫监测和帮扶机制,加强扶贫资产管理,强化脱贫群众培训引导,不断提高自我发展能力。建立农村低收入人口帮扶机制,健全农村社会保障和救助制度,完善社会力量参与帮扶机制。

第二节 促进乡村产业振兴

以“绿色、高端、科技”为发展理念,以精品农业、农产品精深加工、农旅融合、农业科技等为重点方向,打造若干错位协同发展的农业产业功能区,构建铜梁现代农业生态圈。以高标准农田建设为重点,完善农业生产设施及配套设施,夯实农业生产能力基础。围绕精品粮油、精品果蔬、精品养殖等特色优势产业,积极培育农业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提质发展乡村旅游,打造全域全季乡村旅游精品线路。推动“两品一标”“巴味渝珍”农产品建设。大力发展农村电商、直播带货等新模式,建立和完善区—镇(街)—村三级电商服务体系,拓展农产品市场空间。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强化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带动作用,规范提升农民专业合作社,鼓励发展家庭农场,深化小农户与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深化“六要路径”,壮大新型农村集体经济。

第三节 壮大乡村人才队伍

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完善引才、育才、留才、用才的政策措施和鼓励机制,引导各类人才投入乡村振兴。大力培养新型职业农民,建立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训制度,健全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机构,培育一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头人,围绕农业、农村新产业新业态培育一批创新创业领军人才。加强乡村建筑工匠、非物质文化技艺传承人等专业人才培训。优化农村人才发展环境,推动农业“星创天地”建设,积极引导外出本土人才返乡创业兴业。积极创建集产学研于一体的专家大院、专家工作站,吸引和培养一批高层次高水平的农业科技人才。深入实施“三师一家”选派行动计划。

第四节 激发乡村文化活力

注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树立新风正气,破除陈规陋习,培养群众积极健康、文明向上的生活价值观。实施乡村文化“百乡千村”示范工程,选择安居镇、土桥镇等率先探索,以点带面推动全区乡村文化振兴。深入挖掘、传承和弘扬龙舞、龙灯彩扎等乡村传统文化,支持乡村传统表演艺术、传统技艺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发展,推动富有乡村特色的创意产品开发。完善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加强镇文化站建设,积极开展文化进万家、乡村文艺秀等活动,大力培育“一村一品”文化活动品牌,增加优质乡村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

第五节 建设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

实施乡村建设行动,完善镇域国土空间规划、村规划、生态环境建设规划、产业发展规划等,逐步实现多规合一,引导各类村庄有序发展和村民适度集聚,强化资源保护与节约利用。完善教育、医疗、体育等公共服务设施,扎实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推动农村薄弱电网改造,完善通讯、广播电视、冷链物流等基础设施,满足群众生产生活需要。深化人居环境整治“积分制”,因地制宜推进农村改厕、生活垃圾处理和污水处理,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全面提升美丽乡村颜值。有序实施旧房整治,提升农房建设质量。大力实施乡村净化、绿化、亮化、文化工程,让美丽乡村更加宜人。建成一批特色“乡村振兴会客厅”,推动乡愁回归。实施“数字乡村”工程,加快建设美丽宜居乡村和智慧数字乡村。

第六节 推动乡村组织振兴

突出政治功能、强化服务功能,加快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筑牢乡村振兴战略的战斗堡垒。实施农村带头人队伍整体优化提升工程,着力选好配强村党组织书记,推行村党组织书记通过法定程序担任村民委员会主任和村级集体经济组织、合作经济组织负责人。加强基层党员队伍建设,提高农村党员干部综合素质和能力。深化全国乡村治理体系建设和全市乡村振兴试验示范区建设,提升乡村治理“五治五力”,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现代乡村社会治理体制,打造共建共享的乡村善治新格局。


第二十三章 加快推进城乡融合发展

协同推进乡村振兴和新型城镇化战略,创新体制机制,加快先行先试,促进城乡生产要素双向自由流动和公共资源合理配置,建设城乡融合示范区。

第一节 搭建城乡产业协同融合发展平台

瞄准乡村旅游、民俗文化、养老养生、文体休闲等多元化产业形态,培育发展一批现代农业园区、田园综合体、特色产业小镇、文化旅游名镇等,打造城乡产业协同发展平台载体,加快建设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以乡村振兴西郊示范片、安居古城等为重点,推动创新性政策优先在先行区试点。加快发展特色小镇,打造城乡融合发展的新载体。按照城乡一体、全域管控的要求,立足本地实际,盘活用好乡村资产,加强传统特色文旅资源保护传承和开发利用,打造一批美丽乡村。完善小城镇联结城乡节点功能,推动城市产业和公共服务功能向乡村延伸。引导社会资本进入国家城乡融合典型示范项目建设领域,形成多元化投入格局。

第二节 加快城乡融合体制机制创新

探索城乡一体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畅通城乡融合发展“血脉”,形成工农互促、城乡互补、协调发展、共同繁荣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落实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三十年政策,丰富完善承包地“三权分置”实现形式,稳步推进农村宅基地改革,保障进城落户农民土地承包权、宅基地使用权、集体收益分配权,鼓励依法自愿有偿退出或转让,探索农村土地“撂荒”约束方式。积极推进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加快培育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创新股权合作机制和农业经营模式,完善利益联结机制,实现小农户和现代农业有机衔接。巩固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扩面深化农村“三变”改革,深入推动“三社”融合发展。推进农业科技制度和农村金融改革,扩大农业保险覆盖面。完善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和基础设施一体化的体制机制,推动教育、医疗和公共文化等资源以及交通、能源、水利、信息、市政公用等基础设施合理配置和布局。


第七篇 推动更深层次改革开放,增强发展新活力


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深入推进经济社会重点领域改革,促进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更好结合,推动发展环境更加卓越,不断激发经济发展活力。


第二十四章 健全高质量发展体制机制

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把发展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建立健全财政、金融、产业、投资、消费、区域等高质量政策协调和工作协同机制。抓好经济有效管理,加强目标管理、运行管理、统计管理和风险管理。完善促进投资结构优化和消费升级的政策措施。围绕促进城乡协调发展,加快完善土地、人口、环境、社会等公共政策,推动区域政策目标精准化、措施精细化、协调机制化。推动产业政策向普惠化和功能性转型,加强招商引资政策协同,防止同质化竞争。持续深化绿色发展促进机制。推进统计现代化改革。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深化国资国企改革,加快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推动国有企业战略性重组和专业化整合,完善国有资产监管体制,促进国有资本做强做优、国有资产保值增值。优化民营经济发展环境,构建亲清政商关系,破除制约民营企业发展的各种壁垒,切实为民营企业纾困解难。弘扬企业家精神。发挥行业商会、高新区企业家顾问委员会、产业联盟作用,服务企业发展,鼓励支持铜梁籍企业家回乡创业。推动企业“上云、上规、上市”,促进各类市场主体发展壮大。编制财政规划,加强财政预算与全区发展规划实施的衔接协调,围绕全区发展规划确定的重点任务,引导优化金融要素资源配置方向和结构。


第二十五章 打造卓越营商环境

对标世界银行和中国营商环境评价指标体系,聚焦企业设立经营发展全生命周期服务体系,进一步优化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建设营商环境示范区。

第一节 加快转变政府职能

深入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构建职责明确、依法行政的政府治理体系。全面实行政府权责清单制度,推进重大政策科学决策、审慎决策,实行事前评估和事后评价。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坚持平等准入、公正监管、开放有序、诚信守法,落实统一的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严格市场监管、质量监管、安全监管,加强违法惩戒。健全以“双随机、一公开”监管为基本手段、以重点监管为补充、以信用监管为基础、以智慧监管为支撑的新型监管机制。对新产业新业态实行包容审慎监管。深化行业协会商会和中介机构改革。健全产权执法司法保护制度,规范涉企执法司法行为,公正文明执法,依法平等保护各类市场主体产权和自主经营权。

第二节 持续优化政府服务

深化“证照分离”改革,大力推进“照后减证”,推动建立便捷高效、统一规范的商事主体登记制度。探索建立企业强制退出机制。实施涉企经营许可事项清单管理。深化行政审批流程再造集成创新,持续推进承诺制信任审批、“四零”改革、工程建设领域“四合一四联合”改革、智能“秒批”等重点改革,实现“一网通办”,持续提升政务服务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水平。深化“互联网+政务服务”,加快建设政务数据统一共享开放平台。建立健全运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进行行政管理的制度规则。在生产许可、项目投资、证明事项等领域推行承诺制,实现政府定标准、企业或个人作承诺、过程强监管、失信严惩戒。完善并联审批制、超期默认制、告知承诺制等制度,进一步提升投资审批服务效能。

第三节 完善社会信用体系

持续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强化信用信息共享开放,对接全市公共信用信息平台和“信用重庆”功能,推动政务部门、企业、个人等市场主体公共信用信息应用便利化,推进跨领域、跨行业、跨层级信用信息整合。完善信用承诺机制,培育信用服务市场,鼓励市场主体积极从事信用咨询、信用风险控制的相关经营活动,鼓励信用服务产品开发和创新。完善信用服务市场监管机制,促进信用服务业健康发展。建立政务诚信监测治理体系,健全政府失信责任追究制度。推动失信主体信用修复。

第二十六章 加大高新区改革力度

坚持理念最先进、思维最活跃、节奏最快捷、机制最灵活导向,深化高新区“扁平化管理、企业化运行”体制机制改革。建立高新区与区级部门“直通车”制度,探索国家高新区相应的科技创新、产业促进、人才引进、市场准入、项目审批、财政金融等管理权限改革。持续优化内部管理架构和机构职能,深化大部门制,加快智慧园区建设,提升管理效能。探索建立选人用人、激励约束等机制。建立完善高新区高质量发展考核评价体系,提升高新区产业水平、投资强度、亩均效益。


