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2
  • 3
部门街镇

你好登录 注册无障碍关怀版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政务公开>政府信息公开目录>重大决策预公开>重大决策草案

重庆市铜梁区自然资源保护和利用 “十四五”规划(2021—2025年)(征求意见稿)

日期:2022-06-22


重庆市铜梁区自然资源保护和利用

十四五”规划(20212025年)

征求意见稿)














重庆市铜梁区规划和自然资源局

20226

目 录

第一章开启自然资源保护和利用新篇章 1

第一节发展基础 2

第二节发展环境 4

第三节指导思想 6

第四节基本原则 7

第五节主要目标 8

第二章突出规划引领,构建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新格局 12

第一节推进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建设,服务社会经济发展 12

第二节完善用途管制规则,强化用途管制监控 15

第三节优化“一轴两翼”协调发展空间格局 17

第四节助推城乡融合发展 19

第三章健全自然资产管理,显化自然资源价值 22

第一节推进全区自然资源调查,摸清自然资源家底 22

第二节统筹全区自然资源统一确权登记落实自然资源资产产权主体 23

第三节健全自然资源有偿使用制度,推动自然资源资产市场化交易 24

第四节突出自然资源优势,打造优质生态产品 25

第四章落实最严格耕地保护制度,强化粮食安全保障 27

第一节实施耕地保护和质量提升行动 27

第二节加强永久基本农田特殊保护 28

第三节落实耕地占补平衡与进出平衡制度 29

第五章加强生态保护修复,筑牢生态安全屏障 32

第一节优化生态安全总体格局……………………… …………………32

第二节加强生态脆弱区生态环境综合整治 34

第三节开展乡村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促进美丽乡村建设 37

第四节推动碳达峰、碳中和工作 38

第六章推进资源高效利用,提高土地集约利用水平 40

第一节强化建设用地管理 40

第二节提升资源配置效率 41

第三节加强土地出让统筹管理…………………………………… ……42

第四节 有序推进城市有机更新 43

第五节创新节约集约用地机制 44

第七章加强地灾防治,筑牢安全底线 46

第一节推进区域地质灾害风险调查 46

第二节完善地质灾害监测预警体系 47

第三节强化地质灾害综合治理 47

第四节 增强防灾减灾救灾合力…………………… ……………………48

第八章深化矿产资源改革,推进绿色矿山建设 50

第一节明确矿产资源勘查开发调控方向 50

第二节统筹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 50

第九章推进基础测绘地理信息建设,服务经济社会发展 54

第一节推动基础测绘数据建设 54

第二节强化规划自然资源数据能力建设 54

第十章深化自然资源改革创新,推进治理能力现代化 56

第一节深化“放管服”改革 56

第二节健全自然资源资产管理制度 57

第三节强化自然资源法制建设 57

第十一章保障措施 59

第一节全面加强党的领导 59

第二节强化协同保障 59

第三节加强规划自然资源宣传引导 59



重庆市铜梁区自然资源保护和利用

十四五”规划(2021—2025年)


为加快构建高质量发展的国土空间布局和自然资源要素支撑体系,根据《重庆市自然资源保护和利用“十四五”规划》《重庆市铜梁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等文件精神,特制定本规划。规划范围为铜梁区全域,规划期至2025年,远景展望至2035年。

第一章 开启自然资源保护和利用新篇章

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新形势下自然资源保护和利用工作面临新使命和新要求。日趋复杂的国际环境要求更加安全的自然资源保障,推动高质量发展要求加快构建高品质的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新格局,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要求加快实现自然资源绿色低碳发展,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要求坚定不移地深化自然资源改革管理创新。立足新发展阶段,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积极服务融入新发展格局,需要更加注重从全局谋划一域、以一域服务全局,围绕宏观大势主动思考、积极谋划,提高站位、找准方位、明确定位,努力谱写全区自然资源保护和利用新篇章。

  1. 发展基础

十三五”时期,铜梁区自然资源保护利用工作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学笃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坚决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市委、市政府工作安排及区委、区政府工作要求,立足“两个统一行使”职责,按照系统性、整体性、重构性改革要求,坚持问题导向抓重点、深化改革促创新、责任导向抓落实、民本导向惠民生、法治导向强保障,为我区经济社会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做好了自然资源保障。

规划自然资源领域改革取得重要进展。按要求完成规划自然资源系统机构改革,规划自然资源管理制度体系不断完善。“放管服”改革持续深化,规划自然资源领域职能得到有效转变,以“多规合一”为基础推动建设用地“多审合一、多证合一”,精简审批流程,缩短审批时限,提高审批效率,规划自然资源行政审批服务效能和水平大幅提升。

规划统筹引领发展作用明显增强。全区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初步建立,形成《重庆市主城都市区国土空间规划铜梁分区规划(2021—2035年)》初步方案,为产业发展、重大基础设施、重大项目建设落实空间和资源保障。完成“桥头堡”专项规划编、淮远新区规划、科创新城重点片区规划及23个镇规划、266个村规划,实现镇村规划及各类专业专项规划全覆盖。严格落实“控规管指标、城市设计管形象”双控机制,优化城市发展主轴、高度、密度、色彩管控。积极选取高水平设计单位,规划建设了龙城天街商圈、淮远新区,原乡中央公园、望山公园、见水公园、玄天秀水生态画廊成为领略原乡风情、品味乡愁情怀的网红公园。龙城天街商圈展现现代化新城风貌,形成多元化、多层次商贸业态。

自然资源要素支撑持续有力。“十三五”期间,全区累计实施土地整理项目30万亩,完成新增耕地2.7万亩;争取建设用地指标2.3万亩,供应各类土地3482.1万亩,实现土地价款约254亿元为加快推进铜梁城市化、工业化进程和基础设施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

耕地保护和节约集约用地不断推进。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强力推进党中央、国务院安排部署的“大棚房”、违建别墅、农村乱占耕地建房等专项整治,土地执法有力,乡村建设秩序加速规范。“十三五”时期全区完成补充耕地任务2.26万亩。其中完成土地整治项目64个,新增耕地2.07万亩,完成复垦项目89个新增耕地约0.19万亩,地票交易项目146个约0.35万亩,地票成交总价款6.65亿元。坚持最严格的节约集约用地制度,强化建设用地总量与强度“双控”,持续开展清地行动,积极盘活存量闲置用地,超额完成市级下达的增存挂钩任务,批而未供及闲置土地处置率名列全市前列。

生态保护修复取得开创性进展。开展“矿山重批绿衣”生态修复行动,全面摸排历史遗留和关闭矿山情况,编制治理方案及实施计划,生态保护和修复工程深入推进。“十三五”时期完成关闭和废弃矿山生态修复治理32个,修复治理面积52.41公顷。推进生态保护红线优化调整,有序推进退耕还林工作开展,森林覆盖率达到48%。绿色生产生活方式逐步形成,河长制、林长制、流域生态补偿等一批制度成果不断巩固。

自然资源治理能力显著提高。全面完成第三次国土调查,有序开展每年变更调查。土地权属调查服务便捷高效。深入推进地质灾害综合防治体系建设,强化地质灾害工程治理,强化“人防+技防”,实现“四重”网格化监测预警全覆盖。建成地下综合管线、地理国情、三维仿真等地理信息数据库,推进地形图更新维护,实现测绘地理信息数据的共建共享,提升利用效率,为各项工作开展打下坚实的信息基础。

  1. 发展环境

一、发展形势

今后五年,是铜梁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迈向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目标的第一个五年,也是铜梁进一步夯基础、壮筋骨、兴产业、求突破的重要五年。各项工作的开展对自然资源保护和利用工作赋予了全新优势、创造了更为有利条件,同时也提出了新使命、新要求、新任务、新挑战。

新发展阶段对规划自然资源工作提出新使命。“十四五”时期全区发展奋斗的目标是奋力打造产业高地、文旅胜地、宜居美地和民生福地,努力建设产业竞争力更强、文化影响力更广、环境吸引力更大、群众获得感更多的新铜梁。自然资源作为生存之基、发展之本、生态之要,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和空间载体,在助推现代产业体系建设、推动城乡融合、区域协调发展、营造更加宜居宜业宜游环境、补齐民生基础设施短板等方面,自然资源保护和利用工作还应承担更大使命,展现更大作为。

新发展理念对规划自然资源工作提出新要求。新发展理念是推动“十四五”时期高质量发展的科学指南和基本遵循。必须不断推进规划自然资源工作的理论创新、制度创新。必须不断强化区域协调发展、城乡协调发展,不断增强发展的整体性、协调性。必须把绿色作为永续发展的必要条件,城镇发展模式由外延扩张式向内涵提升式转变,加快研究探索城乡自然资本增值新路径。必须围绕开放发展,全面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加快重要对外通道规划研究,进一步深化产权制度改革和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必须立足区情,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取得共享发展新成就。

新发展格局对规划自然资源工作提出新任务。铜梁区位优势突出,战略地位重要,在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落实重庆区域发展和对外开放战略中具有独特而重要的作用。自然资源保护和利用要主动对接服务共建“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发展、新时代西部大开发、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等国家战略及重庆市“一区两群”协调发展要求,推进铜梁融入重庆中心城区、融入双城经济圈、融入新发展格局。