第二十七章 提升开放型经济水平

全面融入共建“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发展,全面对接西部陆海新通道和全市重大开放平台,全面提升对外开放水平和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

第一节 打造特色开放发展平台

主动衔接全市铁公水空多式联运和铁海联运体系建设,促进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互联互通。继续深化与中新示范项目管理局合作,打造中新(重庆)战略性互联互通示范项目重要承接地。加强与中国(重庆)自由贸易试验区、重庆西永综合保税区等平台的对接协作,高起点建设淮远新区、科创新城协同开放平台。深入推进铜梁高新区建设,高水平打造广铜“一带一路”高新技术产业合作区、智能制造产业园等开放承接平台,加快提升科创新城、淮远新区、龙城天街、安居古城等重点区域开放水平。做靓中华龙文化艺术节品牌,提升对外开放的影响力、吸引力。

第二节 加快推动开放型经济发展

积极对接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中欧投资协定(CAI),推进贸易自由化和投资便利化,加强外贸外资外经联动,推动开放型经济高质量发展。大力发展开放型产业,有序推动企业“走出去”,培育一批产业链完整、产品特色鲜明、竞争优势明显的出口企业和外向型产业。进一步融入国际经济大循环,积极承接全球产业转移,加快智能家居、智能消费电子、医疗设备等加工贸易产业集群发展,大力培育国际知名品牌,打造西部知名的智能电子加工贸易基地。积极推动电子商务、保税商品展示交易、美妆等服务贸易新业态、新模式发展,扩大铜梁龙文化数字内容产品出口,建设服务贸易示范试点区。严格落实外商投资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制度,完善外商投资服务体系,拓宽利用外资领域,创新利用外资方式,壮大利用外资规模,提高外资引进质量。到2025年,全区外贸进出口累计突破100亿元,累计利用外资达到6亿美元左右。


第八篇 促进文化体育旅游深度融合

加快建设中华龙文化旅游名城


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坚定文化自信,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文化建设,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深入挖掘龙文化内涵,推动文旅体融合发展,不断提升铜梁文化软实力、体育影响力、旅游竞争力和城市知名度。


第二十八章 提高社会文明程度

深入开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教育,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推动形成适应新时代要求的思想观念、精神面貌、文明风尚、行为规范。

第一节 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围绕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等重大问题,加强理论学习、宣传普及、研究阐释,推动理想信念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加强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教育,加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弘扬党和人民在各个历史时期奋斗中形成的伟大精神。全面推进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不断提升公民道德素质。发挥陈淑梅、李其云和“新乡贤、好乡亲”等道德模范榜样示范作用,大力开展道德模范、时代楷模、最美人物、身边好人等先进典型宣传。持续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法治建设。实施红色基因传承工程,深化邱少云烈士纪念馆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建设,将“脊梁精神”“少云精神”融入文化血脉,铸牢铜梁精神之魂。

第二节 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深化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不断提高人民文明素养和城市文明程度,加快创建全国文明城区。广泛开展弘扬时代新风行动,健全志愿服务体系,深入开展少云志愿服务关爱行动,共同建设美丽幸福家园。弘扬诚信文化,营造不敢失信、不能失信、不愿失信的社会环境。提倡艰苦奋斗、勤俭节约,开展以劳动创造幸福为主题的宣传教育。持续实施以“和风”化人、“新风”沐人、“惠风”育人、“清风”怡人、“暖风”助人为主要内容的“五风”浸润工程,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百姓生活,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加强网络文明建设,发展积极健康的网络文化。


第二十九章 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

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出发点,加快提升文化发展水平,加强文化设施建设,丰富文化活动,不断增强人民群众幸福感和获得感。

第一节 提升新闻媒体传播和文艺宣传效应

全面繁荣新闻出版、广播影视、文学艺术、哲学社会科学事业。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实施文艺作品质量提升工程,深入挖掘文化文艺资源,丰富当代文学艺术创作,不断推出反映时代新气象、讴歌人民新创造的文艺精品。运用大数据技术,通过精确洞察、用户体验、创新媒体内容生产等方式推进媒体深度融合。实施全媒体传播工程,做强新型主流媒体,加快推进报网融合,建强用好区融媒体中心,创新对外传播形式,建强主流舆论阵地,不断提升主流媒体的传播力影响力。

第二节 健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推进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创新实施文化惠民工程,推进博物馆、文化艺术中心、美术馆、龙舞气象科技馆等重大文化设施建设,提升文化基础设施使用效能。充分发挥文化艺术展览展演、公共教育和社会服务等功能,举办具有一定影响力的文化活动,切实为群众提供既丰富又接地气的文化服务。拓展建设乡村文化阵地,送文化下乡,办好乡村大舞台,广泛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要。推动基层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全覆盖,完善配套设施建设,落实人员管理,形成标准统一、功能综合、便捷通达的城乡惠民文化服务圈。推动公共文化数字化建设,加快建设智慧图书馆、数字文化馆、数字博物馆、数字档案馆、数字气象馆,增强公共文化服务线上供给能力。不断完善城市文化功能,建成城市书房23个,构建“书香铜梁”全民阅读服务体系。

第三节 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利用

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强化重要文化和自然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创新性开发。全面开展历史文化资源普查,深入挖掘非物质文化遗产、文保单位、历史建筑、传统建筑的文化内涵,加强文物古籍保护、研究、利用。保护传承龙文化,推进铜梁龙舞、龙灯彩扎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发展。用好邱少云烈士纪念馆、邱少云故居等红色资源,传承红色基因。


第三十章 健全文化产业体系

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实施“文化+”战略行动,发展壮大龙文化产业,加快区域文化市场建设,扩大优质文化产品供给。

第一节 培育壮大龙文化产业

推动龙文化、古城文化、乡愁文化、红色文化融合发展,鼓励龙文化艺术精品创作和科技元素植入,强化龙文化创意产品研发和宣传推广,全面提高“铜梁龙”影响力和美誉度。用好“铜梁龙舞”“铜梁龙灯”金字招牌,打造国家级舞龙队,提升中华龙文化艺术节影响力。加快建设龙灯彩扎基地和彩扎车间,强化龙灯彩扎技术人才培养,完善龙灯彩扎设计、研发、制作、销售产业链,推动铜梁龙灯向产业多元化、产品多样化方向发展。夯实龙文化发展载体,加快建设龙文化演艺中心、博览园、产业园等龙文化产业平台,打造中华龙文化产业基地,形成世界级IP

第二节 推动文化产业创新发展

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加强文化市场体系建设,反映人民审美追求,扩大优质文化产品供给。合理规划建设文化产业园区,着力引进和培育一批掌握核心技术、拥有原创能力、具有较强市场竞争力的骨干文化企业,策划建设特色创意文化产业项目。突出引资引智并重,精准引育文化产业领域紧缺人才。加大文化企业发展支持力度,设立文化产业培育发展基金,加大财税优惠力度,鼓励企事业单位加大文化产品和服务购买力度。顺应数字化发展趋势,实施文化产业数字化战略,大力培育数字阅读、数字影音、全息展览等新型业态,加快培育数字文化企业,提升重庆云上文旅馆(铜梁馆)知名度。


第三十一章 加快体育事业发展

围绕增强人民体质,强化体育基础设施建设,以体育赛事活动为引领,开创体育事业发展新局面,加快推动体育事业与体育产业融合发展。

第一节 加强体育基础设施建设

全面推进全民健身场地设施建设,加大资金投入,推进铜梁区奥体中心、体育小镇、体育公园、健身步道、户外营地、社会足球场等项目建设,推进无障碍体育设施建设。推动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全覆盖,提升公共体育设施和学校体育场地设施免费或低收费开放率,打造城市5分钟、农村15分钟健身圈,形成覆盖城乡的群众健身网络。拓展建设城市乡村绿道,将西郊示范片打造为全市户外体育旅游示范区。

第二节 丰富体育赛事活动

打造体育赛事品牌,将体育赛事与龙文化、乡愁文化、红色文化紧密结合,着力办好龙文化主题体育赛事。办好中华龙狮大赛、原乡风情马拉松赛、环中国自行车赛、中国天然氧吧系列穿越赛等重大赛事活动,办好区运动会、全民健身运动会和职工联赛等,积极申办具有较大影响力的国内外知名竞技体育赛事。健全全民健身组织网络,广泛开展全民健身运动,营造全民健身氛围,促进群众体育与竞技体育全面发展,提高广大人民群众身体素质和健康水平。


第三十二章 推动文化、体育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

突出打好龙文化、乡愁、生态、红色“四张牌”,实施“文化+”“旅游+”“体育+”战略,加快文旅体高质量融合发展,打造中华龙文化旅游名城。

第一节 集中打造核心景区

全面打响西郊品牌,重点发展休闲观赏、精品民宿、生态康养、运动健身等产业,精雕细琢绿道风貌,打造具有“震撼力、高品质、精细化、体验感”的西郊花语悠游谷、西郊原乡民宿、西郊活力绿道、西郊天然氧吧。保护提升安居古城,加快推进情景水街、精品民宿等建设,积极创建国家5A级景区,绘就天人合一“涪江山居图”,打造最具生命力的龙文化特色古城。打造田园城市,围绕“原乡”主题,提升原乡中央公园、望山公园、见水公园品质,打造夜游淮远、玄天秀水、康养小北海、休闲龙城旅游名片。打造红色旅游基地,持续挖掘国际主义战士邱少云、传奇将军郭汝瑰、爱国音乐家刘雪庵等红色资源,推动红色旅游业发展。提档升级土桥荷和原乡、安溪生态茶园等乡村旅游精品景区,打造二坪老虎滩自然景观。

第二节 加强特色旅游商品开发

适应消费升级需求,发挥特色资源优势,推出一批具有独特性、创意性的本土旅游商品。开发莲藕衍生系列、艾养生系列、澳洲茶树精油系列等旅游特色商品,做大铜梁葛粉、铜梁藕粉、铜梁龙柚、铜龙挂面、铜梁泡凤爪等特色食品品牌。强化土特产包装文创设计,积极开发龙绣、彩扎、书画等文创产品,建设旅游特色商品文创园和加工基地。鼓励旅游商品进驻旅游购物区和大型商场超市。积极创建国家级和市级特色美食风情街,争创“重庆美食”“重庆名小吃”等品牌。

第三节 推进文体旅融合发展

推动文化、体育、旅游、康养融合发展,夯实龙文化旅游名城发展基础。加快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将中华龙文化、红色文化等特色文化融入景区景点、旅游活动之中,提高铜梁旅游的人文气质。加快体育和旅游深度融合,增强中华龙狮大赛、原乡风情马拉松赛等赛事品牌影响力,带动旅游经济发展。加快商贸和旅游深度融合,推出一批具有铜梁特色的旅游商品,打造一批旅游消费活动品牌。促进服务融合,完善“吃住行游购娱”要素,加快构建快旅慢游服务体系,提升旅游管理服务水平。

专栏8 文化体育旅游产业重点项目

文化项目。举办中华龙文化艺术节,建设龙文化演艺中心建设项目(含文化艺术中心)、龙灯彩扎基地、邱少云故居配套项目、抗战文化主题公园、智慧图书馆、数字文化馆、数字博物馆、数字档案馆、数字气象馆。

旅游项目。建设西郊示范片项目、风情家泽缘田园综合体项目、巴岳山居图(巴岳山综合生态文旅项目)、巴岳山玄天湖休闲养生基地及玄天湖酒店项目、中国玄天秀水文旅康养生态新城项目、毓青山旅游开发项目、安居文旅融合开发项目、安居古城波仑片区项目、安居古城书香文化街区(文庙、县衙部分)。

体育项目。举办中华龙狮大赛、原乡风情马拉松赛、环中国自行车赛、中国天然氧吧系列穿越赛,建设安居古城滨江体育健身步道项目,完善乡村文体设施,实现乡村文体设施全覆盖。


第九篇 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坚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第三十三章 筑牢重要生态屏障

以维护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安全屏障为核心,优化生态安全格局,严格生态保护红线、自然保护地、生物多样性保护监管,治理修复生态退化系统,增值生态资产。

第一节 优化生态安全格局

坚决贯彻“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方针,强化“上游意识”,担起“上游责任”。以生态保护红线、自然保护地为重点,以涪江、琼江、小安溪等水系生态涵养带和巴岳山、毓青山、仙隐山山系生态屏障为主体,以交通廊道、绿色廊道、城市绿地为补充,科学规范、优化整合各类自然保护地,加快构建复合型、立体化、网络化的生态空间体系。实施“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深化细化生态保护红线。科学规范、优化整合各类自然保护地,科学建立自然保护地体系。

第二节 加强生态系统整体保护

加强重要山体生态廊道保护。推行林长制,严格限制天然林采伐、建立健全天然林用途管制和保护监管制度,加强林业有害生物防控、强化森林防火能力,持续提高全区森林覆盖率。加强水系生态廊道保护,深化落实河长制,划定重要河流、湖泊、水库、湿地等水生态空间“蓝线”“绿线”和“灰线”。将玄天秀水生态画廊划入生态红线,落实永久性生态保护,严格控制玄天湖周边开发建设活动。实施生物多样性保护工程,严格落实长江十年禁渔,实施长江上游流域重点水域全面禁捕,建立禁捕长效机制。加强湿地保护,强化湿地类型自然公园建设,建设小微湿地群落示范点。

第三节 推进生态系统修复

把修复生态环境摆在压倒性位置,推进江河湖库、左右岸、干支流协同治理,提升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坚持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实施水土保持、水源涵养、生物多样性保护重大工程。持续开展国土绿化,优先实施好“两岸青山·千里林带”、水土保持、河湖和湿地生态保护修复等工程。持续推进关闭和废弃矿山生态修复,开展绿色矿山建设。开展国土空间土地综合整治,强化重要水源地、人口密集场所周边地灾隐患点综合治理,加快推进避险移民搬迁工程,筑牢地质灾害防治安全网。以蓄水、保土、造林、种草为重点,因地制宜开展水土流失综合防治。


第三十四章 持续改善生态环境质量

实行最严格的环境保护制度和最严厉的法治,增强全社会生态环保意识,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让铜梁天更蓝、地更绿、水更清、空气更清新。

第一节 改善大气环境质量

强化工业大气污染管控,实施“散乱污”企业清理整治,依法依规推动落后产能退出,进一步降低煤耗、能耗和污染物排放量。加快淘汰老旧车辆,加强油品质量联合监督。实施扬尘污染源“红黄绿”分类管理,突出道路扬尘、施工扬尘治理,强化多污染物协同控制和区域协同治理。推动实施餐饮油烟排放智能监管和深度治理。加强颗粒物和臭氧协同控制,基本消除重污染天气。

第二节 改善水环境质量

强化水污染联防联控联治,建立涪江、琼江、小安溪等跨界河流水环境监测预警机制,实施水质变化实时动态监控。统筹水资源利用、水生态保护和水环境治理,强化控源截污、内源治理,全面提升城乡水资源安全保障。全面实行排污许可制,加强污水排放在线监控,持续开展排污口整治。深化重点领域、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推进城镇污水管网全覆盖,加强畜禽养殖排污管理,巩固黑臭水体治理成效。推进工业园区污水处理设施升级改造,建成区城市污水基本实现全收集、全处理。开展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规范化建设,城市、场镇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达标率分别达到100%93%以上。

第三节 加强土壤污染及固废危废治理

以工业园区、矿山企业、受污染耕地、污染地块和地下水为重点,强化土壤污染风险管控和修复,开展土壤污染突出问题综合治理。加强固体废物安全处置,提升固体废物源头减量和资源化利用水平。推动固体废物区域转移合作,统筹规划建设危险废物集中收集贮存转运点。推动镇级及以上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集中无害化处置全覆盖。推进“无废城市”建设,重视抓好新污染物治理。加强塑料污染治理。加快美丽乡村建设,大力推行农药化肥减量行动和农业生产废弃物资源化利用行动,有效治理农业面源污染。

第四节 防治噪声污染

突出源头预防为主,着力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噪声扰民问题。实施城市声环境功能区划管理,严格执行噪声防护标准,完善声功能区噪声监测网,巩固和深化“安静居住小区”创建成果。加强营业性文化娱乐场所、商业经营活动噪声污染防治,强化社区复合型噪声污染监管,重点查处噪声敏感区噪声违法行为。强化交通噪声污染管控。以夜间施工为重点,加强工程项目施工噪声污染防治。加强工业噪声管理和整治,严格执行排放申报和许可证制度,推进重点企业高噪声设备升级改造。

第五节 防范生态环境风险

全面建立“事前、事中、事后”全过程、多层级环境风险防范和应急处置体系,提升生态环境监测和预警能力,有效防范和降低生态环境风险。强化危险废物环境监管和化学品环境风险管控,提高危险废物和医疗废物处置能力。实施化学物质生态环境管理制度,深入推进重金属污染防控。提升核与辐射安全精细化、专业化监管水平,强化放射性废物和电磁环境管理。


第三十五章 加快推动绿色低碳发展

积极探索绿色发展新路径,推进产业生态化、生态产业化,开展绿色生活创建行动,加快形成绿色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

第一节 构建绿色低碳产业体系

全面推行“生态+”“+生态”发展新模式,推动传统产业绿色转型升级,构建以产业生态化和生态产业化为主体的生态经济体系。强化绿色发展的法律和政策保障,严格落实产业项目环境准入制度,发展壮大大健康、环保等资源利用高、生态效益好的新兴产业,大力引进龙头型企业、基地型项目,加快构建绿色产业体系。积极争取国家绿色发展基金支持。开展工业园区清洁生产试点,建设绿色工厂 、绿色园区,构建绿色制造体系。推动商贸物流、交通运输、餐饮等服务业绿色转型,发展绿色金融。因地制宜发展气候经济、山上经济、水中经济、林下经济等,把空气变财气、青山变金山、绿水变富水、林地变宝地。

第二节 积极应对气候变化

探索建立碳排放总量控制制度,开展二氧化碳排放达峰行动,采取有力措施确保单位地区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持续下降。创新开展气候投融资试点,促进生态气候资源产业转化,发展气候经济产业。加强对极端天气和气候事件的监测预警预防。探索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建设,增加林业及其他生态系统碳汇。积极参与制定地方低碳技术规范和标准,推行产品碳标准认证和碳标识制度。开展低碳城市、低碳园区、低碳社区试点示范,推动低碳发展区域合作。

第三节 倡导绿色生活方式

开展绿色生活创建,开展西郊示范片区“两山”实践创新基地、“生态文明示范镇街”等示范创建。构建绿色城市标准化技术支撑平台,完善绿色建筑标准及认证体系,推广装配式建筑、钢结构建筑和新型建材。统筹布局电动汽车充换电配套设施。全面推行生活垃圾分类,完善配套政策措施。构建绿色交通体系,鼓励引导居民绿色低碳出行。实施政府绿色采购,推行绿色产品优先,倡导绿色办公,促进绿色消费。深入推进“光盘行动”,培育绿色消费文化。

第三十六章 全面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落实节约优先战略,树立节约集约循环利用的资源观,实行能源和水资源消耗、建设用地等总量和强度“双控”行动,全面加强节能、节水、节地、节材和资源综合利用。