二、面临的问题和挑战

虽然“十三五”时期全区自然资源保护和利用工作成效明显,自然资源保护和利用水平持续提升。但也面临诸多问题和挑战:一是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相比高质量发展要求还不尽科学,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全区“一轴两翼”城镇发展框架、城乡融合发展的规划用地、要素供给等政策还需强化。二是自然资源资产管理体系还不够完善,推动城乡自然资本加快增值等实践探索还需深化。三是生态系统本底脆弱,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保护修复任务繁重。四是耕地保护任务艰巨,“非农化”“非粮化”“撂荒”等现象时有发生。五是自然资源利用较为粗放,全区城乡建设仍以外延扩张为主建设用地集约节约利用效率还不够高,投入产出水平总体不高,批而未供、未批先用、闲置土地等问题仍然存在,农村存量建设用地盘活利用不够。地质灾害防治、矿山开采安全等面临挑战。六是信息化利用水平还不够高,规划自然资源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还有差距。

  1. 指导思想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学笃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重庆提出的营造良好政治生态,坚持“两点”定位、“两地”“两高”目标,发挥“三个作用”和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等重要指示要求,立足新发展阶段,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积极融入服务新发展格局,加快建设重庆西向发展桥头堡,努力争当成渝中部崛起排头兵,坚定不移大抓产业,持续强化民生保障,有力推进绿色高质量发展,学好用好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走深走实产业生态化、生态产业化的路径,遵循以人为本的城市哲学、道法自然的城市美学,加快构建高质量发展的国土空间布局和自然资源要素支撑体系,着力推进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全面提升资源利用效益效率,更好统筹发展与安全,为全区谱写高质量发展高品质生活新篇章提供有力的规划引领和自然资源要素支撑。

  1. 基本原则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将人的全面发展作为自然资源保护和利用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围绕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持续优化国土空间布局,提升城乡功能品质,优化公共服务供给,促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发展,使铜梁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坚持新发展理念。把新发展理念完整、准确、全面贯穿自然资源保护和利用工作各领域和全过程,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推动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厚植高质量发展绿色底色,优化高水平开放空间布局,以自然资源可持续利用促进全区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

坚持城乡融合发展。把城乡作为一个有机整体,统筹城市提升和乡村振兴,促进自然资源要素在城乡之间的配置优化和自由流动,高水平重塑城乡关系,推动城乡不平衡发展向城乡融合发展转变。

坚持系统发展观念。加强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战略性布局、整体性推进,更加注重从全局谋划一域、以一域服务全局,更加注重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更加注重生产、生活、生态空间统筹布局,根据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统筹空间布局、产业结构、人口规模,实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相统一。

  1. 主要目标

2025年,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的国土空间格局基本形成,以国土空间规划为基础、以统一用途管控为手段的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制度基本建立,高质量发展高品质生活资源要素服务支撑能力显著提升,城市、场镇与乡村各美其美、美美与共,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画卷基本绘就。

——优化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以国土空间规划为基础、以统一用途管控为手段,建立主体功能明显、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新格局。科学划定“三线”,形成边界稳定、功能清晰的城市化发展区、农产品主产区、重点生态功能区。初步建立全域、全要素、全过程的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制度。全区城乡融合发展空间格局更加优化,“一轴两翼”空间布局优化效应有力释放。至规划期末,国土开发强度不超过10.0%,城乡建设用地规模控制在170平方公里以内。

——夯实发展安全底线。科学划定耕地及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目标,坚决守住耕地保护红线,进一步筑牢粮食安全底线,强化耕地数量和质量提升。有序推进国土空间全域综合整治项目,确保优质耕地数量稳步上升。严格落实“占补平衡”“进出平衡”,逐步优化耕地布局,切实提高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保护水平。规划期末,耕地保有量不少于2020年国土变更调查现状耕地75.7万亩。地质灾害防灾、减灾、抗灾、救灾能力明显提升。矿产资源开发秩序进一步规范,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得到有效保护。

——巩固生态安全屏障。逐步形成以巴岳山、毓青山等生物多样性保护功能为主体,以小安溪、淮远河等生态走廊为连接,以六赢山、玄天湖、小北海水库、同心桥以及安居湿地公园等自然保护地为重要节点的复合型、立体化、网络化生态安全格局。规划期末,141.5平方公里生态保护红线、71平方公里自然保护地面积不减少、性质不改变、生态功能不降低。山水林田湖草系统修复力度持续增强,森林覆盖率稳中有升,湿地规模不低于0.81平方公里。

——提升资源要素利用效率。自然资源“调、规、批、征、供、用、建、验、登”全生命图谱、全链条、全周期管理更加完善,建设用地总量和强度“双控管理”得到全面落实。节约集约利用资源的机制体制逐步完善,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更加健全,资源要素配置更加合理。以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减少碳排放,推动内涵式发展、生产生活方式绿色转型成效显著。至规划期末,到2025年,累计审批新增建设用地规模控制在15平方公里左右,单位GDP建设用地使用面积下降20%以上。

——助推城乡融合发展。推动城乡空间结构、功能定位、产业布局、生态环境和历史文脉更加协调,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70%,城市温润宜人、场镇面貌一新、乡村处处是景,“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乡村让人们更向往”在铜梁更好展现,加快建设国际大都市后花园。

——健全自然资源管理体系。规划自然资源管理制度体系更加健全,国土空间治理水平明显提高。自然资源统一调查监测评价、基础测绘地理信息和科技服务支撑作用进一步发挥。自然资源资产产权、用途管制等基础制度更加健全。跨部门数据资源逐步整合,数据治理的长效机制逐渐建立,科技支撑更加坚实,数字赋能加快推进。

专栏1十四五”时期规划和自然资源保护利用主要指标

序号

指 标 名 称

2020

2025

指标属性

一、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

1

国土开发强度(%

9%

10%

约束性

2

永久基本农田保护面积(平方公里)*

522

504.16

约束性

3

生态保护红线控制面积(平方公里)*

141.57

141.99

约束性

4

城乡建设用地规模(平方公里)*

165

170

约束性

二、资源要素供给与利用效率

5

累计审批新增建设用地(平方公里)

12.7

15

预期性

6

单位GDP建设用地使用面积下降率(%

23

【 ≥20

预期性

7

年度批而未供和闲置土地处置率(%

20

20

预期性

9

地票交易面积(平方公里)

0.8

0.7

预期性

三、生态环境建设

10

自然保护地面积(平方公里)*

71.39

71.39

约束性

11

森林覆盖率(%*

48

28.26

约束性

12

湿地面积(公顷)

81

81

约束性

13

历史遗留和关闭矿山生态修复面积(公顷)*

13

65

预期性

14

绿色矿山建设比例(%

40

60

预期性

四、发展安全保障

15

耕地保有量(平方公里)*

538.63

505.44

约束性

16

地质灾害治理(处)

132

117

预期性

17

避险移民搬迁人数(人)

587

231

预期性

备注:1.*的指标以市级下达为准;2.带【】为五年累计数。3.永久基本农田保护面积、城乡建设用地规模、建设用地总规模现状规模采用三调2020年变更调查数据,规划目标待“三区三线”审定后进行调整更新。4.森林覆盖率指标为结合三调2020年变更调查数据进行修正。5.湿地面积为三调2020年变更调查数据。6.单位GDP地耗下降率当前市级总体目前为20%

2035年,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的国土空间格局全面形成,全域、全要素、全过程的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制度全面建立,土地、矿产等资源利用效率满足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全面实现。

第二章 突出规划引领,构建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新格局

第一节 推进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建设,服务社会经济发展

优化主体功能分区。结合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和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成果,优化重大基础设施、重大生产力和公共资源布局,在全域范围内科学划定城市化发展区、农产品主产区、重点生态功能区三类分区。研究确定不同主体功能区空间资源配置要求、差异化政策措施。推进巴川街道、南城街道、东城街道、蒲吕街道、旧县街道及大庙镇、二坪镇、庆隆镇等城市化发展区增强经济和人口承载能力,实现集约、绿色、高效发展。引导太平、侣俸、少云、平滩、水口、高楼、庆隆、白羊、土桥、石鱼、围龙、永嘉、虎峰、西河、华兴、福果、维新、小林、双山、安溪等农产品主产区有序提升农产品生产能力,保障粮食安全。将生态保护红线、自然保护地涉及区域划入重点生态功能区,落实生态保护要求,强化建设管控。

2-1铜梁区主体功能分区

编制实施两级三类国土空间规划。科学编制实施《重庆市主城都市区国土空间规划铜梁分区规划(2020-2035)》、23个镇国土空间规划及230个村规划,有序推进科创新城、大学园片区、龙腾新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及综合交通体系、市政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等专项规划编制,更好地发挥国土空间规划在自然资源开发保护利用中的战略引领和刚性管控作用。科学划定永久基本农田、生态保护红线、城镇开发边界三条控制线,作为全区调整经济结构、规划产业发展、推进城镇化不可逾越的红线。

强化规划实施监督。应用新理念、新技术,加强对重点区域、重要领域国土空间规划研究,体现战略性,提高科学性,加强协作性,注重操作性。按照“统一底图、统一标准、统一规划、统一平台”的要求,建设国土空间基础信息平台,完善数据汇聚、集成与智能分析机制。全面实施国土空间监测预警和绩效考核机制,开展常态化城市体检评估。