第一节 推动能源节约和能效提升

完善能源消费总量和强度“双控”制度,强化节能评估审查与监察,保障合理用能,限制过度用能。实施重点节能工程,推进重点产业能效改造提升,着力提高工业、建筑、交通、公共机构等领域能源利用效率。加大节能科研力度,鼓励先进节能技术和产品推广应用,推动能源互联网创新。推动清洁低碳和可再生能源消费,稳步有序推进电能替代。

第二节 强化土地节约集约利用

强化国土空间规划和用途管制,落实生态保护、基本农田、城镇开发等空间管控边界,建立土地资源高效利用制度。严格实施建设用地强度控制,推动单位国内生产总值建设用地使用面积下降20%以上。持续推进建设用地“增存挂钩”,年度批而未供和闲置土地处置率均达到15%以上,加快地下空间开发利用,深入推进低效用地再开发。健全完善用地标准和评价体系,加强节约集约目标考核。

第三节 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

实施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强化水资源刚性约束,坚持以水定城、以水定地、以水定人、以水定产、以水定需、因水治宜、量水而行,严格用水总量控制和定额管理。持续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实施国家节水行动,推广节水先进技术,加强重点领域节水,实施农业节水增效,推进工业节水减排,强化城镇节水降损。加快实施农业水价综合改革,继续实施城镇居民阶梯水价制度,推进非居民用水超定额累进加价制度,强化用水统计,推进合同节水。到2025年,万元地区生产总值用水量、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均降低15%

第四节 加强资源综合循环利用

健全资源节约集约循环利用政策体系,推动资源利用方式根本转变。加快建立循环型工业、农业、服务业体系,促进生产、流通、消费过程的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提高全社会资源产出率。推行垃圾分类,加快构建废旧资源循环利用体系。推进垃圾分类处理与再生资源利用“两网融合”,促进生产和生活系统循环链接,发展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产业,合理收运和处置工业固废、建筑垃圾。鼓励使用再制造产品。完善资源节约集约循环利用政策体系,持续推进资源再生利用重大示范工程,推行企业循环式生产、产业循环式组合、园区循环式升级,提升重点行业、重点产品资源产出率和能效水平,推进资源总量管理、科学配置、全面节约、循环利用。科学编制第四轮矿产资源规划,确保重点项目矿产资源保障。坚持“履行所有者职责、维护所有者权益”工作主线,推进自然资源统一确权登记,加快建立自然资源统一调查、评价、监测制度,健全自然资源资产管理。

专栏9 生态环境保护重点项目

生态系统修复项目。建设国家湿地公园植被恢复及基础设施项目、生态安全屏障监测体系工程。

生态环境质量项目。开展琼江、涪江、小安溪流域综合整治,实施涪江河堤护岸建设、水环境综合治理PPP项目、大气污染综合防治、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土壤修复治理。

城镇污水处理项目。实施旧县污水处理厂、园区污水处理厂、城区雨污管网改造、场镇污水管网改造、撤并场镇污水处理站及管网改造。

城乡垃圾处理项目。实施城乡生活垃圾处理、智慧环保工程、环卫作业综合基地建设、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生活垃圾填埋场局部封场及生态恢复工程,实现乡村垃圾收运设施全覆盖。

绿色低碳发展项目。建设环保涂装设备生产项目、高新区循环化改造平台建设项目、独立工矿区转型升级产城融合PPP项目、环境基础设施建设项目。


第十篇 努力创造高品质生活,提高社会建设水平


坚持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尽力而为、量力而行,提升公共服务质量和水平,实现民生保障更加有力,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扎实推动共同富裕,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


第三十七章 提高居民收入水平

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完善工资制度,健全工资合理增长机制,着力提高低收入群体收入,扩大中等收入群体。

第一节 多渠道增加居民收入

坚持经济增长与居民收入同步增长,劳动生产率与劳动报酬同步提高,持续增加城乡居民收入。以高质量就业带动收入稳定增长,增加劳动者特别是一线劳动者劳动报酬,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落实各类生产要素由市场决定报酬的机制,探索通过土地、资本等要素使用权、收益权增加中低收入群体要素收入。健全农民工资性、经营性、转移性收入增长机制,稳步提高农民收入。促进企业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支持有条件的企业实行股权激励等政策。完善技能人才工资分配制度,实行高层次人才工资分配激励政策。稳步提高养老金、低保、失业保险等民生保障待遇标准。

第二节 规范收入分配秩序

鼓励勤劳守法致富,保护居民合法收入,增加低收入者收入,缩小城乡、行业收入差距。完善再分配机制,加大税收、社保、转移支付等调节力度和精准性,合理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发挥第三次分配作用,发展慈善事业,改善收入和财富分配格局。


第三十八章 强化就业优先政策

千方百计稳定和扩大就业,坚持经济发展就业导向,扩大就业容量,提升就业质量,促进充分就业,加大预防和化解劳动关系矛盾力度,保障劳动者待遇和权益。

第一节 健全就业创业服务体系

把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作为经济发展的优先目标,将稳定和扩大就业作为宏观调控的下限,确保每年城镇新增就业稳定在0.8万人左右。健全覆盖城乡、服务均等的基层公共就业创业服务体系,提高村(社区)就业创业服务能力。推行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提高劳动者就业能力,累计开展补贴性职业技能培训1.5万人次以上。构建“互联网+”就业创业服务全流程线上服务生态,打造智慧人力资源市场。打造大学生就业创业公共服务中心、市级农民工返乡创业园等创业服务平台,促进创业带动就业。完善市场运行机制,健全就业需求调查和失业监测预警机制。完善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体制机制,提升劳动关系基层治理能力。

第二节 促进重点群体就业

完善多渠道灵活就业和新职业的保障制度,加强新职业开发,支持和规范平台就业、网络就业、共享用工等新就业形态。更加注重缓解结构性就业矛盾,加快提升劳动者技能素质,完善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农民工、退捕渔民、残疾人等重点群体就业支持体系。大力实施青年就业促进计划、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促进计划和基层成长计划,落实好创业担保贷款和创业培训优惠政策,多措并举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就业、自主创业。做实退役军人安置和就业创业工作,提升退役军人就业创业质量。统筹城乡就业政策体系,持续开展“把老乡留在老家”专项行动。加强困难人员就业援助,规范公益性岗位开发管理,拓宽重点群体就业渠道,确保城镇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


第三十九章 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优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优化教育资源布局,全面深化教育综合改革,形成学前教育优质普惠、义务教育优质均衡、高中教育优质特色、职业教育优质专业、高等教育创新突破、终身教育优质全面的高质量教育体系,基本实现城乡教育一体化、教育现代化,标准化学校达标比例达到90%,人均受教育年限达到10.5年,建成成渝地区基础教育创新发展示范区,打造全市教育强区。

第一节 铸造基础教育名片

坚持教育公益性原则,促进教育公平,满足群众在家门口上好学的愿望和需求。新建一批公办幼儿园,积极扶持普惠性民办幼儿园,确保学前教育三年毛入园率达到95%,公办幼儿园在园幼儿占比达到55%、普惠率达到85%,创建国家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区。合理布局一批中小学校,推动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创建全国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区。全面实施铜梁普通高中振兴计划,扩大高中阶段学校优质资源,支持区内高中错位特色发展。优质全面发展特殊教育,落实专门教育保障机制。健全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机制,提升教师教书育人能力素质,增强学生文明素养、社会责任意识、实践本领,重视青少年身体素质、心理健康和养成教育。

第二节 提升职业教育水平

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比重,推进职业教育“双高”建设,深化职普融通、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建成与区域经济和产业转型发展相适应的职业教育体系。支持职教中心建设重庆市高水平中等职业学校,积极承接职业教育提质培优行动计划任务项目,推动职教中心“扩容提质强服务”。围绕铜梁现代产业发展,依托铜梁职教集团,持续优化职业学校专业设置,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创新实训基地建设模式,建设先进制造业生产和现代服务业就业实训基地23个,大力培养智能人才、技能人才,为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人才支撑。探索中国特色学徒制,培养一批具有高素质和技能能力的巴渝工匠。打通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横向联通通道,增强职业技术教育吸引力。

第三节 实现高等教育创新突破发展

扩大高等教育规模,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构建优质高等教育发展体系,加快建设重庆大学城拓展区,打造高校发展聚集地。推动重庆传媒职业学院、重庆艺术工程职业学院等学校升格为本科层次院校,加快建设重庆第二师范学院铜梁校区,积极引进23所普通高等院校落户铜梁或来铜设立校区,着力加强与更多高校、科研院所合作,提升区内高校办学层次和综合竞争力。

第四节 全面提高办学质量

深入推动教育治理体系改革,积极引入新课程教学理念和现代教育模式,以落实新高考改革为导向,着力提升办学质量。推动中小学思政课改革创新,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教育,实施铜梁养成教育行动计划,打造富于铜梁特色的养成教育名片。持续深化课程改革和课堂教学改革,全面开展课后延时服务,提升教学质量。推进优质公办学校集团化办学、学区制管理,实现教育资源共建共享。实施“互联网+教育”,构建智慧教育服务体系,提升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新建成市级智慧校园示范校8所。加强师资队伍建设,逐步降低师生比例,推动教师进修学校争创教师进修学院,充分发挥教师培养“孵化器”作用。打造高素质教师干部队伍,强化师德师风建设,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大力推进教育评价改革,以破“五唯”为导向,推进教育评价关键领域改革取得实质性突破。着力扩大教育开放,推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教育一体化发展。进一步促进民办教育健康发展,规范校外培训机构办学行为。

第五节 加快建设学习型社会

坚持开放、多样、规范、优质的社区教育发展方向,不断理顺社区教育体制机制,形成适应铜梁经济文化发展和文明城区建设要求、体现终身教育理念的社区教育体系。全面提高社区教育基础能力,深入开展社区教育课程和师资队伍建设,满足社区成员精神文化需求和职业技能需求。有组织地开展社区教育活动,不断增强针对性和实效性,提高居民参与率,初步建成“人人皆学、时时能学、处处可学”的学习型城市,顺利通过重庆市社区教育示范区复查验收,积极创建国家级社区教育示范区。

专栏10 教育事业项目

学前教育。新建南城街道幼儿园、金川大道延伸段幼儿园、庙坡幼儿园、青少年活动中心幼儿园、大庙幼儿园、白龙小学附属幼儿园、金砂小学附属幼儿园、旧县小学附属幼儿园、安居幼儿园、二师附属幼儿园、淮远新区幼儿园、科创新城幼儿园等公办幼儿园,回购及租赁一批小区配套幼儿园。

中小学教育。完成铜梁中学新校区、铜梁一中、铜梁二中、关溅小学、铜梁巴中、金川大道延伸段小学、白龙小学、淮远新区小学、科创新城中小学、金豪嘉苑小学、旧县小学、侣俸小学等一批中小学校新改扩建,完成安居中小学、大庙中学、大庙小学、虎峰小学等5所中小学迁建。

职业教育。建成高水平的实训及培训中心12个。

高等教育。推动重庆传媒职业学院、重庆艺术工程职业学院等学校升格为本科层次院校,建设重庆第二师范学院铜梁校区,引进23所市内外高等院校来铜设立分校。

智慧教育。实施“互联网+教育”,建好“铜教云”平台,推进智慧校园建设,建成市级智慧校园示范校15所。

终身教育。建成市级社区教育示范镇街5个、区级社区教育示范镇街8个、区级社区教育示范学校10个、区级社区教育示范村(社区)15个,建立1个社区教育工作者培训中心。


第四十章 健全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

落实基本社会保险制度,健全社会救助体系,加快建立覆盖全民、统筹城乡、公平统一、可持续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

第一节 完善社会保险和医疗保障体系

持续深入推进全民参保计划,推动实现社会保险法定人员全覆盖。对接全国统一的社保公共服务平台,推广以社会保障卡为载体的“一卡通”服务管理模式,推动电子社保卡签发应用,推进社保转移接续。探索建立适合灵活就业特点的社保制度。落实基本养老金、基本医疗保险筹资和待遇调整政策。加强社会保险基金监管,严厉打击违法违规行为。全面落实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安排部署。推动跨省异地结算,提高医保基金使用效率,全面推广应用医保电子凭证。落实药品、医用耗材集中招标采购制度。落实重大疾病医疗保险和救助制度,完善生育保险保障制度,稳步建立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加快发展商业养老保险和商业医疗保险,形成多层次、多支柱的保障体系。到2025年,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率达95%以上。

第二节 健全社会救助体系

建立健全以基本生活救助、专项社会救助、急难社会救助为主体,社会力量参与为补充,与其他保障制度相衔接的分层分类社会救助体系。完善老年人、残疾人关爱服务体系和设施,累计实施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500户以上,健全帮扶残疾人、孤儿等社会福利制度,对重度残疾人、重病患者以及老年人、未成年人等特殊困难群体实施差异化救助。加大孤儿、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兜底保障力度。加强留守老人、留守儿童关爱,进一步完善“一老一小”帮扶机制。继续推进智慧民政建设,试点社会救助审批改革。稳步推进殡葬改革,逐步扩大殡葬惠民政策覆盖面,免除城乡困难群众的基本丧葬服务费用,新建殡仪馆、城市公益性公墓各1座。

第三节 健全退役军人工作体系和保障制度

强化退役军人安置,提升安置质量。加大教育培训和就业扶持力度,拓展就业领域,实施以扶持就业为主、自主就业、安排工作、复学等多元化退役士兵就业安置方式。合理提高退役军人和其他优抚对象待遇标准,加强退役军人保险制度衔接。落实伤病残退役军人移交安置、收治收养政策,加强基层服务体系建设。优化退役军人医疗和养老环境,加快建设荣誉军人优抚医院和光荣院。弘扬英烈精神,加强邱少云纪念馆等烈士纪念设施建设和管护,建设军人公墓。推动退役军人服务信息化建设。全面做好新时代双拥工作。

第四节 促进妇女儿童和青少年全面发展

坚持男女平等基本国策,保障妇女儿童合法权益。实施妇幼健康服务保障工程,推进妇幼保健机构能力建设,提升妇幼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水平。强化女性人才队伍建设,提升女性素质,促进就业性别平等。完善留守妇女、困境儿童、留守儿童、残疾儿童等特殊群体关爱服务体系。加强儿童早期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指导。大力发展青少年事业,全面贯彻落实《中长期青年发展规划(2016~2025)》,加强青年思想道德建设,维护青少年合法权益,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统筹建设青少年校外教育基(营)地,深化“青少年之家”建设,建成青少年活动中心。鼓励青年创新创业。


第四十一章 深入实施健康中国铜梁行动

把保障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坚持预防为主的方针,全面加强卫生健康体系建设,织牢公共卫生防护网,为人民提供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务。

第一节 提升公共卫生防控救治能力

改革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强化监测预警、风险评估、流行病学调查、检验检测、应急处置等职能。加强卫生应急队伍建设,提高卫生应急处置能力,实现卫生应急队伍装备标准化、现代化。强化医疗机构公共卫生责任,创新医院协同机制。完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预警处置机制,建设重大疫情防控救治体系,推动区疾控中心、区直医院、第三方医学检验机构建设相关实验室,提升服务能力,提高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能力。改善人居环境,创建国家健康促进区,巩固国家卫生区。

第二节 健全医疗卫生服务体系

坚持基本医疗卫生事业公益属性,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推进紧密型医共体建设,完善分级诊疗制度,优化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持续提供优质优价医疗服务。加快优质医疗资源扩容和区域均衡布局,推动创建“三甲”综合医院和三级妇幼保健机构,加强重点专(学)科建设。推动安居、虎峰、平滩等建成市级基层区域医疗卫生服务示范中心,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和水平,创建星级行政村卫生室,巩固村级卫生服务阵地。建立稳定的卫生健康事业投入机制,完善绩效考核分配制度,积极引进和培养高水平卫生人才,开展基层卫生人员能力提升大轮训,完善乡村医生岗位人员社会保障政策。改善医疗卫生基础条件,不断扩大受益覆盖面。

第三节 大力发展中医药事业

坚持中西医并重,推进中医药事业振兴发展,加强中医药传承创新。深化中医院校合作,创建市级中医骨伤重点学科和骨伤区域诊疗中心、中医治未病中心、中医康复中心,建立涵盖预防、保健、康复、养生、“治未病”、医疗的中医医疗综合服务体系,建好国家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全面推进住培制度建设,培养高素质中医住院医师队伍。持续实施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创新中医药服务模式。培育中医药领军人物和“名中医”,弘扬中医药传统文化,开展中医药康复养老服务。

专栏11 居民健康水平提升重点项目

疾病防控与医疗救治。建设区人民医院传染病区,改造区人民医院感染性疾病科及相关诊区,实施区疾控中心实验室检测能力提升、区妇幼保健院救治能力提升。

基层卫生。迁扩建安居、大庙、围龙等8所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推进星级行政村卫生室建设。

中医药事业。完成区中医院整体迁建、区中医院中医特色康养建设。

智慧医疗。完成区医疗健康区域信息平台及卫生应急系统提升工程、智慧云健康服务建设、远程医疗服务建设。


第四十二章 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

积极探索创新应对人口老龄化,加快构建以生育政策、养老服务、健康保障、环境支撑、社会参与等为支撑的人口老龄化应对体系,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

第一节 提高生育托育服务水平

落实国家生育政策,增强政策包容性,引导生育水平稳定提升。完善生育支持政策,全面落实生育延长产假和生育保险等政策,完善生育补贴津贴制度,降低生育、养育、教育负担,提升市民生育意愿。提升优生优育服务水平,提高出生人口素质。建立健全婴幼儿照护服务政策体系,实施城企联动普惠托育专项行动,支持社会力量开展托育服务,多元化增加托育服务供给。加强托育人才队伍建设,建成一批托育服务示范机构。积极推进健康家庭及发展能力建设,营造生育友好的家庭环境。

第二节 推动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协同发展

完善养老服务体系。建立基本公共养老服务清单,发展普惠型养老服务和互助性养老。构建城乡养老服务体系,支持家庭承担养老功能,推进镇街养老服务中心、村(社区)养老服务站、农村互助养老点建设,提升居家社区养老服务能力。推动农村养老服务设施提档升级,合理布局农村失能特困人员集中照护中心,提升农村养老服务能力。推动城乡养老服务均衡发展,大力发展城乡互助养老等新型养老模式,支持社会资本发展养老产业。支持有条件的医疗机构转型为康复护理机构,支持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开展社区医养服务。深化公办养老机构改革,加强养老服务专业队伍建设和养老服务综合监管,加快各类公共设施适老化改造,构建老年人友好型社区,支持居家适老化改造,创造无障碍生活环境。积极推进“互联网+养老”,加快智慧养老大数据平台联网应用,大力发展老年教育,积极开发老龄人力资源,发挥老年人的社会价值。加快培育养老新业态,发展养老护理服务、康复保健、文化娱乐等老龄产业,支持养老服务与教育、旅游、文化、体育等业态融合,促进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协同发展。

专栏12 养老领域重点项目

医养结合项目。黄桷门康养小镇项目、淮远新区医养结合项目、琼江健康养老服务院项目、渝西中医药康养示范区建设项目、区中医院改建项目(医养结合养老机构)。

养老服务项目。新建敬老院5所、失能半失能集中供养机构1所、社区养老服务中心22个、农村互助养老点500个、智慧养老项目1个、居家适老化项目600个。


第四十三章 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

完善社会治理体系,不断提高社会治理社会化、法治化、智能化、专业化水平,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