专栏2国土空间开发功能分区

1.城市化发展区。巴川街道、南城街道、东城街道、蒲吕街道、旧县街道和大庙镇、二坪镇、庆隆镇,面积403平方公里,占全域面积30%。增强人口和经济承载能力,引导城镇合理布局。重点评估地区生产总值、城镇土地产出效率、常住人口优质公共服务供给、资源环境超载程度缓解率等方面指标。

2.农产品主产区。太平镇、侣俸镇、少云镇、平滩镇、水口镇、高楼镇、庆隆镇、白羊镇、土桥镇、石鱼镇、围龙镇、永嘉镇、虎峰镇、西河镇、华兴镇、福果镇、维新镇、小林镇、双山镇、安溪镇,面积797平方公里,占全域面积59%。保障粮食安全,合理保护利用耕地资源,有效供给主要农产品。重点评估耕地保有量、永久基本农田保护面积、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产业准入负面清单执行、农民增收和农业增效等指标。

3.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态保护红线、自然保护地涉及区域,面积141.99平方公里,占全域面积11%。保障生态安全,维护生态系统完整性,增强生态产品供给能力。重点评估生态空间规模质量、生物多样性指数、生态产品价值、产业准入负面清单执行等指标。

第二节 完善用途管制规则,强化用途管制监控

推进用途管制全覆盖。建立以永久基本农田、生态保护红线、城镇开发边界为主要控制线的分区分类用途管制体系,加强和改进国土空间准入管理。在城镇开发边界内实行“详细规划+规划许可”的管制方式;在城镇开发边界外按照主导用途分区,实行“详细规划+规划许可”和“约束指标+分区准入”的管制方式。以生态保护和耕地保护为重点,分区分级细化相关管控规则。对生态保护红线内的核心保护区,原则上禁止人为活动;对生态保护红线内的其他区域,仅允许对生态功能不造成破坏的有限人为活动,制定监管办法。建立农用地内部耕地、园地、林地、草地之间用途转化管制规则,明确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不同的管制目标和管制强度,加强永久基本农田和耕地向建设用地以及其他农用地转化的用途管制措施,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耕地“非粮化”。

改进土地利用计划管理。深化年度建设用地总量调控制度,完善“土地要素、计划指标跟着项目走”机制,坚持“以消化存量确定增量”,以真实有效的项目用地作为配置计划的依据,严格各类建设用地标准管控和项目审批,统筹安排新增和存量建设用地。完善“人地挂钩”“增减挂钩”“增存挂钩”机制,探索建立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节余指标区域调剂新机制,加大“人地钱”挂钩配套政策激励力度。

强化用途管控监督。构建自然资源“调、规、批、征、供、用、建、验、登”全生命图谱,加强规划自然资源全链条、全周期管理。深入开展“互联网+监管”,强化“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加强日常巡查和台账检查,重点对涉及永久基本农田、生态保护红线等涉及底线红线问题检查。

第三节 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一体化发展

拓展开放通道。强化“桥头堡”城市枢纽功能,打造东融西进、南接北引的综合交通网络。建成成渝中线高铁、城轨快线璧铜线,全面融入“轨道上的都市区”,加快形成“两高两普一城际两轨道”铁路网。加快建设千吨级涪江航道。建成投运铜安高速、合璧津高速和渝遂复线高速,加快实施“一环七射两联线”高速公路网。建成铜梁至重庆新机场高速、渝遂高速扩能二期,创建主城都市区城乡交通一体化示范区,基本形成“半小时、1小时、3小时”出行圈。加快建设重庆西向发展桥头堡,努力争当成渝中部崛起排头兵。

深化区域合作。主动参与川南渝西融合发展试验区建设,加快推动“铜遂绵”合作,着力构建“铜资简”轴线城市联盟,共建涪江流域科技创新走廊、涪江观光走廊、巴蜀文化旅游走廊、商品交易市场集散走廊、跨境河流生态廊道,打造基本公共服务跨区域合作示范区域。加强与两江新区、重庆高新区产业互补协作,深化与西永、两路寸滩综合保税区合作,促进科学城等科研创新成果在铜梁落地转化。强化毗邻地区合作,从现代产业协同协作、生态环境联防联治、公共服务共建共享、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等方面打造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中部崛起重要增长极。在周边城市中发挥比较优势,共同打造成渝电子信息、高端装备制造、美妆等产业集群。推进“大铜新区”规划研究,促进铜梁-巫山产业协作园发展。推动与合川、大足、潼南的协同发展,立足城际交通优势、农文旅资源优势和产业发展基础,携手推进特色产业集群合作共建与联合创新。加大铜梁与重庆中心城区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力度。持续推动铜梁与重庆中心城区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及重大公共服务设施共建共享。

第四节 优化“一轴两翼”协调发展空间格局

围绕加快打造产业高地、文旅胜地、宜居美地、民生福地的发展目标,推进全域协同发展、错位发展、互补发展。结合地形地貌、区位交通、资源禀赋、发展基础、地域文化等因素,立足当下,着眼未来,规划形成“一轴两翼”空间发展格局。

两高经济发展主轴。即成渝中线高铁、铜安高速、省道S302辐射的交通主轴,也是未来高质量发展高品质生活的经济主轴,包括中心城区及周边的石鱼、庆隆、土桥、二坪等镇,以及以平滩为中心,涵盖双山、小林、侣俸的西部片区。中心城区坚持生态、业态、形态、文态“四态合一”,建设宜居宜业宜游的魅力城市。西部片区大力发展商贸物流、现代农业、休闲旅游,推动城乡融合发展。

两江农文商体旅融合发展翼。以安居为中心,包括少云、维新、高楼、白羊、太平、水口等镇。该区域拥有涪江、琼江等自然资源和安居古城、少云故居等人文资源,大力发展休闲农业、观光农业、体验农业,推动农文体商旅融合发展主动融入巴蜀文化旅游走廊、涪江观光农业走廊。更加注重农业科技创新和发展模式创新,加快建设国家农业科技园主要承载区,共建涪江流域科技创新走廊。

两山绿色产业发展翼以大庙为中心,涵盖虎峰、福果、围龙、华兴、西河、永嘉、安溪等镇。该区域交通优势明显,拥有丰富的页岩气资源及其他矿产资源,发展潜力巨大,应主动承接成渝“双核”功能疏解、产业转移,大力发展先进制造、商贸物流、现代农业,建设城市副中心。但由于处于两山槽谷之间,河流水系非常有限,加上矿产开发,生态环境面临较大压力。亟需加快转变发展方式,更加注重生态修复保护,结合资源优势和区位优势,积极探索生态产品价值实现。

2-2铜梁区“一轴两翼”发展布局示意图

第五节 助推城乡融合发展

完善城镇化空间布局。推进中心城区内涵提升式发展,围绕城市空间结构、功能布局科学布局各类用地,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并积极盘活存量用地、挖潜低效用地。引导创新要素集聚,增强公共服务功能,强化公共服务设施、环境卫生设施、市政公用设施、产业培育设施提级扩能用地供给,规划建设产城景融合、职住平衡、生态宜居、交通便利的城市新区。分类引导小城镇发展,坚持以产立镇、以产兴镇,按照区位条件、资源禀赋和发展基础,支持小城镇因地制宜发展优势产业,打造综合服务型、工业发展型、农业产业型、商贸物流型、文化旅游型等各具特色的小城镇,打造协调发展、一体融合的城乡发展格局。推进城镇基础设施功能补短板,完善停车场、农贸市场、休闲广场等基础设施。完善小城镇联结城乡节点功能,推动城市产业和公共服务功能向乡村延伸。

精准支持乡村振兴。按集聚提升、城郊融合、特色保护、搬迁撤并四种类型,合理确定村庄规划布局。开展实用性村规划编制,优化完善全域全要素村规划,实现村规划全覆盖。强化乡村建设规划许可管理,精准投放指标、项目、用地等村规划实施要素,创新“村规划+项目清单”实施机制,激发乡村发展活力。结合《重庆市乡村规划设计导则》《重庆市铜梁区民居建设指引》等,加强村庄风貌的规划指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严格落实过渡期内相关工作要求,新增建设用地计划指标优先保障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和乡村振兴用地需要。

全面服务城市提升推进城市更新提质,系统做好城市更新规划,逐步完善城市更新规划、土地、登记等政策体系。开展白土坝、迎宾路与中南路交汇处节点等城市更新改造。实现中心城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全覆盖,高水平开展科创新城、大学园片区、高铁片区、龙腾片区等重点片区城市设计,实行城市设计管形态、控规管指标“双控”管理,严格高度、强度、密度分区管控。加快推进老旧小区加装电梯、完善功能等改造和社区公共服务提升,推行社区规划师制度。高水平打造铜梁区城市规划展览馆。优化发展城市公共交通,完善城市绿道、步行道等慢行网络。提升边角地等市民身边公共空间品质。

保护传承历史文化。推进安居国家历史文化名镇保护规划的有序实施,实现保护和合理开发相结合。申报西门片区传统风貌区,有序推进传统风貌区和历史建筑的保护修缮及活化利用。持续推进历史文化资源普查,建立铜梁区历史文化资源信息库,加强普查成果梳理研究。