第一节 构建基层社会治理新格局

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民主协商、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科技支撑的社会治理体系。坚持共建共治共享方向,深入推进“党建扎桩、治理结网”工程和“五治五力”提升行动,健全党组织领导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城乡基层治理体系,加快建设全国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区、全国乡村治理体系建设首批试点区,着力推动体系治理。完善基层民主协商制度,实现政府治理同社会调节、居民自治良性互动。发挥群团组织和社会组织在社会治理中的作用,畅通和规范市场主体、新社会阶层、社会工作者和少云志愿者等参与社会治理的途径。

第二节 夯实社会治理基础能力

推动社会治理重心向基层下移,向基层放权赋能,加强基层组织、基础工作、基本能力建设,减轻基层特别是村级组织负担。推进各级社会治理中心标准化、实体化建设,完善城乡社区治理和服务体系,加强基层社会治理队伍建设,构建网格化管理、精细化服务、信息化支撑、开放共享的基层管理服务平台。健全区镇村三级社会治理指挥中心体系,完善信访制度和各类调解联动工作体系。健全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和危机干预机制。以数字化、智能化促进城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建设,提高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水平和质量。


第十一篇 统筹发展和安全,守住安全发展底线


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理念,统筹传统安全和非传统安全,把安全发展贯穿发展各领域和全过程,提高重点领域防范抵御风险能力,推动平安铜梁建设向更广领域、更深层次、更高水平迈进,确保政治安全、社会安定、人民安宁。


第四十四章 全力维护国家安全

落实国家安全战略,坚持政治安全、人民安全、国家利益至上有机统一,坚决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

第一节 加强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建设

落实集中统一、高效权威的国家安全工作领导体制和国家安全审查监管制度,加强国家安全执法,严密防范打击危害国家安全的犯罪行为。健全重点领域国家安全工作协调机制,完善跨部门会商、风险监测评估和预警、危机管控等专项工作机制。加强国家安全干部队伍建设,完善国家安全保障能力体系,强化维护国家安全所需资金、物资、技术、装备、人才等方面保障能力。深入开展国家安全宣传教育,增强全民国家安全意识,筑牢国家安全人民防线。

第二节 坚决维护政治安全

坚决维护以国家政权安全、制度安全、意识形态安全为核心的政治安全,补齐基层政权建设短板,深入抓好政治安全风险隐患排查化解,严密防范和严厉打击敌对势力渗透、破坏、颠覆、分裂活动,坚决守住不发生暴恐案事件底线。持续开展反邪教斗争,依法处置宗教非法活动。严格落实党委(党组)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加强宣传思想文化阵地建设和管理,做好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全面加强网络安全保障体系和能力建设,依法坚决打击整治网络谣言和有害信息,做好网络意识形态工作。

第三节 深化国防动员体系和后备力量建设

落实国防动员体制改革要求,健全政策体系、领导管理体系、组织指挥体系和工作运行机制,坚持党管武装、党管国防动员,不断强化国防动员能力建设。持续夯实民兵队伍建设,建强国防动员专业保障队伍,拓展新域、新质、新兴潜力资源和力量体系建设,推动实战化训练演练与信息手段集成应用,整体提升应战应急保障能力。推动重大基础项目建设贯彻国防需求,实现国防动员建设高质量发展。聚力抓实全民国防教育,创新培养国防动员人才,开创军政军民团结新局面。


第四十五章 突出抓好经济安全

加强经济安全风险预警、防控机制和能力建设,认真研判、精准防范、有效化解经济领域重大风险,确保重要产业、基础设施、战略资源、重大科技等关键领域安全可控。

第一节 健全风险防控体系

维护金融安全,强化地方金融监管,健全金融风险监测、评估、预警和处置体系,切实提高防范化解金融风险能力。精准有效处置重点领域风险,稳妥处置非法集资案件,确保不发生区域性金融风险。加强国有企业资产负债约束和管理,积极稳妥推动“僵尸企业”处置,稳妥化解重点企业信用风险,防止信贷违约风险集中爆发,严厉打击恶意“逃废债”行为,保持银行业不良率处于合理区间。防范化解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科技发展风险,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底线。维护水利、电力、供水、油气、交通、通信、网络、金融、气象等重要基础设施安全,保障能源安全,提高水资源集约安全利用水平。

第二节 加强战略物资储备

统筹建设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与应急管理体系相衔接的新型战略物资储备体系,加强重要应急物资储备,强化交通、生活、医疗等战略物资保障。坚决维护粮食安全,全面加强粮食安全生产、储备和流通能力建设,增强粮食安全保障能力。加强卫生应急、抢险救援等物资储备设施建设,加大粮食应急设施建设和维护力度。构建互补共享的储备格局,积极增加中央储备,完善重要商品应急保供重点企业制度。


第四十六章 切实保障公共安全

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把保护人民生命安全摆在首位,健全公共安全体系,持续夯实安全基础,全面提高公共安全保障能力,创造安业、安居、安康、安心的良好环境。

第一节 全面提升安全生产水平

完善和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推进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构建安全风险分级管控机制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体系。加强矿山、危险化学品、建筑施工、交通、校园、医院、高层建筑、旅游景区和区块链、网约车等领域安全监管,有效防范和坚决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发生。严格高危行业领域安全准入,引导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的搬迁入园。实施公路安全生命防护、消防生命通道等重大安全风险控制工程。加强重点行业领域风险监测预警,完善事故信息发布机制。强化安全生产执法,推进安全风险网格化管理,提升安全生产治理基础保障能力。

第二节 强化生物安全保护

建立健全生物安全风险防控和治理体系。完善生物安全监测预警体系和风险防控、应急制度,健全完善重大生物安全事件信息统一发布机制。统筹布局生物安全基础设施,加强生物安全管理。鼓励生物科技创新和生物产业发展,加强生物安全领域人才培养和物资储备。

第三节 严格食品药品安全监管

坚持最严谨的标准、最严格的监管、最严厉的处罚、最严肃的问责,完善覆盖生产、流通、储存、使用等全链式可追溯的食品安全管理机制。提高食品药品安全保障水平,强化源头严防、过程严管、风险严控,坚守生命安全红线和健康底线。落实粮食生产经营者主体责任,加强食品安全社会共治,提高从农田到餐桌全过程监管能力。完善食品安全监测网络,健全食品安全检测体系,强化准入源头监管,推动创建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完善药品生产流通全过程监管,充分发挥抽检监测监督作用,突出疫苗重点监管,依法打击药品安全违法违规行为。强化智慧监管应用。“十四五”期间,主要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总体合格率稳定在97%以上,食品评价性抽检合格率稳定在98%以上。

第四节 提高事故灾害防范应对能力

加强事故灾害防范应对,提高防灾、减灾、救灾能力,强化城市运行安全保障。加强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建设,完善应急队伍和应急物资保障体系,健全应急联动机制,强化应急物资储备库、储备点建设,完善应急物资保障,科学调整应急储备品种和规模结构,提高快速调配和紧急运输能力。科学开展自然灾害风险普查,加强灾害综合监测预警能力建设,完善重点地区自然灾害监测站网布局,有效防范应对重特大自然灾害事件。实施公共基础设施安全加固,加强防御自然灾害基础设施建设。落实灾后救助和恢复重建补助机制,发展巨灾保险。


第四十七章 维护社会稳定和安全

正确处理新形势下人民内部矛盾,加强社会治安防控,将矛盾化解在基层,将和谐稳定创建在基层,确保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

第一节 防范化解社会矛盾风险

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打造源头防控、排查梳理、纠纷化解、应急处置的社会矛盾综合治理机制。畅通和规范群众诉求表达、利益协调、权益保障通道。落实重大决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制度,完善信访制度,落实领导干部下基层大接访制度。健全矛盾纠纷大调解体系,完善多元化解纠纷解决机制。巩固充实基层人民调解委员会,加强人民调解员队伍和行业性、专业性调解组织建设,严防较大以上“民转刑”案件发生。健全群体性事件预防处置机制。健全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和危机干预机制,完善社会心理服务网络。

第二节 推进社会治安防控体系现代化

坚持专群结合、群防群治,深化平安创建活动,提高社会治安立体化、法治化、专业化、智能化水平,构建城乡统筹、网上网下融合、人防物防技防结合、打防管控一体的社会治安防控新格局。推动扫黑除恶常治常效,防范和打击暴力恐怖、新型网络犯罪和毒品犯罪,加强智慧警务建设,深入推进全面智能安防,强化派出所、社区警务室等治安防控支点建设。加强社会面圈层查控、市域单元防控、治安要素管控、基础工程建设,规范快递物流、网约车等新业态安全监管,提高预测预警预防各类风险能力。


第十二篇 健全规划领导和保障机制


建立健全规划实施机制,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广泛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精心组织、强化措施、形成发展的强大合力,切实把战略要求转化为战略行动、战略成果,确保“十四五”规划各项目标任务顺利完成。


第四十八章 坚持党对经济社会发展的领导

贯彻党把方向、谋大局、定政策、促改革的要求,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完善上下贯通、执行有力的组织体系,切实加强对本地区本部门经济社会发展工作的统筹协调,确保党中央决策部署和市委工作要求有效落实。强化党委决策和监督作用,把握正确发展方向,加强调查研究,强化创新理念,加强对经济社会发展的综合分析和精准研判,提高决策科学化、民主化、法治化水平,把制度优势转为治理效能。