促进城乡要素合理流动。以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重庆西部片区(铜梁区)建设为契机,有序开展城乡融合改革试点,促进人、地、钱等要素双向自由流动。探索推进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进一步拓展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使用途径,助力乡村振兴产业发展。编制实施土地征收成片开发方案。全面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落实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三十年政策,丰富完善承包地“三权分置”实现形式,稳步推进农村宅基地改革,保障进程落户农民土地承包权、宅基地使用权、集体收益分配权,鼓励依法自愿有偿转让退出农村权益制度,探索农村土地“撂荒”约束方式。完善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和基础设施一体化的体制机制,推动教育、医疗和公共文化等资源以及交通、能源、水利、信息、市政公用等基础设施合理配置和布局。


第三章 健全自然资产管理,显化自然资源价值

以推进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改革为核心,以生态产品价值实现为目标,按照“摸清家底—明晰产权—完善制度—谋划产品”的思路,持续推动铜梁区自然资源变资产、资产变资本,实现生态美、产业兴、百姓富。

第一节 推进全区自然资源调查,摸清自然资源家底

有序推进自然资源统一调查。在第三次国土调查的基础上组织开展基础调查成果年度更新,统筹全区地理国情、森林、水、湿地等专项调查,及时掌握全区自然资源的变化情况,重点掌握自然资源数量、质量、规模、分布及保护利用情况,保障基础调查成果的现势性。按照全市“1+N”调查工作机制部署,统筹林业、农业农村、水利、生态环境等部门,组织实施林、草、水、湿地、自然保护地等专项资源调查,查清全区自然资源资产家底,明晰年度变化情况,重点掌握自然资源数量、质量、规模、分布及保护利用情况。

全面开展自然资源动态监测。依托自然资源基础调查、专项调查形成的本底数据,建设自然资源调查监测数据库。定期开展覆盖全域自然资源的常规监测,适时开展以国土空间规划及专项规划实施、各类专项调查成果应用等专题监测,及时开展以自然灾害、地灾防治等应急监测,对自然资源变化情况进行动态跟踪。

建设自然资源时空数据库。以调查、监测成果数据为基础,以山水格局、地形地貌等基础地理信息为框架,以数字高程模型、数字表面模型为基底,以高分辨率遥感影像为覆盖背景,集成地下空间、地表基质等各类自然资源,构建自然资源三维立体“一张图”。

专栏2自然资源调查监测重点工程

1.森林资源调查工程。开展全区森林资源的空间分布、范围、面积等属性的调查;查清全区森林覆被类型、优势树种等林分因子;对森林重点区域专项调查,重点对自然公园及生态保护红线内分布的天然乔木林开展调查;开展退耕还林专项调查,对历年来实施退耕还林项目进行调查;开展国土空间规划中造林绿化空间专项调查,将规划造林绿化空间明确到国土空间规划中并上图入库。

2.湿地资源调查工程。查清安居湿地公园管理范围内湿地类型、水源补给、湿地率、植被覆盖、生物多样性情况,开展管理范围内历年遥感影像监测,进行国土利用现状及变化情况分析。

3.水资源调查工程。查清全区地表水资源生态空间相关信息,包括基础信息、空间信息、工程信息,形成地表水资源调查监测底图。

4.城市空间调查工程。重点开展淮远新区多要素城市地质调查、水文地质调查,形成分析报告。

5.地下资源调查工程。开展地下空间资源调查,建立地下空间资源开发利用调查监测数据库;收集整理现有矿产资源调查成果,摸清全区矿产资源集中开采区资源状况,建立地下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监测数据库;整合集成各类地下资源数据,建立地下资源三维立体空间模型,为地下资源监测提供支撑。

6.数据库建设及成果综合分析工程。编制自然资源全域全要素调查数据库标准,开展各类自然资源专题调查数据整合,成果统计汇总以及综合分析;评价各类自然资源基本状况与保护开发利用程度,为自然资源保护与合理开发利用提供决策参考。

第二节 统筹全区自然资源统一确权登记,落实自然资源资产产权主体

健全自然资源资产产权体系。创新自然资源资产全民所有权和集体所有权的实现形式,落实承包土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三权分置”,探索宅基地所有权、资格权、使用权“三权分置”,稳步推进农村宅基地管理制度改革,支持“三变改革”落地见效。完善矿业权有关制度,合理延长探矿权有效期及延续、保留期限,分类设定采矿权有效期及延续期限,完善探矿权、采矿权与土地使用权衔接机制。

科学统筹全区自然资源统一确权登记。持续开展自然资源地籍调查,有序推进自然资源统一确权登记,探索统一行使、分类实施、分级代理、权责对等的所有权委托代理机制。研究制定全区自然资源统一确权登记工作方案,按照国家和重庆市统一部署,优先对毓青山国家森林自然公园、西温泉山市级森林自然公园、安居国家湿地自然公园等各类自然保护地,重点国有林区,涪江、琼江等重要生态空间确权登记,适时启动其他区域自然资源确权登记,逐步推动实现自然资源确权登记全覆盖,加强自然资源确权登记成果信息化管理,让各类资源资产产权清溪、归属明确。

第三节 健全自然资源有偿使用制度,推动自然资源资产市场化交易

推进土地、森林、矿产等自然资源有偿使用制度改革,提升自然资源要素市场化配置水平,促进自然资源资产流转高效、畅通有序。

完善自然资源资产有偿使用制度。健全国有土地资源有偿使用制度,逐步扩大国有土地有偿使用范围,对可以使用划拨建设用地的能源、环境保护、保障性安居工程、医疗、养老、教育、文化、体育及供水、供气、供热设施等项目,鼓励以出让、租赁等有偿方式供应土地,进一步缩小国有建设用地划拨范围,完善公共服务项目有偿使用政策。深化矿产资源有偿使用制度改革,扩大矿业权竞争性出让范围,严格限制协议出让,推行“净矿出让”。完善水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健全水资源费差别化征收标准和管理制度,严格水资源费征收管理,确保应收尽收。建立国有森林资源有偿使用制度,严格执行森林资源保护政策,规范国有森林资源有偿使用和流转,加快建立以国有林场为重点的国有森林资源有偿使用制度,确定有偿使用的范围、期限、条件、程序和方式,通过租赁、特许经营等方式发展森林旅游。

加强自然资源资产收益分配管理。构建统一门类、统一“收益池”、统一预算的自然资源资产收益管理制度,建立自然资源资产所有者权益基金。探索将自然资源资产净收益优先用于资源保护、资产保值增值以及生态保护修复,加大对自然资源整体性保护、生态修复和乡村振兴支持力度。完善土地出让收入分配机制,分年度稳步提高土地出让收入用于农业农村比例,2025年土地出让收益用于农业农村比例达到50%以上。

第四节 突出自然资源优势,打造优质生态产品

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探索政府主导、企业和社会参与、市场化运作、持续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基本建立生态环境保护利益导向机制。

全面开展自然资源评价,识别生态产品价值。依照国家自然资源资产核算评价制度,开展实物量统计,探索价值量核算。实现自然资源资产评估空间化,与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国土空间生态保护修复等有机衔接。以自然资源资产评价结果为依据,突出流域、矿产、森林、农田和闲置国有资产等重点领域资源资产动态发现,识别原生态产品、衍生态产品、融生态产品,把有价值的资源资产挖掘出来。

探索原生态、衍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对巴岳山、毓青山、仙隐山、掌印山、六赢山等具备原生态产品价值的生态区域,以保护和提升为导向进行拓展。探索建立以森立覆盖率横向补偿、林票、生态地票等为主的生态资源指标市场化交易机制。衍生态产品是以山水林田湖草为直接材料和条件形成的价值状态,主要分布于巴岳山、毓青山等山地地区的生态农业及西部平坝丘陵地区的农田产品等。充分挖掘衍生态产品价值形式,通过稻虾、稻蟹、稻鱼等生态共赢方式,种植油菜、向日葵等景观价值高的农作物,发展有机蔬菜、生态食用菌等经济价值高的产品,实现同类资源的资产最大化效应,并支持推进交通、能源、数字经济等新老基础设施和电商平台、物流中心等交易载体的建设,为生态产品开发交易提供便利条件。融生态产品是以自然生态环境为基础,与相关生产生活融合形成的价值状态,主要分布在西郊、农业科技园区、玄天湖生态旅游区、毓青山风景区、巴岳山度假区等。融生态产品的价值以促进和带动为导向进行拓展,强化城乡联动,推动城市企业进入适宜地区从事生态产品价值的经营开发,因地制宜推动生态农业、生态旅游、生态康养等新产业新业态发展。


第四章 落实最严格耕地保护制度,强化粮食安全保障

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实施耕地保护和质量提升行动,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加强耕地管控、建设,加快形成保护有力、集约高效、监管严格的耕地保护新格局,坚决守住耕地保护红线,切实筑牢粮食安全底线。

第一节 实施耕地保护和质量提升行动

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和防止耕地“非粮化”。严格落实国家和市级下达的耕地保护任务。坚持农地农用,遏制耕地“非农化”行为,严控耕地转为非农用地。加强乡村地区建设用地审批和规划许可管理,按照“以补定占”原则从严控制建设占用耕地,引导非农建设项目优化选址范围,尽量不占或少占耕地,特别是水田等优质耕地。加强耕地向林地、草地、园地等其他农用设施用地转换的管制措施,强化耕地进出平衡,防止耕地“非粮化”。每半年开展耕地“非农化”“非粮化”情况动态监测,及时预警乱占耕地从事非农建设,构建早发现、早制止、严查处的常态化监管机制。

着力提升耕地质量。加快推进开展耕地资源质量分类,以国土“三调”为基础完成耕地等级调查评价,查清耕地质量等级和产能状况。开展农用地质量定级及基准地价测算。以提高耕地产能和提升耕地地力为目标,以粮食生产功能区和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为重点,实施耕地质量保护与整治提升行动。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工程,鼓励对高标准农田已建项目区进行改造提升。加强垦造水田后期培肥改良,综合采取工程、生物、农艺等措施,有效提高耕地产能。鼓励和支持新型经营主体承接承包撂荒地开展托管经营服务,加强撂荒地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复耕复种。

规范农业结构调整。坚持农地农用,严格控制耕地转为林地、园地等其他类型农用地。进一步严格规范设施农业用地范围、用地规模以及用地程序,坚决防止以发展设施农业为名擅自占用耕地、永久基本农田搞非农建设等违法违规行为发生。健全粮食生产利益补偿机制,统筹用好相关资金支持用于粮食生产的耕地种植管护。以稳定粮食产量和粮食产能为目标,促进农业结构向有利于耕地保护的方向调整。

强化耕地保护责任目标考核。进一步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部门协同、公众参与、上下联动的共同责任机制。区政府与镇街每年签订耕地保护目标责任书,分解下达目标任务,明确镇(街道)主要负责人为耕地保护第一责任人。各镇街切实承担起耕地保护责任,推动建立“田长制”,明确“田长”职责设置及区、镇两级政府与村集体经济组织在耕地保护工作中的职责分工,将“田长制”实施情况纳入耕地保护目标自查体系。完善耕地保护责任目标考核办法,将耕地“非农化”行为纳入考核内容,建立耕地保护责任落实与基层干部绩效评价挂钩的奖惩机制。实行耕地保护党政同责,对履职不力、监管不严、失职渎职的党政领导干部,依纪依规追究责任。

第二节 加强永久基本农田特殊保护

划实划优永久基本农田。调整完善永久基本农田保护任务,落实到地块图斑,完成勘界定标。以国土“三调”成果为基础,全面梳理退耕还林、调出生态保护红线和划定不实、违法违规占用、农业结构调整等耕地“非农化”“非粮化”涉及的永久基本农田情况,按照永久基本农田重点用于粮食生产的要求,对现有永久基本农田实行优进劣出,根据保护目标任务核实永久基本农田落地落图。建立健全永久基本农田储备区制度,在永久基本农田之外的优质耕地中,划定永久基本农田储备区并上图入库。

严格永久基本农田用途管制。永久基本农田重点用于粮食生产,特别是要保障水稻、小麦、玉米、豆类、薯类等农作物种植面积。禁止任何单位和个人擅自改变永久基本农田用途和布局,禁止通过擅自调整国土空间规划规避占用永久基本农田审批。一般建设项目不得占用永久基本农田,国家级重大建设项目选址确实难以避让永久基本农田的,严格按照“数量不减、质量不降、布局稳定”的要求,优先从永久基本农田储备区耕地中补划。

强化永久基本农田管理。按照国家要求,对划定的永久基本农田,明责任、设标志、建表册、入图库,逐级签订保护责任书。强化信息化管理,建立永久基本农田管理系统,实时更新和共享永久基本农田占用、补划及永久基本农田储备区信息,并纳入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管理。

第三节 落实耕地占补平衡与进出平衡制度

持续推进改造水田。按照“以补定占、以需定改”原则,将已建高标准农田项目范围内的适宜地块纳入改造水田范围,充分保障非农建设项目落实水田占补平衡需求。完善改造水田项目立项实施、质量监管、验收报备、后期种植管护及指标统筹调剂等管理机制,进一步强化激励约束。积极推动改造水田与水利灌溉工程、乡村振兴战略紧密结合,确保改造形成的水田能够持续稳定利用。

积极拓宽补充耕地来源。按照国家的部署,积极支持在可以垦造耕地的荒山荒坡上种植果蔬、林木,发展林果业。同时,在地势平坦地区原地类为耕地上种植果树、植树造林的地块,逐步退出并恢复耕地属性。国土“二调”不是耕地的,可作为新增耕地来源用于占补平衡。统筹实施全域土地综合整治、高标准农田建设等各类土地整治项目,在严格控制成片未利用地开发的基础上,重点对农用地、低效建设用地等进行整理,增加耕地数量、提升耕地质量、改善耕地生态、优化耕地布局,新增耕地按照统一计划管理,经核定后可用于落实耕地占补平衡。

加强新增耕地核定管理。统筹做好补充耕地数量、质量和产能核定,严禁占优补劣、占水田补旱地,确保新增耕地真实、可靠。补充耕地逐地块落图、拍照入库,及时纳入年度土地利用变更调查中进行地类变更。

开展恢复地类整治,保障耕地“进出平衡”。目前,全区标注恢复属性地类总规模15038公顷(2020年变更同口径数据),其中即可恢复8329公顷、工程恢复6709公顷,主要分布在平滩镇、侣俸镇、南城街道、虎峰镇、蒲吕街道等乡镇。规划期内,按照先易后难的顺序,拟恢复耕地优先选择标注“即可恢复”属性的灌木林地、其他园地、坑塘水面等地类开展,其次选择标注“工程恢复”属性的灌木林地等地类开展。同时,编制年度耕地“进出平衡”总体方案,明确耕地转为林地、草地、园地等其他农用地及农业设施建设用地的规模、布局、时序和年度内“进出平衡”的安排,依照年度计划逐年实施恢复耕地,确保耕地数量不减少。

专栏3耕地保护提升

1.永久基本农田核实整改工程。 以国土“三调”成果为基础,全面梳理退耕还林、调出生态保护红线和划定不实、违法违规占用、农业结构调整等耕地“非农化”“非粮化”涉及的永久基本农田情况,按照永久基本农田重点用于粮食生产的要求,对现有永久基本农田实行优进劣出,根据目标任务核实永久基本农田落地落图。

2.土地整理工程。按照耕地数量、质量、生态“三位一体”保护要求,以做实新增耕地为核心目标,通过合理布设土地平整工程,改善土地利用条件,增加有效耕地面积。“十四五”时期多渠道落实补充耕地0.5万亩,新增水田0.2万亩。

3.开展“旱改水”项目。为全面落实“占优补优、占水田补水田”的耕地占补平衡制度,探索将现有中低产田和低洼易涝地改造为水田,有效提高土地产出效益,形成稳定的生产能力,做到藏粮于田。

4.耕地资源调查评价与监测。完成国土“三调”耕地等级调查评价和耕地资源质量分类专项工作,优化耕地资源调查监测体系和耕地质量监测网络,开展耕地资源动态监测,严守耕地保护红线。



第五章 加强生态保护修复,筑牢生态安全屏障

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整体保护、系统修复、综合治理,提升生态碳汇能力。

第一节 优化生态安全总体格局

建立“两屏三片五带多点”生态安全格局。坚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以国土“三调”为基础,着力构建“两屏三片五带多点”复合型、立体化、网络化的总体安全生态格局,保护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区中部生态屏障。“两屏”即巴岳山、毓青山生态屏障,重点发挥水土保持、水源涵养和生物多样性功能,保护峰、崖、洞、瀑布等特色景观,坚持“面上保护、点上开发”原则,加强自然保护地保护及建设管控,适当发展山地生态观光。“三片”即仙隐山水土保持生态功能区、北部丘陵水源涵养生态功能区、六赢山水土保持生态功能。“五带”即小安溪、淮远河、平滩河、琼江、涪江生态带。“多点”即小北海、玄天湖、同心桥水库、连片林草地等生态功能斑块及各类自然保护地,形成生态斑块,共同发挥水土保持、水源涵养、生物多样性保护等生态功能。







5-1铜梁区生态系统保护规划图

严守生态保护红线。认真落实国家及市级生态保护红线管理办法,结合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编制,开展生态保护红线勘界定标工作,确保生态保护红线性质不转换、功能不降低、面积不减少、责任不改变。结合区级实际,按照科学、简明、可操作的原则,细化优化自然保护地生态保护红线管控规则。妥善处理历史遗留问题,结合村规划编制,引导生态保护红线内人口有序逐步转移。严格落实生态保护红线监管制度和执法督察制度,确保生态保护红线面积不低于141.99平方公里。完善依法建设占用各类自然生态空间的占用补偿制度,严格占用条件,提高补偿标准。

第二节 加强生态脆弱区生态环境综合整治

按照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原则,对山水林田湖草进行一体化系统整治,增强生态系统稳定性。

建立水土流失重点预防区,有效避免人为水土流失。该区域主要包括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风景名胜区等植被生态条件较好,水土流失轻微,但存在潜在风险的区域。主要包括毓青山水土流失重点预防区、巴岳山水土流失重点预防区、平滩—双山—小林水土流失重点预防区、白羊水土流失重点预防区,上述区域实施最严格的预防管护措施,保护好区域林草植被和水土保持设施,并严格控制生产建设活动,有效避免人为水土流失。

形成水土流失重点治理区,加快治理进度强化监督管理。水土流失相对严重区域重点加大投入力度,加快治理进度,以小流域为单元,山水田林路村统一规划,综合治理。强化监督管理和预防保护,巩固治理成果,促进区域生态经济协调发展。