第四十九章 持续营造风清气正良好政治生态

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监督责任,提高党的建设质量。坚持不懈加强党的政治建设,深入开展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重庆所作重要讲话和系列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回头看”,巩固深化“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成果,全面彻底干净肃清孙政才恶劣影响和薄熙来、王立军流毒。深入总结和学习运用中国共产党一百年的宝贵经验,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坚持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持续纠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整治“重痕迹轻实效”问题,切实为基层减负赋能。完善党和政府监督体系,加强政治监督,强化对公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把严的主基调长期坚持下去,坚定不移正风肃纪反腐,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坚持法治与德治相结合,加强党员干部政德建设,深化拓展“以案说纪、以案说法、以案说德、以案说责”警示教育,深入推进“以案改治理、以案改监管、以案改制度、以案改作风”,发扬积极健康的党内政治文化,以政治生态持续净化促进发展环境不断优化。

第五十章 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

全面贯彻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落实好干部标准,加强各级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大力发现培养选拔年轻优秀干部,着力把符合党和人民事业需要的好干部选出来、用出来、管出来、带出来,营造组织相信干部、干部信任组织的良好氛围。坚持党管干部不动摇,强化干部思想淬炼、政治历练、实践锻炼、专业训练,持续加强干部研究力、执行力建设,提高各级领导班子和干部适应新时代新要求抓改革、促发展、保稳定水平和专业化能力。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把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宣传党的主张、贯彻党的决定、领导基层治理、团结动员群众、推动改革发展的坚强战斗堡垒,围绕全市乡村组织振兴试验示范区建设,深入实施“扎桩工程”,建强“带头人”“年轻人”两支队伍,建好用活乡村振兴讲习所、会客厅、理事会、社区党校,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加大村(社区)等基层干部培养力度。坚持“三个区分开来”,完善干部担当作为激励机制,落实激励干部充分展现才干、大力创新创业措施,以正确用人导向引领干事创业导向。完善人才工作体系,强化政治上激励、工作上支持、待遇上保障、心理上关怀,增强干部的荣誉感、归属感、获得感,培养造就大批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人才。


第五十一章 凝聚全社会力量共同奋斗

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支持和保障人大及其常委会依法行使职权,加强人大对“一府一委两院”的监督,保障人民依法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政府事务、管理经济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发展更加广泛的、更加充分的、更加健全的人民民主。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支持政协充分发挥人民政协专门协商机构作用,加强思想政治引领,广泛凝聚共识,积极开展协商议政,着力发挥好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的积极作用。完善大统战工作格局,促进政党关系、民族关系、宗教关系、阶层关系、海内外同胞关系和谐,巩固和发展大团结大联合局面。全面贯彻党的侨务政策,凝聚侨心、服务大局。落实中央对台方针政策,深耕基层、深耕经贸、深耕人文。加强与港澳地区交流合作。进一步发挥工商联、工会、共青团、妇联、科协等群团组织的桥梁纽带作用。


第五十二章 推进全面依法治区

统筹推进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深入开展法治宣传教育,加快建设法治政府、法治社会。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更好发挥法治对改革发展稳定的引领、规范、保障作用,推动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发展在法治轨道上运行,切实维护人民权益、维护公平正义、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扎实推动依法行政,着力建设法治政府,扎实推进综合行政执法改革,深化行政复议体制改革,加强和改进行政公益诉讼和行政审判工作。提高执法司法的质量、效率、公信力,深化司法体制综合配套改革,落实民事诉讼制度体系完善要求,深化以审判为中心的刑事诉讼制度改革。加强执法司法制约监督,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建设信仰法治、公平正义、保障权利、守法诚信、充满活力、和谐有序的社会主义法治社会,积极推进法治乡村建设,提高各级领导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应对风险的能力。广泛开展市民法治素养提升行动,建立健全覆盖城乡、便捷高效、普惠均等的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加大对公德失范、诚信缺失等行为惩处力度,在全社会营造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良好氛围。


第五十三章 加强规划实施和管理

规划纲要经区人民代表大会审议批准,具有法律效力,要充分发挥规划对资源配置的导向作用,建立健全规划有效实施的保障机制,确保发展目标和各项重点任务顺利完成。

第一节 建立统一规划体系

坚持以发展规划为统领、以空间规划为基础、以专项规划和区域规划为支撑,形成定位准确、边界清晰、功能互补、统一衔接的规划体系。根据发展规划对特定领域提出的战略任务,同步编制和实施一批专项规划、区域规划、空间规划。做深做实各项专项规划、区域规划和空间规划,确保发展规划确定的战略任务精准落地,落实发展规划确定的各项任务和要求。强化年度计划对发展规划的衔接落实,将发展规划确定的主要指标分解纳入年度指标体系,明确重大工程、重大项目、重大举措的年度实施要求。

第二节 落实规划实施主体责任

强化政府目标责任,纲要提出的约束性指标和公共服务领域内的任务,是政府对全区人民的庄严承诺,要分解落实到各部门、各镇街,并纳入综合评价和绩效考核。科学引导市场行为,落实纲要提出的预期性指标和产业发展等任务,要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主要依靠市场主体的自主行为实现。

第三节 完善规划评估监督机制

加强规划实施和管理,健全政策协调和工作协同机制,完善规划实施监测评估机制。创新监测方式,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有效整合互联网数据和统计数据,全面真实反映规划实施情况,为科学评估提供支撑。加强规划实施评估,组织开展规划实施年度监测分析、中期评估和总结评估,鼓励开展第三方评估,增强规划评估的客观性和准确性。强化监测评估结果应用,进一步完善规划实施的公众参与和民主监督机制,及时公开规划实施相关信息,接受全社会监督。

区政府各部门要自觉接受区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对纲要实施情况的监督检查。实施过程中宏观环境发生重大变化,需要对纲要进行调整时,按程序报区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批准。

名词解释


1.三大攻坚战。2017年10月,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坚决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精准脱贫、污染防治的攻坚战,使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得到人民认可、经得起历史检验。

2.一区两群。2020年4月,市委《关于立足“四个优势”发挥“三个作用”加快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决定》(渝委发〔2020〕8号)提出,提升重庆主城都市区、做强渝东北三峡库区城镇群、发展渝东南武陵山区城镇群。其中,主城都市区包括中心城区和主城新区,中心城区是指渝中、大渡口、江北、沙坪坝、九龙坡、南岸、北碚、渝北、巴南,主城新区是指涪陵、长寿、江津、合川、永川、南川、綦江—万盛、大足、璧山、铜梁、潼南、荣昌。同时,按照区位条件和城市功能等,将江津、璧山、长寿、南川作为同城化先行区,涪陵、永川、合川、綦江—万盛作为支点城市,大足、铜梁、潼南、荣昌作为桥头堡城市。

3.新发展阶段。由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即我国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新发展阶段。

4.新发展理念。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着眼新的发展实践,深入推进党的理论创新,形成了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把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贯穿发展的全过程和各领域,努力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十四五”时期要继续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使创新成为第一动力,协调成为内生特点,绿色成为普遍形态,开放成为必由之路,共享成为根本目的。

5.新发展格局。2020年以来,党中央根据我国发展阶段、环境、条件变化提出,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是重塑我国国际合作和竞争新优势的战略抉择。

6.“双百”城市、“双五十”城市。“双百”城市,规划到2035年,铜梁城区服务人口达到100万人,城市规模达到100平方公里。“双五十”城市,规划到2025年,铜梁城区服务人口达到50万人,城市规模达到50平方公里。

7.高新技术企业。在《国家重点支持的高新技术领域》内,持续进行研究开发与技术成果转化,形成企业核心自主知识产权,并以此为基础开展经营活动,在中国境内(不包括港、澳、台地区)注册的居民企业。国家科技部、财政部、税务总局负责全国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工作的指导、管理和监督,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科技行政管理部门同本级财政、税务部门共同开展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相关工作。

8.科技型企业。在重庆市辖区范围内注册成立,依托一定数量的科技人员从事科学技术研究开发活动,注重通过自主研发、受让、受赠、并购等方式取得自主知识产权并将其转化为高新技术产品或服务,经自愿申请和审核通过后,入库重庆市科技型企业系统的居民企业。科技型企业应当在科技人员、R&D经费、知识产权、研发费用加计扣除、获得科技奖励、认定为研发机构、主导和参与制定标准等方面至少要有一项符合要求。

9.种子期投资。指对创业团队或初创企业的投资。这一阶段,团队或企业的产品、技术还未成型,大多处于研发和试制阶段,投资人大多只能根据融资者所拥有的商业模式、新原理、技术上的新发明、新设想以及对未来的远景设想来提供资金。由于仅有产品构想,未见产品原型,所以产品在技术上、商业上的可行性还有待市场进一步验证,企业的前景具有高度不确定性,此阶段投资兼具高风险、高收益的特征。

10.天使投资。2016年9月,《国务院关于促进创业投资持续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16〕53号)指出,天使投资是指除被投资企业职员及其家庭成员和直系亲属以外的个人以其自有资金直接开展的创业投资活动。

11.创业投资。指向处于创建或重建过程中的未上市成长性创业企业进行股权投资,以期所投资创业企业发育成熟或相对成熟后,主要通过股权转让获取资本增值收益的投资方式。

12.西部美谷。位于铜梁高新区,规划用地8000亩,涵盖研发、生产、销售及品牌策划、检验检测、新品推广等全产业链,投产后将形成一个500亿级的美妆产业基地,成为中国西部最大的美妆产业集群。

13.航天云网重庆工业互联网赋能中心。由铜梁区与航天云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共同建设,从赋政、赋民、赋企、赋学四个方面,充分整合政府、企业、学校优势,将产业集聚发展与工业互联网、云计算等先进技术有机融合,构建“工业互联网”+“智慧园区”+“产业人才培养”数字赋能生态。

14.两品一标。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和农产品地理标志。

15.两新一重。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新型城镇化建设,交通、水利等重大工程建设。