5-2铜梁区水土流失防治分区图

开展江河湖库综合治理,修复水生态系统。深化落实河长制,针对涪江、琼江、小安溪等流域重要的水源涵养区,重点处理水环境污染、水土流失、地质灾害频繁、生物多样性受到威胁等问题,切实加强水环境保护、加强消落区生态保护与恢复重建、建设生态屏障,保护生态斑块的连通性、整体性。重点实施水污染防治,提高断面水质,确保区段内水质稳定达标。针对农业面源污染、部分河段水质较差、城镇污水处理设施不完善等突出环境问题,设计生活污染控制、清水产流机制修复等工程。

保护与修复森林生态系统严格执行林地保护利用规划,强化林地分级和差别化管理,全面推行林长制,严格限制天然林采伐,建立健全天然林用途管制和保护监管制度,加强林业有害生物防控,强化森林防火能力。在国土空间规划中落实造林绿化空间1万亩,科学推进造林种草,带图斑下达国土绿化任务。

5-2铜梁区森林生态修复分布图

加快推进矿山生态修复。着力消化废弃矿山生态修复“存量”,“十四五”时期历史遗留和关闭矿山生态修复面积预计100公顷。建设在建矿山生态修复管理系统,加大在产矿山边开采边治理监督检查力度,探索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方案和土地复垦方案“二合一”,控制废弃露天矿山“增量”。

第三节 开展乡村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促进美丽乡村建设

推进农用地整治,提高耕地质量。以镇域或若干村为单元,差异化实施全域土地综合整治,整体推进农用地整理、建设用地整理和乡村生态保护修复。对于耕地自然条件较好、耕地比重大,土壤质地好、土层深厚的区域,积极开展农业产业导向型高标准农田建设,推动粮油、果蔬、畜禽、水产、中药材、花卉苗木、休闲农业等优势产业群发展,提升产业竞争力。对于地形起伏较大且陡坡耕地分布广泛的区域,全方位推动特色产业导向型农用地整理,针对不适宜农业开发的地区逐步退出,推进土地整治在乡村振兴中的平台作用,进一步强化全区土地生态修复力度。严禁违背农民意愿大拆大建,严禁破坏生态环境、砍树挖山填湖、占用耕地搞人造景观、破坏乡村风貌和历史文脉等。

优化用地布局结构,促进农村农业绿色发展。适应发展现代农业和适度规模经营的需要,统筹推进耕地提质改造、宜耕后备资源开发及农田基础设施建设、低效林园地改造等工程,优化农用地结构布局,在增加耕地数量、提高耕地质量、减少耕地“碎片化”的同时,提升农用地生态功能,促进农业绿色发展。按照节约集约高效利用的原则,推进存量农村建设用地整治利用,优化用地结构和布局,充分利用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地票等相关政策,有序开展农村宅基地、工矿废弃地以及其他低效闲置建设用地复垦,保障农村新产业发展用地空间,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第四节 推动碳达峰、碳中和工作

提升生态系统碳汇能力。坚持减碳排和固碳汇并举,严控生态空间占用,增强森林、草地、湿地、耕地等碳库固碳作用。持续加强森林生态系统保护,大力开展植树造林,持续增加森林面积,优化森林结构。加大草地生态保护修复力度,提升草地土壤碳汇能力。实施湿地保护修复工程,增强湿地碳汇能力。推广耕地保护性耕作,增强耕地碳汇能力。

支持新能源和节能环保产业发展。支持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等可再生能源利用和节能环保产业发展,完善风电、光伏发电规划和用地政策,因地制宜开发利用水能,稳步提升非化石能源在能源供给结构中的比重。大力推动石鱼、虎峰、大庙、华兴、围龙页岩气等非常规天然气开发利用,健全页岩气开发利益共机制,推动页岩气就地转化利用。

专栏4重要生态系统保护修复重点工程

1、废弃关闭矿山修复:针对矿山开发过程中地面塌陷、土地损毁、植被和地形地貌景观破坏等问题,开展矿山地质环境恢复和综合治理,稳步推进工矿废弃地复垦利用。通过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地票等措施,提高复垦效率。通过清除地表矸渣、修截排水沟、设置防护栏、植树还草等措施,改善矿区生态环境。

2、水污染治理:以琼江流域和小安溪流域水污染综合治理为重点,通过开展控源截污、节水减排、内源治理、生态修复、垃圾清理、底泥疏浚等综合性措施,开展污染水体的治理。

3、森林生态修复:以两山地区和重点生态功能区为重点,围绕增强森林生态综合功能和森林产出效益,实施针叶林改阔叶林、单层林改复层林、纯林改混交林、低效林改中高效林以及景观林彩化、美化等森林抚育改培措施。

4、水土流失治理:重点针对区内的坡耕地、四荒地、侵蚀沟、疏幼林地开展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切实改善坡耕地“薄、瘦、蚀、旱”等问题,提高水源涵养能力。对中度石漠化旱地适度开展以坡改梯为重点的土地整治,建设坡面水系、水利水保、生物篱等综合配套措施,减少水土流失,实现耕地蓄水保土和受损耕地休养生息。

第六章 推进资源高效利用,提高土地集约利用水平

落实最严格的节约集约用地制度,统筹增量和存量,推进人口向城镇集中、居住向社区集中、产业向园区集中,以土地利用方式转变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绿色转型。

第一节 强化建设用地管理

严格新增建设用地总量控制。制定建设用地总规模和人均建设用地指标分区管控措施,严格控制城乡建设用地无序扩张,“十四五”期末新增建设用地规模控制在国家和重庆市下达指标以内,单位GDP建设用地使用面积下降20%,实现以较少的资源消耗支撑更大规模的经济增长。制定完善区域节约集约用地控制标准,细化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项目建设用地指标。严控农村集体用地规模,严格各类建设用地标准管控和项目审批,尚未颁布土地使用标准或因安全生产、地形地貌、特殊工艺等要求确需超标准用地的建设项目应开展节地评价。加快推进区域整体评估,构建“标准地”出让指标体系,有序推进新增工业项目“标准地”出让。

提高存量建设用地供地比重。建立政府引导、市场参与的城镇低效用地再开发、再利用体制机制。认真落实新增建设用地计划与批而未供和闲置土地处置数量挂钩机制,定期开展批而未征、征而未供、供而未用和闲置低效土地清理、评估。结合乡村功能完善及产业发展,加大农村存量建设用地盘活力度,统筹开展农村建设用地、历史遗留工矿废弃地整治,优先保障乡村发展、乡村建设用地。

提升工业用地集约节约利用水平。制定高新区产业发展规划,指导工业项目准入及选址布局,建立新入驻和扩建工业项目用地联合会商机制,在招商引资过程中由区级相关部门共同研判项目入驻条件、选址位置、用地规模、规划条件等。调整提高工业用地容积率、投资强度、产出强度、税收强度等,取消容积率上限和调整容积率下限,投资强度提高到不低于350万元/亩,产出强度提高到不低于600万元/亩,税收强度设定为10-20万元/亩。制定工业项目用地监管制度,与用地企业签订可量化的项目落地监管协议,包括准入条件、投产时间、投资强度、产出强度、税收强度、节能环保、土地及地上建筑物转让条件、违约金标准及收取方式、收回土地使用权情形、退出机制、违约责任等,并实施工业用地绩效评估,逗硬违约责任追究。加快推进批而未供、闲置工业用地等增存挂钩任务处置。

第二节 提升资源配置效率

严格落实“增存挂钩”机制。区分情况采取限期开发、征收土地闲置费、失信惩戒、无偿收回等方式,解决供而未建、用而未尽、建而未投等问题。依法采用调剂使用方式处置批而未供土地,分割转让土地使用权处置“僵尸企业”土地。城市集中建设区划拨、出让的低效用地,在符合国土空间规划的前提下,允许改变权利性质和土地用途、补交土地出让价款后,运用市场化配置方式,由单一主体或联合开发体自行开发,原划拨决定书或出让合同约定改变用途需由政府回收的,按规定和合同约定执行。对未完成开发投资总额25%的产业用地,采取预告登记转让等方式处置。对单宗面积较大、整体盘活困难的土地,推行分割转让使用权机制。对“僵尸企业”、涉法涉诉土地,建立联合处置机制,推动盘活利用。

盘活闲置低效建设用地资源。深入开展城镇低效用地再开发,推动城乡存量建设用地盘活利用。强化供地后的监管及闲置土地处置力度,按照“一地一策”的原则制定闲置土地处置方案,针对存量用地、低效用地、零星边角地,围绕补齐功能短板、提升城市品质,分类提出处置方案,促进城市更新提质。

完善市场化配置土地管理体制。推动实施城乡土地统一调查、统一规划、统一整治、统一登记,结合国土空间规划、产业发展、人口流动等因素,着眼土地市场供需情况,建立健全城乡建设用地供应三年滚动计划。强化土地储备、整治、出让统筹管理。改进土地供应利用统计监测,加强批而未供、供而未用、供而未建土地认定处置。

完善土地价租均衡调节机制。优化居住用地和工业用地结构比例,实施工业用地差别化地价管理政策。探索建立有利于节约集约用地的租金标准,根据产业类型和生产经营周期确定各类用地单位的租期和用地量,引导企业减少占地规模,缩短占地年期。进一步完善土地价租税体系,提高土地保有成本,强化对土地取得、占有和使用的经济约束。

第三节 加强土地出让统筹管理

健全土地出让规划统筹机制。强化规划引领土地出让,建立规划对城市发展建设时序、范围、内容的引导和管控机制。建立完善项目生成机制,依据规划实施项目库,综合土地成熟度和建设项目实施时序等因素,确定年度可实施的经营性及配套公共服务设施项目,为年度土地出让工作提供基础。

加强合同履约监管统筹。实行土地出让合同精细化管理,分类确定建设项目开竣工时间,研究确定建设项目开竣工违约金和土地闲置费征收标准与规则。严格按照土地出让合同和监管协议的约定内容,及时组织开展日常巡查、价款催缴、开竣工履约督促、闲置土地认定及处置等合同履约监管工作。行业主管部门对纳入土地出让合同的功能实现、运营管理、节能环保等要素,按照各自职责及“谁提出、谁监管”的原则实施精细化监管。

第四节 有序推进城市有机更新

着力推进城市更新设计。以建设“宜居城市、韧性城市”为目标,结合新一轮国土空间规划内容,完善总体城市设计内容。完成高新区、科创新城城市设计,强化科技引领、创新驱动发展,深化产产、产教、产城融合,优化用地功能、城市空间布局。科学开展龙腾片区区段城市设计,结合土地利用情况,合理统筹项目建设时序,切实加强建设管理。全面落实淮远新区城市设计指引,始终锚定高品质生活生态新区定位,不断强化“一张蓝图干到底”规划管理措施,补齐基础设施短板,完善城市功能配套,促进公共服务共建共享,建设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共生共荣的宜居新区。

着力推进老旧小区公共服务设施更新。研究制定老旧小区整治改造指南,有序推进老旧住宅小区房屋安全管理与维护、海绵化改造、养老设施完善、电梯加装、公共空间微更新、设施设备更新与维护等工作。重点对2000年以前老旧小区摸排识别,开展老旧小区更新改造。推动社区“15分钟生活圈”建设,利用区域内存量空间、低效空间进行功能更新、完善,从居住、就业、出行、服务、休闲等方面完善社区功能。探索推行“社区规划师”和“社区工程师”制度,通过定期沟通、走访互动等方式,强化社区规划与建设的公众参与,提高居民对老旧住宅小区改造的认同感。

着力推进低效空间更新。对不符合城市功能品质要求的旧厂房、旧市场、旧楼宇进行拆除重建,实现提质增效、功能重塑。重点针对白土坝片区低效工业厂区、杰民商贸城、光伦商贸城低效商业区进行改造利用。对具有地域特色和保护价值的旧厂房、旧市场、旧楼宇进行微更新,实现活化利用、功能再现。以成片危旧住宅区和城市建成区内城中村为改造重点,落实主体责任,强化项目策划和前期论证,加快推进已实施项目的签约清零、地块出让和开发利用工作。

第五节 创新节约集约用地机制

健全节约集约用地评价体系。开展全区单位GDP建设用地使用面积下降评估、行政区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状况整体评价、城市建设用地节约集约状况详细评价和开发区建设用地集约利用专项评价,全面掌握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状况。建立以亩均投资强度、产出强度、税收为主要指标,以土地开发率、综合容积率等为配套指标的亩均效益综合评价体系。创新土地复合利用政策,探索在有条件的地区实施区域整体转型,促进区内业态融合、功能复合。探索构建地上地下空间利用的规划、产权和管理制度体系,创新地上地下空间立体开发政策,推进建设用地多功能立体开发和复合利用。

加强节地模式创新,引导重大基础设施节地。科学规划、合理预控基础设施建设空间,引导铁路、公路、水利等基础设施减少工程用地和取弃土用地。科学开展市政设施廊道规划,统筹各类区域市政设施布局,强化线性基础设施并线规划建设,减少对国土空间的分割和过度占用。鼓励大型市政设施用地复合利用、小型市政设施随项目配套建设,加快推广基础设施建设类、新产业新业态类节地技术。采用综合开发、混合利用、集中连片改造等方式,大力推行土地综合开发类、低效用地再开发类、乡村建设用地节约挖潜类节地模式。


第七章 加强地灾防治,筑牢安全底线

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以防为主、防抗救相结合,完善地质灾害防治体制机制,着力防范化解地质灾害风险挑战,做到守土有责、守土担责、守土尽责,实现防灾有方、治灾有法、救灾有略,切实有效避免人员伤亡、减少经济损失,为重庆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的地质安全保障。

第一节 推进区域地质灾害风险调查

开展地质灾害风险调查评估。大力推进1∶5万比例尺地质灾害详细调查,全面完成全区地质灾害风险调查,基本查明全区地质灾害风险底数,科学合理划定易发分区、风险区划和防治区划。开展城市地质安全风险评价,推进区域性地质灾害综合评估。逐步开展重要隐患点、重点区域、高风险区域高精度风险调勘查,突出抓好交通沿线、陡坡崖边等排查。

加强地质灾害隐患早期识别。充分利用“天--地”一体化多源立体观测体系和综合遥感技术,实施覆盖全区的地质灾害隐患早期识别和地面验证,降低地质灾害新生突发风险。结合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以识别发现的隐患点和农村房屋前后边坡、学校、场镇、居民集中区等区域为重点,扎实做好地质灾害隐患汛前排查、汛中巡查、汛后核查,汛期坚持雨前排查、雨中巡查、雨后核查全覆盖,对重大隐患点实行24小时监测。

第二节 完善地质灾害监测预警体系

健全地质灾害监测预警网络。围绕灾险情“什么时候发生”,人防和技防并重,点线面相结合,加强预警会商和预警信息发布,提升预警精度和时效性。加强群测群防员遴选、补齐、培训和激励,夯实“四重”网格管理体系,对已发现所有地质灾害隐患点,严格落实群测群防监测工作责任,及时发现险情、及时预警、及时转移受威胁群众。加强重庆地质灾害防治APP运行管理,实现地质灾害全生命周期管理和告警、预警、处置全流程闭环管控。

加强专群结合监测预警建设。加快推进专群结合监测预警实验和群测群防智能化监测预警项目建设,推广应用普适型监测预警设备,充分利用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提高自动化智能化监测预警的覆盖面和精准度,初步实现地质灾害实时监测和提前预警。完善地质灾害专群结合监测预警体制机制,落实专业队伍驻守制度,持续提升风险区内交通、旅游、水利、能源等各行业基层群众的地灾监测预警能力。

第三节  强化地质灾害综合治理

提升综合治理水平。提高重点地区和重点部位防御工程标准,科学设计防范措施,推进工程治理或排危除险,加大中小地质灾害工程治理力度,基本完成威胁人员密集区及威胁学校、集镇等重大地质灾害隐患的工程治理,最大限度减少受灾害威胁人员。及时维护受损或防治能力降低的地质灾害治理工程,确保长期安全运行。加大地质灾害避险移民搬迁力度,提高政策扶持力度和资金补助标准,按照轻重缓急、避让优先原则,以易地建房就近安置、鼓励城镇落户安置等方式,做到应搬尽搬。

加强地质灾害防治能力建设。完善全市地质灾害信息系统,实现地质灾害“早期识别-调查评价-监测预警-搬迁避让-工程治理-风险管控”等全链条数据管理。加强各级行政管理人员、技术支撑人员、应急救援人员及群测群防员等地质灾害防治知识培训,组织受威胁群众开展防灾应急演练,强化防灾备灾体系和能力建设。

第四节  增强防灾减灾救灾合力

全面落实地灾防治责任。健全“党委政府领导、规划自然资源部门牵头、地勘技术单位支撑、相关部门协作、基层组织、全民参与”的共同防治责任机制。地质灾害易发地区政府要坚决克服侥幸心理和麻痹思想,完善应急预案,建立快速反应机制,加强应急救援队伍建设,做好物资、资金、设备等各项应急准备工作。凡出现地质灾害险情,基层政府要迅速组织群众转移并做好安置工作,设置危险区域警戒线,严防群众在转移后擅自再次进入,坚决避免群死群伤事故发生。

加强部门协调联动。规划自然资源部门要密切关注雨情、水情、汛情及地质灾害灾情险情,加强与住房城乡建设、交通、水利、文化旅游、应急、能源、气象等部门的协调联动、信息资源共享,统筹好各系统行政力量、专家团队、技术人员、群测群防员、应急物资装备等资源,充分发挥地勘、遥感、测绘等专业人员作用,各司其职,各担其责,共同做好隐患巡查排查、监测预警、撤离避险、转移安置、抢险救援和次生灾害防范等各项工作。

加大防灾知识宣传普及力度。全面普及预防、辨别、避险、自救等地质灾害防治应急知识,提高干部群众的临灾自救和互救能力。在所有地质灾害隐患点设立警示牌和宣传栏,及时向受威胁群众发放防灾、避险明白卡,明确险情发生后撤离转移的路线和避让地点。












第八章 深化矿产资源改革,推进绿色矿山建设

突出地域优势和资源特色,深入推进矿业领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合理布局重点勘查区、重点开采区和建筑石料用灰岩集中开采区,推动矿业绿色发展、规模开发与集约利用,促进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发展优势。