16. PPP。在公共服务领域,政府采取竞争性方式选择具有投资、运营管理能力的社会资本,双方按照平等协商原则订立合同,由社会资本提供公共服务,政府依据公共服务绩效评价结果向社会资本支付对价。在该模式下,鼓励私营企业、民营资本与政府进行合作,参与公共基础设施建设。

17.“两高两普一城际两轨道”铁路网。“两高”,成渝中线高铁、兰渝高铁渝遂绵段两条高速铁路;“两普”,市郊铁路西二环线、团结村至铜梁至成都货运铁路两条普速铁路;“一城际”,汉中至南充至潼南至铜梁至大足至荣昌至泸州城际铁路;“两轨道”,市域快线璧铜线、璧山区经铜梁区至大足区的轨道交通。

18.“一环七射两联线”高速公路网。“一环”,渝遂高速、三环高速,渝遂复线高速、铜安高速形成铜梁城区环线高速;“七射”,三环铜合高速(至合川、广安)、渝遂高速(至潼南、遂宁)、铜安高速(安岳、成都)、三环铜永高速(至大足、永川)、铜永金龙高速(永川)、渝遂高速(至沙坪坝科学城)、渝遂复线高速(两江新区高速通道);“两联线”,渝蓉高速、合璧津高速。

19.成渝中线高铁。即沪渝蓉高铁重庆至成都段,线路由成都枢纽成都站向东引出,经成都市东部新区,资阳市乐至县、安岳县,重庆市大足区、铜梁区、西部(重庆)科学城后引入重庆北站。线路正线全长292公里,其中,四川省境内192公里,重庆市境内100公里,在铜梁设站。

20.兰渝高铁渝遂绵段。起于重庆西站,经重庆璧山区、铜梁区、潼南区接入四川遂宁站,利用绵遂内城际铁路和成兰铁路形成通往兰州的快速客运通道。重庆境内130公里,按照双线、350公里/小时标准设计建设客运专线。

21.市郊铁路西二环线。起于合川区黄泥坝站,经铜梁区、大足区接永川区,系客货两用市郊铁路;设计时速160公里/小时,长度约115公里,铜梁境内约28公里。

22.团结村至铜梁至成都货运铁路。规划起于沙坪坝团结村货运编组站,穿越缙云山、云雾山后进入铜梁区,经铜梁高新区后向北进入潼南区后连接四川省乐至县,引入成都市。

23.铜安高速。起于渝遂扩能一期南环立交,经蒲吕、石鱼、南城、土桥、平滩、潼南卧佛(与南大泸高速交点),止于安岳县顶新乡。全长约50公里,铜梁境内约40公里,双向6车道,设计时速120公里/小时,在石鱼、平滩分别设置下地互通。

24.渝遂高速扩能工程。分为一期新建北碚至铜梁高速和二期铜梁至潼南段加宽。北碚至铜梁高速起于绕城高速公路歇马立交处,经“一横线”直达中心城区及两江新区,止于三环高速铜合段新店子处,全长27公里,设岚峰互通、东城下地互通,双向6车道,设计速度120公里/小时。铜梁至潼南段加宽起于与三环铜合高速新店子枢纽互通,新建双向6车道接渝遂高速建鸿雁枢纽互通,沿渝遂高速原路扩建为双向8车道,并在维新镇增设维新互通,设计时速100公里/小时。

25.知识价值信用贷款改革试点。由市科技局会同市财政局、市金融监管局、人行重庆营管部、重庆银保监局、市知识产权局等6部门以知识价值信用贷款风险补偿基金及其受托管理机构为依托,与试点区域出资人(区县人民政府或开发区管委会)、合作银行三方协同构建的科技金融债权融资体系,坚持“企业受益、政银合作、上下联动、风险分担”的原则,旨在缓解轻资产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难题。

26.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2019年12月,国家发展改革委等18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开展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工作的通知》(发改规划〔2019〕1947号),将重庆西部片区纳入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重庆西部片区包括巴南、江津、合川、永川、大足、璧山、铜梁、潼南、荣昌,总面积15323平方公里。

27.众包设计。指把传统上由企业内部员工承担的设计任务,通过互联网以自由自愿的形式转交给企业外部的大众群体(包括设计公司、自由设计师或用户等)来完成设计的一种创新组织模式。

28.飞地经济。指两个相互独立、经济发展存在落差的行政地区打破原有行政区划限制,通过跨空间的行政管理和经济开发,实现两地资源互补、经济协调发展的一种区域经济合作模式。

29.五个振兴。2018年3月8日,习近平总书记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山东代表团审议时,就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作出要推动乡村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的重要指示要求。2018年5月,市委出台《关于聚焦乡村发展难题精准落实“五个振兴”的意见》(渝委办发〔2018〕22号)。

30.未来社区。基于5—10分钟生活圈服务需要,构建以未来邻里、教育、健康、创业、建筑、交通、低碳、服务和治理等场景创新为重点的集成系统,打造有归属感、舒适感和未来感的新型城市功能单元。

31.特色小镇。2017年12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规范推进特色小镇和特色小城镇建设的若干意见》(发改规划〔2017〕2084号)指出,特色小镇是在几平方公里土地上集聚特色产业、生产生活生态空间相融合、不同于行政建制镇和产业园区的创新创业平台。

32.证照分离。是推进“放管服”改革的重大举措。“证”即各相关主管部门颁发的涉企经营许可证,“照”即市场监管部门核发的营业执照。将许可类的“证”分离出来,按照直接取消审批、审批改为备案、实行告知承诺、优化审批服务等四种方式分类推进改革。

33.照后减证。是国务院深化“证照分离”改革的一项重要要求。着力调整更多涉企经营许可事项改革方式,尽可能采用直接取消审批、审批改为备案的方式,减少审批发证,企业领取营业执照后即可开展经营活动,解决“准入不准营”问题。

34.“四零”改革。政务服务“零材料”“零见面”“零费用”“零跑路”。

35.“四合一四联合”改革。工程建设项目“多规合一、多审合一、多评合一、多介合一”及“联合图审、联合测绘、联合踏勘、联合竣工验收”改革。

36.六要路径。向闲置土地、闲置资产、已流转土地、农村电商、大户带散户、一二三产业融合要集体经济。

37.五长制。街长制、路长制、巷长制、楼长制、店长制。

38.“蓝线”“绿线”和“灰线”。“蓝线”是根据河道、水库防洪控制线划定,满足行洪功能要求的规划控制线。“绿线”是根据绿化缓冲带划定,具有生态涵养和景观作用的规划控制线。“灰线”是根据滨水协调区划定,具有建筑风貌控制作用的规划控制线。

39.扬尘污染源“红黄绿”分类管理。《大气污染防治法》《重庆市大气污染防治条例》等规定,对建筑施工工地扬尘污染防治实施精细化管理,依据施工工地落实情况的现场检查和扬尘污染投诉等情况,分绿色、黄色、红色三类对主城都市区范围内的各类建筑施工工地进行“控尘示范标志”管理。

40.低碳城市、低碳园区、低碳社区。低碳城市指在城市中通过低碳生产和消费,建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良性、可持续的能源生态体系。低碳园区是由政府集中统一规划的产业区域,统筹兼顾碳排放与可持续发展,采用清洁生产技术,提高原材料和能源消耗使用效率,尽可能把对环境污染物的排放消除在生产过程之中。低碳社区指通过构建气候友好的自然环境、房屋建筑、基础设施、生活方式和管理模式,降低能源资源消耗,建设低碳排放的城乡社区。

41.建设用地“增存挂钩”。2018年6月,自然资源部《关于健全建设用地“增存挂钩”机制的通知》(自然资规〔2018〕1号)提出,分解下达新增建设用地计划指标时,要把批而未供和闲置土地数量作为重要测算参考,逐年减少批而未供、闲置土地多和处置不力地区的新增建设用地计划安排。下一年度的土地利用计划安排,将根据各地区处置批而未供和闲置土地的任务完成情况实行指标奖励和核减。

42.城企联动普惠托育专项行动。坚持社会化发展托育服务,围绕“政府引导、多方参与、社会运营、普惠可及”,深入开展城企合作。国家通过中央预算内投资,支持和引导城市政府系统规划建设托育服务体系。城市政府提供全方位政策支持清单;企业提供普惠托育服务清单,向社会公开、接受监督。城企双方签订合作协议,扩大普惠性托育服务有效供给,满足家庭多层次、多样化托育服务需求。

43.长期护理保险制度。长期护理保险是为因年老、疾病或伤残而需要长期照顾的被保险人提供护理服务或费用补偿的健康保险。探索建立长期护理保险制度,是应对人口老龄化、健全社会保障体系的一项重要部署。

44.三个区分开来。2018年5月,中央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激励广大干部新时代新担当新作为的意见》(中办发〔2018〕29号)提出,把干部在推进改革中因缺乏经验、先行先试出现的失误错误,同明知故犯的违纪违法行为区分开来;把尚无明确限制的探索性试验中的失误错误,同明令禁止后依然我行我素的违纪违法行为区分开来;把为推动发展的无意过失,同为谋取私利的违纪违法行为区分开来。

45.统一规划体系。2018年1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统一规划体系更好发挥国家发展规划战略导向作用的意见》(中发〔2018〕44号),提出建立以发展规划为统领,以空间规划为基础,以专项规划、区域规划为支撑,由国家、省、市县各级规划共同组成,定位准确、边界清晰、功能互补、统一衔接的规划体系。其中:发展规划,即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五年规划纲要;空间规划是实施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和生态保护修复的重要依据;专项规划是指导特定领域发展和制定相关政策的重要依据;区域规划是指导特定区域发展和制定相关政策的重要依据。




文件下载:

部门解读:

一图读懂: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小龙人形象
智能机器人形象
智能问答 政策问答 政策文件 政策解读 便民地图 数字人播报 数智大脑 元宇宙会客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