第一节 明确矿产资源勘查开发调控方向

明确矿产资源勘查开发方向,落实“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及自然保护地管理等要求和全市规划对能源资源基地和规划矿区管控要求,着力构建区域资源优势互补、勘查开发定位清晰、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的空间格局。加强地热、锶矿、页岩气等矿产资源勘查,提高矿产资源保障能力;重点开采石灰岩、砂岩、地热等优势矿种;限制开采锶矿,严格控制锶矿开采总量;禁止开采目前经济差、选冶技术不成熟的低品位锶矿,以及砖瓦粘土等对环境可能产生严重破坏且不可恢复的矿产,禁止各类采用落后生产力、落后生产工艺、落后产品进行的开采活动。

第二节 统筹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

分区管控,优化布局。划定禁止开采区。以评估优化后的生态保护红线、自然保护地、永久基本农田,交通干线100m范围内为标准,划定矿产资源禁止开采区,禁止所有矿产资源开采,现有矿山原则上不再增划资源,出让合同到期后依法退出。划定集中开采区。根据铜梁区矿山分布特点和矿业发展实际情况,规划矿产资源集中开采区3个,分别为旧县-蒲吕石灰岩集中开采区、华兴石灰岩集中开采区、福果矿业经济区,重点保障重庆主城周边碎石供给。划定限制开采区。限制矿产资源开采,既有矿山收缩或有序退出重要矿产开发区域。

重点明确,点状开采。划定旧县-蒲吕、华兴、福果三大集中开采区。明确地热、砂岩点状开采布局,地热资源开发应与打造上规模、高档次的特色温泉旅游景区相结合。

区域协同,共建资源保障基地。协同璧山区共建“华兴-璧山”福禄建筑石料用灰岩资源保障基地,重点保障渝昆高铁、兰渝高铁、铜梁南环高速公路、大足至内江高速(重庆段)和铜梁区、璧山区、潼南区城乡建设。

8-1 铜梁区矿产资源开发保护图

第三节 持续推进矿业绿色发展

推进矿产资源绿色勘查。结合铜梁区实际,根据市级绿色勘查规范,完善绿色勘查管理制度,推动实施绿色勘查示范项目。加大绿色勘查新理论、新方法、新技术、新设备和新工艺的研究与应用推广,在勘查立项、设计、实施全过程贯彻生态文明理念,推广物化探无损地表技术,减少对生态环境的扰动。

分类推进绿色矿山建设。建立符合铜梁实际的矿业绿色发展模式,健全绿色矿业发展长效机制,在资源配置、矿业用地用林用草、税费等方面向达到绿色矿山标准的企业实行政策倾斜。加强新建矿山准入管理,新设采矿权按照绿色矿山建设要求投产。小型生产矿山按照市级绿色矿山建设标准规范管理,逐步推进绿色矿山建设,大中型生产矿山全部达到市级绿色矿山建设标准。

加强矿区生态保护修复。持续巩固提升露天矿山综合整治成效,建立矿山地质环境监测工作体系,探索建立矿山地质环境监测技术体系,对矿山地质环境进行动态监测,依法严格控制采矿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完善地质环境恢复治理长效责任机制和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基金制度,新建矿山在采矿权出让时明确矿山地质环境保护、矿区土地和生态损毁的要求,在出让合同中约定矿山生态保护修复义务及违约责任,按要求建立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恢复基金账户;生产矿山按照边开采、边修复的原则,在开采活动中同步开展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工作。健全矿业权人信用约束机制,加强矿山企业地质环境恢复治理和土地复垦义务履行情况监督检查,全面落实矿业权人生态保护修复责任。


第九章 推进基础测绘地理信息建设,服务经济社会发展

第一节 加强基础数据资源建设

开展基础测绘数据资源分区分级采集、更新与建库,推动各比例尺已有数据资源更新。推动完成城镇开发边界范围内1500地理基础数据库建设,推进中心城区及重点区域实景三维更新。做好数据统筹和开发利用,形成数据建设成果开放共享清单,形成资源共享、能力共通的信息化工作格局。持续推进地下管线、地下空间等专业测绘数据以及地图数据等专题数据建设与更新。

第二节 强化规划自然资源数据能力建设

加强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围绕国土空间规划、地质灾害、卫星应用、智能城市空间等领域,加快推动数字产业化,积极发展大数据产业,依靠信息技术创新驱动,不断催生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

加强地理信息安全与地图管理。扎实开展涉密地理信息成果销毁专项检查。将企业按要求销毁成果情况纳入测绘行业信用管理,有效防治失泄密隐患。做好地图审核工作,提升地图审核服务效率。加强地图市场监管,健全完善地图市场监管长效联合机制,加大对“问题地图”的查处和整治力度。积极开展国家版图意识宣传教育活动。

赋能智慧城市建设。推进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监督实施平台建设与应用,构建自然资源“调、规、批、征、供、用、建、验、登”全周期数据系统,充分发挥规划自然资源“一张底图”整合海量数据和丰富场景应用的优势,优先推进建设、交通、水利、农业农村、文旅、应急、能源等专项场景统一接入,逐步实现一个屏幕决策、一张蓝图智控、一个平台协同,助推城市发展和治理模式创新,全面提高运行效率。

第十章 深化自然资源改革创新,推进治理能力现代化

聚焦规划自然资源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着力固根基、扬优势、补短板、强弱项,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推动规划自然资源领域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第一节 深化“放管服”改革

优化营商环境。持续深化不动产登记和“多审合一、多证合一、多测合一、多验合一”改革,强化政务数据共享服务。大力推行“互联网+政务服务”,依托“渝快办”政务服务平台,深化智慧政务建设,推进政务服务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形成“事前主动服务、事中智能审查、事后强化监管”的服务体系。积极推进许可事项“互联网+”办理模式,推进电子证照、电子印章应用,让数据多跑路、快跑路,提高群众办事便利性与获得感。

促进规划自然资源领域职能转变。服务产业发展,明确新城产业用地指标、政策,支持产业用地性质优化调整,鼓励工业用地集约节约利用,支持工业项目转型升级盘活存量用地转型升级。促进城市更新,统筹城市更新规划,研究城市更新土地政策、规划政策。强化支撑保障,提升管理能力和水平,提升审批治理和效率,确保市级有关下放审批权“放得下、接得住、管得好”;强化规划自然领域信息共享与重构,加强部门间并联审批、审批要件及审批结果互认共享。


第二节 健全自然资源资产管理体制

健全共同监管责任机制。全面构建“源头预防、紧密衔接、协同联动、标本兼治”的规划自然资源保护、管理、监督长效机制。加强部门、企业自然资源保护和利用治理责任制度建设,督促引导节约集约用地。完善公众监督和举报反馈机制,引导社会组织和公众共同参与自然资源治理。

强化执法监督机制。深入推进规划自然资源管理领域综合行政执法。强化规划自然资源督察队伍建设,建立健全“早发现、早制止、严查处”长效监管机制。探索定期监测和动态监管相结合的新模式,推动实现执法关口前移。

完善行政与司法衔接机制。建立规划自然资源部门、公安机关、检察机关专门联席会议制度,深入推进行政执法与司法衔接配合,依法加大对破坏耕地和非法采矿等破坏环境资源保护违法犯罪行为的刑事打击力度和责任追究力度。对破坏矿产资源、涉地违法行为等公益诉讼、行政非诉执行案件线索或其他未依法履行职责行为的线索,规划自然资源部门依法移送检察机关,有效发挥检察监督职能,形成保护工作合力。

第三节 强化自然资源法制建设

严格依法行政坚持在法治轨道上推动规划自然资源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不断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和应对风险的能力。加强行政执法信息化建设和信息共享,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积极配合行政复议体制改革,深入推进自然资源领域公益诉讼,打造阳光信访、责任信访、法治信访,推进争议高效化解。

深入开展普法宣传做好规划自然资源系统“七五”普法成效经验推广,抓好“八五”普法工作。落实“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深入开展新自然资源法律法规宣传教育,推进自然资源法治建设。

第十一章 保障措施

健全规划实施机制,充分发挥区规划委员会的统筹协调作用,强化部门协同、上下联动,推动形成规划实施强大合力,确保各项目标任务顺利完成。

第一节 全面加强党的领导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决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重庆提出的重要指示和对规划自然资源工作出的重要指示要求,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确保党中央、国务院重大决策部署,市委、市政府及区委、区政府工作要求有效落实。加强调查研究,强化创新理念,提高决策科学化、民主化、法治化水平。

第二节 强化协同保障

完善上下贯通、部门配合、执行有力的组织体系,细化落实规划任务,建立健全规划落实落地监督机制,形成推动规划实施的良好环境。坚持规划定方向、财政作保障、金融为支撑、其他政策相协调,着力构建规划与宏观政策协调联动机制。坚持项目跟着规划走、资金和要素跟着项目走,建立“五年储备、三年滚动、年度实施”项目滚动储备机制,确保当前可调度、长远可持续。

第三节 加强规划自然资源宣传引导

运用全媒体、融媒体、自媒体等多种方式,加强对规划确定的重大政策、重大改革举措、重大工程项目的宣传报道,增强公众对重大规划、自然资源保护和利用的认知了解,引导社会各界积极参与规划实施。完善规划实施民主监督机制,主动接受社会各界监督。加强耕地保护、生态保护、节约集约用地宣传,充分调动广大群众参与资源保护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广泛凝聚规划实施强大合力。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